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必须承认,一个公平且有活力的社会环境,才能畅通底层群体上升的通道。这种社会环境的打造,固然需要教育公平,但更需要行政体制改革和经济领域改革,给社会填充公平因子,释放活力元素。
近日,《人民日报》刊登署名文章《农村孩子为何不愿跃“龙门”》。文章指出,读书改变命运的路,对农村孩子越来越难,不少农村学子放弃高考,其他的向上通道越来越窄。弃考传递出一个信号:底层上升通道受阻,社会阶层固化趋势加剧,贫穷将会代际传递,一代穷世代穷。所以,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一个孩子享有平等机会,才能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底线――― 这是一个公认的命题。遗憾的是,这个底线被冲击得千疮百孔之后,近年来并没有明显的修复迹象。城乡教育资源严重失衡之外,即便是同一座城市内,不同学校之间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即便都属农村,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的教育资源也有相对优劣之分。一旦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即意味着未来升学空间的逼仄和向上流动机会的缺失,导致“一代穷世代穷”。
但是,拷问“一代穷世代穷”的板子,不能全打在教育上。换句话说,当社会的诸多领域出现明显的不公平,而且这种不公平很难矫正的时候,即便作为社会公平底线的教育实现了公平,也很难带给受教育者一个最终的公平结果。一方面,教育不公只能是社会不公的一部分,而不会是导致后者的魁首;另一方面,虽然被公认为社会公平的底线,但教育无力完全兜住社会的公平正义。
举例来说,假设教育公平保证了每一位学子公平的升学机会,直至升入大学甚至是一线名校,在“萝卜招聘”遍地开花、垄断企业招工“世袭”的现实语境中,就业机会的不平等依然存在。教育不公只能导致求职者“内因”的不同,而体制壁垒以及某些妄为的权力,却能够左右“外因”的迥异。尤其是,当体制壁垒顽固到一定程度,某些妄为的权力肆意到一定程度,完全可以把“内因”的差异忽略掉。就“一代穷世代穷”而言,就业机会的不平等显然更具破坏力。
再换个角度看,私营企业吸纳了社会绝大多数的劳动力就业,但在经济政策布局中,垄断企业却享有充分的政策优惠,而私营企业多在自由市场的底层和垄断市场的夹缝中生存。这种情况下,同等学力的毕业生因就业机会的不平等,进入不同的经济实体领域,两者最终判若云泥的结果似乎可以想见。相反,如果私营企业有活跃的发展空间,也就相当于给了置身其中的“一代穷”者脱贫致富的空间。
最近有两则新闻颇值得玩味。一则是六一儿童节将至,某地小学生们开始“拼爹”、“拼富”,副处长的孩子得到了老爹手下送的学习机,还没炫耀够就被同学给“灭”了,因为找同学老爹办事的人,直接送了一个iPad。另外一则是,新京报的调查结果显示,逾八成受访者认为高房价让年轻人暮气沉沉。前一则告诉人们,“拼爹”几乎可以通吃;后一则告诉人们,房地产不仅绑架了经济,还绑架了太多人的青春梦想。而这,都跟教育公与不公没有直接关联。
必须承认,一个公平且有活力的社会环境,才能畅通底层群体上升的通道。这种社会环境的打造,固然需要教育公平,但更需要行政体制改革和经济领域改革,给社会填充公平因子,释放活力元素。正如《人民日报》评论指出的:扫除笼罩在社会上、徘徊在青年人心头的暮气,需要社会对他们敞开更多的机会之门,提供更公平的竞争环境,更广阔的上升空间。唯此,将不再是“一代穷世代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