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经济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3年经济师考试《初级人力资源》讲义:第五章

|0·2013-05-24 10:23:39浏览0 收藏0
摘要 2013年经济师考试《初级人力资源》讲义:第五章工作分析

  点击查看:2013年经济师考试《初级人力资源》讲义汇总

  第五章 工作分析

  学习目标: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工作分析流程、工作分析方法、职位说明书以及工作研究、作业能力、作业疲劳、劳动强度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在组织中开展工作分析,编写说明书,采取措施降低作业疲劳提高作业者的作业能力。

  第一节 工作分析概述

  一、工作分析及相关概念

  工作分析即通过系统分析的方法来确定工作的职责,以及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它通过一系列有关工作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综合来确认工作整体,说明工作的内容、要求、责任及胜任素质,以便为管理活动提供各种工作方面的资料。

  与工作有关的概念包括以下几点:

  (1)职业,是指在跨行业、跨部门基础上的综合层次的工作,它不局限于一个企业内部。

  (2)工作族,是企业中相似工作的集合。

  (3)工作,也称职务,是由一组在任务的构成及重要性方面都极其相似的职位构成。

  (4)职位,也称岗位,是对某人所从事的职责及任务的规定。

  (5)职责,是指个体所从事的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一般由一些相关的任务构成。

  (6)职权,是指与职位的职责所对应的工作权利范围。职权范围大小,是与职位的职责大

  小成比例的。

  (7)任务,是指个体从事工作活动的单元。在完成某项职责时通常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每一步都有明显的开始和结束,这些步骤就是任务。

  二、工作分析的内容

  (一)工作设立的目的

  工作设立的目的是指该工作为何存在,有何意义。通过明确工作设立的目的,可以更加完整、准确地把握这一工作,从而在进行工作分析时合理地选择信息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

  (二)工作内容

  工作内容包括从事的工作活动和工作责任,以及如何完成工作。工作活动包括任职者所要完成的工作活动、任职者的工作活动产出(产品或者服务)、任职者的工作活动标准。工作责任包括管理责任和非管理责任。如何完成工作是指任职者如何进行工作活动以获得预期的工作结果,主要包括工作活动程序与流程、工作活动设计的工具与机器设备、工作活动设计的文件记录以及工作中的关键控制点。

  (三)工作联系

  工作联系可以分为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两类。横向联系包括与部门内其他职位的工作联系,与企业内部其他部门或职位的工作联系以及与企业外部的工作联系;纵向联系是指与该职位的上、下级发生的工作联系。

  (四)工作发生时间

  工作发生时间,是指该项工作活动进行的时间安排。主要包括:工作时间安排是否有固定时间表,工作时间制度是什么;工作活动的频繁程度区分,如每日进行的活动、每周进行的活动、每月进行的活动等。

  (五)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主要包括以下要素:工作的自然环境、工作危险性以及工作的社会和心理环境。

  (六)工作任职者要求

  工作任职者的要求是指完成该项工作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经验、教育、培训、知识、生理要求、协调或灵活性、心理能力、职能和社会技能等方面。

  练习一下:

  1.关于工作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工作设立的目的是指该工作为何存在,有何意义

  B.工作内容由从事的工作活动和工作责任两部分组成

  C.工作联系可分为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两类

  D.工作发生的时间,是指该项工作活动进行的时间安排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工作分析的内容知识点的考查,其中工作内容包括从事的工作活动和工作责任,以及如何完成工作.

  三、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一)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强调基于组织战略确定人力资源需求的数量、质量和结构。当战略转移时,组织内部会出现职位更替、工作职责变化或人员需求变化。通过工作分析可以准确地掌握这些变化并进行分析,进而明确职位设置,确定职位职责与任职者要求等要素。

  (二)人员招聘

  工作分析的成果文件对职位应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个性品质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定,有利于组织在招聘时做到“为事择人、任人唯贤、专业对口、事得其人”。

  比如在制定招聘广告时,应该结合职位说明书所提供的工作职责以及任职资格等信息,制定出清晰、明确的招聘广告,使应聘者对工作有一个简要但比较准确的了解;在进行简历筛选时,应该以职位说明书上面所要求的任职资格为依据,去判断应聘者是否在学历、专业、经验等方面符合要求;在进行人员甄选时,更应该时刻结合职位说明书对工作提出的各项要求,对应聘者进行全方位的考查。

  (三)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

  工作分析的成果文件如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等规定了具体职位的工作性质、内容和要求,这些信息可以为员工职位培训提供信息支持和指导。

  首先.通过将员工实际情况与职位说明书所规定的职位要求进行对比,可以找出两者间的差距,进而确定是否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以及在哪些方面进行培训;其次,可以结合职位说明书的要求,制定合理的培训目标,并由此制定出合理的培训课程;最后。在培训实施的过程中,还应该以职位说明书为依据,时刻对培训进程进行监控,保证培训方向及质量。

  (四)绩效管理

  在绩效管理体系中,对于不同职位的绩效考核方法的选择,考核指标的设定,考核指标权重的划分,考核周期的选择以及考核主体的选择。都与职位的性质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工作分析是绩效管理体系设计的基础。

  (五)工作评价

  工作评价以工作分析为基础,根据工作分析提供的工作职责和要求等方面的信息,对职位的技能、强度、责任以及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从而确定企业内职位的相对价值排序。

  (六)薪酬管理

  建立薪酬体系要以工作评价为基础,而如前所述,工作评价又是以工作分析力基础,因此,工作分析通过支持工作评价来间接地支持薪酬体系的设计。通过工作分析与工作评价.可以优化企业内部的薪酬结构,提高薪酬体系的内部公平性和科学性。

  (七)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通过工作分析,能根据各职位的不同特点将其进行划分,形成不同工作类别或工作族,为建立任职资格体系提供基础。任职资格体系可以明确每个职位等级所需的业绩标准与知识能力标准,从而建立起科学并具有激励性的职业上升途径,实现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

  练习一下:

  1.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主要作用体现在( )。

  A.人员招募与挑选过程中

  B.人力资源规划过程中

  C.工作评价与报酬决策过程

  D. 培训要求的确定过程中

  参考答案:ABCD

  解题思路: 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主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 (一)人力资源规划 (二)人员招聘 (三)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 (四)绩效管理 (五)工作评价(六)薪酬管理(七)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2.工作分析对下列哪些环节起着直接的积极作用( )

  A.人力资源规划

  B.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

  C.绩效管理

  D.员工专业技能的提高

  参考答案:ABC

  解题思路: 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主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 (一)人力资源规划 (二)人员招聘 (三)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 (四)绩效管理 (五)工作评价(六)薪酬管理(七)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第二节 工作分析的实施流程

  

  一、确定工作分析的目的

  工作分析的目的是指工作分析收集信息的用途,它决定了在调查、分析过程中需要收集的信息侧重点、收集信息的方法、形成的工作分析结果以及结果的用途等。因此,实施工作分析,应当首先建立目标导向的工作分析系统。所谓“工作分析的目标导向”,是指明确规定工作分析的具体目标和工作分析成果的具体用途,以此作为构建整个工作分析系统的依据。

  根据工作分析目前在国内企业管理实践中的主要用途,可以将工作分析的不同目标导向收集信息的类型以及信息收集的成果总结为:以组织结构和职位设置优化为目的的工作分析,这类工作分析侧重收集工作目的、职责、权限、工作流程以及该职位在流程中的作用等方面的信息,目的是为了发现企业现存的问题,进行组织结构优化、理顺企业流程以及对工作职责和权限进行明确界定。如果工作分析的目的是为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招聘和甄选系统,那么就需要收集详细的职责信息,确定甄选标准,建立胜任特征模型,明确任职资格。如果工作分析的目的是为培训开发提供基础和依据,那么在实施工作分析时,需要界定任职资格中可以培训的部分、分析工作中常出现的错误以及工作难点,需要收集的信息类型包括工作职责、工作难点、关键工作行为以及任职资格,最终通过工作分析,确定培训需求和培训的难点与重点。如果以绩效考核为目标,则需要收集有关各项职责与任务的重要程度、过失损害的信息,对工作职责以及责任细分进行界定,为考核指标的提取以及权重的确定提供前提。如果工作分析的目标导向是薪酬管理,那么需要关注如下信息:工作在企业中的地位、对企业战略的贡献、工作所需知识技能与能力水平、工作职责、任务的复杂性与难度、工作环境条件以及工作负荷与强度的大小等与工作评价要素相关的信息。

  所以,实施工作分析首先要明确工作分析的目的,根据工作分析的目的制订工作分析计划中的各项内容,包括:工作分析实施主体、工作分析信息收集的方法、收集信息的类型、具体实施的时间计划、工作分析的结果及其应用途径、所需费用等。

  二、调查工作相关的背景信息

  在确定了工作分析的实施目的之后,可以通过调查企业内部资料和外部资料来掌握与工作相关的背景信息,为工作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以及结果的形成奠定基础。

  (一)企业内部信息

  通过调查企业内部资料,可以获得与工作相关的背景信息。这些内部资料包括:企业的战略、企业文化、各项制度和政策、组织机构图、作业流程说明、ISO质量文件、各部门职能职责分工、职位配置图、职位办事细则、劳动合同以及原有的对部门/职位的职责界定等。

  有效地利用这些背景资料,不仅有利于工作分析人员对企业现状进行较为快速、全面的了解,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工作信息收集的难度和工作量。在上述企业内部资料中,组织机构图、工作流程图、职位配置图以及企业原有的对部门/职位的职责界定等一些文件资料非常有助于工作分析人员对工作背景信息的掌握。下面具体介绍这些资料的内容及作用。

  1.组织结构图

  组织结构图可以帮助工作分析人员清晰、直观地了解现阶段企业内的部门及职位设置情况,从而对具体部门/职位在企业内部的位置以及部门/职位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更透彻的理解。

  2.工作流程图

  工作流程图可以提供比组织结构图更详细的工作信息,有助于工作分析人员明确在现有条件下企业中的工作输入与输出关系,对流程优化和调整非常重要。

  3.职位配置图

  职位配置图能够清晰地反映企业中现有工作的人员配置情况,有助于工作分析人员更好地对诸如一人多岗和一岗多人等问题进行判断和处理。

  4.企业原有的对部门/职位的职责界定

  企业原有的对部门/职位的工作职责界定,是理解现有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的向导。但是应该注意要谨慎地、批判性地接受这些信息,因为其可能不能够全面或准确地反映职位的现实状况。

  (二)企业外部信息

  单纯局限于企业内部信息是无法对企业进行合理、有效的工作分析的,因此在工作分析时还要尽量收集相关外部信息,这样才能对工作有更深入的理解。

  1.行业内或专业领域内的相关政策规定

  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行业内的政策、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2.其他企业相似工作信息

  通过同行业单位网站、有关招聘的门户网站等途径搜集其他企业相似职业的职位说明书等信息。

  3.国内外职业标准或工作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和相关职业标准;

  (2)国际劳工局制定的《国际标准职业分类》;

  (3)其他国家的职业名称辞典。如美国((职位名称词典》(DOT),《加拿大职业分类词典》等。

  三、运用工作分析技术收集工作相关信息

  工作分析的方法技术应当与工作分析的实施目的、被分析职位的性质和特点相适应。所以,应当根据企业的性质、职位的性质以及工作分析的目的来选择适当的工作分析方法。

  常用的工作分析方法包括:访谈法、观察法、工作实践法、问卷法、工作日志法、文献分析法

  以及主题老师会议法等。各种方法的特点不同,因此其适用范围也不同,见表5-1

  

  另外,各种工作分析方法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所以在选择工作分析方法之前,需要系统性地掌握常用工作分析方法的特点。

  在确定了适当的工作分析方法之后,需要选择企业中的典型职位.并运用这些技术首先对典型职位进行分析,收集这些工作的工作活动、职责、工作联系、工作环境和任职资格要求等的信息,对被分析职位进行全方面的了解。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直接关系}I,工作分析的效果。所谓典型职位,是指一系列数日众多、特征相似的职位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职位。通过对典型职位进行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所有职位的把握,同时实现节约成本的目的、选择典型职位应该考虑如下要素:职位的代表性;职位的关键程度;职位内容的变化频率和程度;职位任职者的绩效。

  练习一下:

  1.适用于非操作类工作的工作分析方法是( )

  A.观察法

  B.文献分析法

  C.主题老师会议法

  D.工作要素法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对于各种方法适用范围的考查。

  四、整理和分析工作相关信息

  在工作分析信息收集完成之后,需要对工作信息进行核对与分类,甄选出有用的信息,并对它们进行分析、综合与归纳。

  1.整理工作信息

  在工作分析信息收集完成后,工作分析人员首先需要对工作信息进行核对、辨别真伪。工作分析人员要将获得的信息送交职位的任职者和直接主管进行审查确认。信息核对的过程有助于确定工作分析所获得的信息是否正确、完整。核对信息完成之后需要对信息进行归类.甄选出与工作分析密切相关的信息。

  2.分析工作信息

  分析工作信息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首先。按照工作流程或者不同工作之间逻辑上的一致性将整个工作团队乃至部门、企业的全部工作信息进行梳理,得到部门的工作任务清单,并在得到企业内部确认的情况下,进一步分析部门间的权限关系,确认部门工作任务及权限分配。然后,针对部门内的每一职位,确认其工作任务清单,并根据工作任务的时间消耗(即该项工作占总作业时间的比例)和工作任务的相对重要程度(即发生问题对工作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的持久性程度)判断任务清单中的关键工作任务(即对工作绩效影响大的工作任务)。最后,针对关键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确认该工作的任职资格条件。

  五、形成工作分析结果

  工作分析的结果之一就是职位说明书,它包括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两部分。工作描述是对有关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权限、工作环境等工作自身特性等方面的书面描述。工作规范描述了工作对人的知识、技能、能力、品格、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等方面的要求。

  职位说明书只是工作分析结果的一部分,根据工作分析的目的不同,还可能需要编写工作分类和胜任特征模型等文件。

  六、核对与应用工作分析结果

  工作分析结果形成之后,要与工作相关人员通过会议讨论、书面交流等方式核对工作分析结果,目的是征询工作相关人员对工作分析结果的意见和建议,检查工作分析结果中是否出现职责重叠、职责错位和职责空缺、术语表达不规范等问题,发现问题之后及时修改完善。

  工作分析结果确定之后,需要相关人员(包括工作任职者、直接上级、人力资源部门经理等)签字确认。并根据工作分析的目的,将工作分析结果运用到企业管理中。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职位说明书等文件的管理和使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企业战略调整、企业结构变化、技术变革、工作性质和内容变化等等,工作分析的结果性文件也要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若要对工作分析成果文件实现动态的管理。需要工作分析主管人员建立畅通的工作信息反馈渠道,不断地调整与完善工作分析成果文件。

  练习一下:

  1、工作分析的流程不包括( )。

  A.明确工作分析的目的

  B.搜集工作相关背景的信息

  C.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

  D.整理和分析工作相关信息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首先让我们了解工作分析的具体流程为:确定工作的目的――调查工作相关的背景信息――运用工作分析技术收集相关信息――整理和分析工作相关信息――形成工作分析结果――核对与应用工作分析结果

  2.一般说来,实施工作分析时的第一步和最后一步分别是( )

  A.整理工作相关信息

  B.核对与应用工作分析结果

  C.确定工作分析的目的

  D.形成工作分析结果

  参考答案:BC

  解题思路:工作分析的具体流程为:确定工作的目的――调查工作相关的背景信息――运用工作分析技术收集相关信息――整理和分析工作相关信息――形成工作分析结果――核对与应用工作分析结果.只要熟悉工作分析的流程就能快捷的选出正确答案.

  第三节 通用的工作分析方法

  通用的工作分析方法有: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工作实践法、工作日志法、文献分析法、主题老师会议法

  一、访谈法

  访谈法又称为面谈法,是指工作分析人员就某项工作,面对面地询问任职者及其主管以及老师等对工作的意见或看法。按照结构化程度划分,访谈法分为结构化访谈和非结构化访谈。

  通过结构化访谈能够全面收集信息,但不利于任职者进行发散性思维;通过非结构化访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收集工作信息,但信息缺乏完备性。在实践中,往往将两者结合使用。访谈法是目前在国内企业中运用最广泛、最成熟并且最有效的工作分析方法,是唯一适用于各类工作的方法。

  工作分析访谈流程包括如下五个阶段:

  (1)准备阶段:制订访谈计划、培训访谈人员以及编制访谈提纲。

  (2)访谈开始阶段:此阶段的重点是帮助被访谈者保持信任的心态。营造和谐、轻松的气氛,寻找对方感兴趣的问题;介绍访谈的流程及要求;重点强调本次工作分析的目的、目标、收集信息的用途及信息的分析方法;告知访谈已经经过上级同意,且强调本次访谈的保密性。

  (3)访谈主体阶段:寻找访谈“切人点”、询问工作任务以及询问工作任务的细节。

  (4)访谈结束阶段:这一阶段应该注意以下问题:允许被访谈者提问;追问细节,并确认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重申工作分析的目的与访谈搜集信息的用途;告知下次访谈的内容;感谢对方。

  (5)访谈整理阶段:访谈结束后,及时整理访谈记录,为下一步信息分析提供清晰的和有条理的信息记录。

  访谈法的优点在于访谈双方可以当面交流,深人讨论;工作分析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控制访谈进度、调整访谈提纲,提高工作分析的效率。其缺点在于工作分析人员容易受到任职者个人因素的影响导致收集到的信息扭曲;对员工个人和企业的日常工作产生影响。

  练习一下:

  1.下列属于访谈法缺点的是( )

  A.对员工和企业的日常工作产生影响

  B.造成工作分析信息扭曲

  C.可能使对方产生厌恶心理

  D.不适用于危险工作

  参考答案:AB

  解题思路:这道试题是对访谈法缺点知识点的考查. 访谈法的缺点在于工作分析人员容易受到任职者个人因素的影响导致收集到的信息扭曲;对员工个人和企业的日常工作产生影响

  二、问卷法

  问卷调查法是通过让被调查职位的任职者、主管及其他相关人员填写调查问卷来获取工作相关信息的方法。问卷调查操作程序简单,成本较低,因此,大多数企业都采取此方法来收集工作相关信息。

  工作分析问卷法的操作流程包括以下五个阶段:

  (1)问卷设计:针对所要收集的信息设计问卷。问卷的整体构架中应该包括三职位基本信息,职位设立的目的,工作职责,绩效标准,工作联系,组织构架,工作特征,任职资格,所需培训和职业生涯。

  (2)问卷测试:正式下发问卷之前,选取局部职位填写问卷初稿以测试问卷,针对测试中的问题及时修订和完善。

  (3)样本选择:针对某一职位进行分析时,若目标职位任职者较少(3人以下),则全体任职者均为调查对象,若任职者较多,则选取3-5人为宜。

  (4)问卷发放与回收:对填写者进行工作分析辅导培训,通过公司内部通信渠道发放工作分析调查问卷;填写过程中,工作分析人员及时跟踪填写状况,解答疑难问题,统一填写规范。回收问卷前将问卷反馈到被调查职位的直接上级,请他们对问卷中的信息进行确认、修正、签字,确保信息真实性和准确性。

  (5)问卷处理与运用:剔除回收问卷中的不合格问卷或重新进行调查,将相同职位的调查问卷进行比较分析,提炼正确信息,编制职位说明书。

  问卷法的优点在于其可以在短时间内从众多任职者那里收集所需的信息资料;调查范围广;不影响被调查人员的正常工作。缺点在于对问卷编制的技术要求较高;不同任职者因对问卷中同样问题理解可能存在差异导致产生信息误差;问卷的回收率通常偏低。问卷法与访谈法具有极高的互补性,二者结合使用,是目前工作分析的主流方法。

  练习一下:

  1.( )与访谈法具有极高的互补性,二者结合使用,是目前工作分析的主流方法。

  A.问卷法

  B.观察法

  C.文献分析法

  D.工作实践法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 教材上的原话.问卷法与访谈法具有极高的互补性,二者结合使用,是目前工作分析的主流方法。

  三、观察法

  观察法是一种传统的工作分析方法,指工作分析人员直接到工作现场,对某些特定的工作活动进行观察,收集、记录有关工作的内容、工作间的相互联系、人与工作的关系,以及工作环境、条件等信息,并用文字或图表形式记录下来,然后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的方法。观察法主要适用于大量的、周期性和重复性较强的工作。可以分为直接观察法、自我观察法(工作日志法)以及工作参与法三种。按照结构化程度,观察法又可以分为结构化观察法和非结构化观察法。观察法的结构化程度是指观察过程、记录方式、结果整理等环节在多大程度上得以事先确定和统一。

  工作分析观察法的流程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1)观察前准备阶段:这一阶段包括确定目标、选择观察对象、选择合适的方法、确定时间地点、确认工具设备、分析人员的选拔培训六个环节。

  (2)现场观察与记录阶段:这一阶段分为进人观察现场和现场记录两个阶段。其中现场观察阶段应注意相互沟通,建立信任,并向被观察对象简要介绍工作分析的目的,为观察的实施扫除一些障碍;记录阶段则应严格遵守观察记录的流程要求,严肃、认真地完成记录工作,适时交流、及时反馈。

  (3)数据整理、分析与应用阶段:观察结束后应对收集的信息数据进行归类整理,形成观察记录报告。数据整理根据采用的方法不同有不同的整理要求:对于结构化的观察结果,应按照计划要求,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编码、录入计算机,以便分析;对于非结构化调查则应根据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整理排列,补齐观察过程中的缩写,形成一份描述性的报告,当然也可以加入个人判断。

  观察法的优点在于工作分析人员能够比较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工作要求;成本低、经济实用,且易操作。缺点在于不适用于脑力劳动要求比较高的工作,以及处理紧急情况的间歇性工作;可能使员工产生被监视的厌烦心理;无法得到有关任职者资格要求的信息。

  练习一下:

  1.工作分析者通过对特定对象的观察,取得相关信息,并把它们归纳整理为适用的文字资料,这种工作分析方法是( )。

  A.典型事件法

  B.观察法

  C.访谈法

  D.工作实践法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观察法定义的考查.

  2.现要对某公司基层文职职位做工作分析,应该首选( )作为工作分析方法。

  A. 观察法

  B.问卷调查法

  C.任务清单法

  D.主题老师会议法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观察法主要适用于大量的、周期性和重复性较强的工作。

  公司基层文职职位工作周期性和重复性都很强。

  四、工作实践法

  工作实践法是指工作分析人员直接参与所研究的工作,由此掌握工作分析所需的第一手资料的一种工作分析方法。

  工作实践法的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在工作实践之前,应阅读相关资料。应与上级领导沟通,安排好实践时间;应向员工说明工作分析的目的和意义,获得其理解和支持。

  (2)实践阶段:在参与工作的同时,认真观察工作流程并进行详细的记录。有疑问的地方及日访员工或上级主管沟通。

  (3)结束阶段:工作实践结束后,分析整理所收集的信息,并与事先收集的相关资料核对,确定该工作实际流程及相应的工作职责。

  工作实践法的优点在于可以了解到工作的实际任务以及在体力、环境、社会等方面的要求,适用于短期内可以掌握的工作。其缺点在于不适用于需要大量训练和危险的工作。

  练习一下:

  1.通过工作分析者实行从事研究的工作,在工作过程中掌握有关工作要求的第一手资料来进行的工作分析是( )。

  A.典型事例法

  B.观察法

  C.访谈法

  D.工作实践法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工作实践法定义的考查.

  2.( )的优点在于可以了解到工作的实际任务以及在体力、环境、社会等方面的要求。

  A.工作实践法

  B.社会实践法

  C.访谈法

  D.观察法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工作实践法的优点在于可以了解到工作的实际任务以及在体力、环境、社会等方面的要求,适用于短期内可以掌握的工作

  五、工作日志法

  工作日志法要求任职者在一段时间内实时记录自己每天发生的工作,按工作日的时间记录下自己工作的实际内容,形成某一工作职位一段时间以来发生的工作活动的全景描述。在缺乏工作文献时,日志法的优势尤为明显。

  工作日志法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包括表单设计、目标定位.培训相关人员及确定填写周期四个环节。其中目标定位是指根据目标任职者的多少决定选择哪些任职者为考查对象。当目标任职者较少的时候,可以全部作为考查对象。当目标任职者较多的时候,可选5一l0位任职者填写工作日志,同时应选取绩效水平较高的任职者;

  (2)日志填写阶段:通过中期讲解、阶段成果分析、工作分析交流会等方法进行过程监控,督促被调查对象保质保量地填写好工作日志;

  (3)信息分析整理阶段:包括提炼工作活动、工作职责描述、工作任务性质描述、工作联系、工作地点描述及工作时间描述。

  工作日志法的优点是成本低、所需费用较少;对分析高水平与复杂的工作而言比较经济有效。缺点是无法对日志的填写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任职者可能不会按照规定的填写时间及时填写工作日志;需要占用任职者足够的填写时间;信息可能记录不全。

  练习一下:

  1.下列属于工作日志法缺点的是( )

  A.无法对日志填写过程进行有效监控

  B.对文献依赖性强

  C.需要占用任职者足够的填写时间

  D.信息可能记录不全

  参考答案:ACD

  解题思路: 工作日志法的缺点是无法对日志的填写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任职者可能不会按照规定的填写时间及时填写工作日志;需要占用任职者足够的填写时间;信息可能记录不全。

  六、文献分析法

  文献分析法是一项经济且有效的信息收集方法,它是指通过对与工作相关的现有文献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来获取工作信息。它一般用于收集工作的原始信息,编制任务清单初稿。

  文献分析法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阶段:

  1.确定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包括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

  (1)内部信息包括《员工手册》、《公司管理制度》、《职位职责说明》、《绩效评价》、《会议记录》、《作业流程说明》,《 ISO质量文件》、《分权手册》、《工作环境描述》、《员工生产记录》、《工作计划》、《设备材料使用与管理制度》、《作业指导书》等;

  (2)外部信息主要指其他企业工作分析的结果,这些资料可以为本企业的工作分析提供参照。为了保证所收集到的信息有较强的适用性,在收集信息的时候应该注意两点:第一,目标企业应该与本企业在性质上或者行业上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第二,目标职位应该与本企业典型职位有较高的相似性。

  2.确定并分析有效信息

  进行文献分析时,需要快速浏览文献,从大量的文档中寻找有效信息点。针对文献中信息不完整和缺乏连贯性的情况,应一一做好标记,在编制工作分析提纲时,作为重点问题加以明示;对于文献中隐含的工作内容以及绩效标准,应深人挖掘,在以后的分析中得以求证。

  文献分析法的优点在于分析成本较低,工作效率高;能够为进一步工作分析提供基础资料、信息。其缺点在于收集到的信息不够全面,尤其是小型企业或管理落后的企业往往无法收集到有效、及时的信息;要与其他工作分析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练习一下:

  1.适用于非操作类工作的工作分析方法是( )

  A.观察法

  B.文献分析法

  C.主题老师会议法

  D.工作要素法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文献分析法定义的考查。

  七、主题老师会议法

  主题老师会议法是指熟悉目标职位的企业内部人员和外部人员就目标职位的相关信息展开讨沦,收集数据,验证并确认分析结果。

  主题老师会议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1)确定主持人:主题老师会议的主持人最好是企业内与目标职位相关的中层管理者。会议开始前人力资源部的工作分析人士需要对其进行专业指导和培训。

  (2)选择相关老师:主题老师一般以5-8人为宜,需要根据会议的主要目的确定。如果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工作设计,则与会的主题老师应包括职位的上级、咨询老师、外部客户、其他企业“标杆”职位的任职者等;若会议的目的是确定任职资格,则与会主题老师主要是上司、任职者、外部老师等。

  (3)准备会议相关材料和设施:为了使会议更加具有针对性,提高会议的效率,会议主持人应事先准备好相关书面材料或其他媒体材料,例如需确认的工作分析初稿、问卷、访谈提纲等。

  (4)会议企划与安排:进行会场布置以及后勤准备工作,提前通知与会者,并协助其准备好会议所需的相关文件资料。

  主题老师会议法的优点在于其操作简单、成本低,适合各类企业开展;可以运用于工作分析的各个环节,具备多方沟通协调的功能,有利于工作分析结果最大限度的得到企业的认同以及后期的推广。缺点在于其结构化程度低,缺乏客观性;要受到与会老师的知识水平及其相关工作背景的制约。

  练习一下:

  1.在实施主题老师会议法时,若会议的目的是确定任职资格,则与会主题老师主要是( )

  A.外部客户

  B.任职者

  C.上司

  D.其他企业标杆职位的任职者

  参考答案:BC

  解题思路:若会议的目的是确定任职资格,则与会主题老师主要是上司、任职者、外部老师等。

  练习一下:

  1.工作分析的方法不包括: ( )

  A.问卷调查法

  B.工作日志法

  C.书面测试法

  D.面试法

  参考答案:CD

  解题思路:通用的工作分析方法有: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工作实践法、工作日志法、文献分析法、主题老师会议法

  第四节 职位说明书

  一、职位说明书的概念

  工作分析的成果文件之一是职位说明书,它又称岗位说明书或者工作说明书,它是以标准的格式对职位的工作及任职者的资格条件进行规范化描述的文件。

  二、职位说明书的内容

  职位说明书包括两个部分,即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又称为任职资格)。其中,工作描述是主要涉及工作执行者实际在做什么、如何做以及在什么条件下做的一种书面文件;而工作规范说明工作执行者为了圆满完成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技术以及其他要求。这两部分并非简单的罗列,而是通过客观的内在逻辑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一)工作描述

  工作描述是对职位本身的内涵和外延加以规范的描述性文件。工作描述,区分于工作规范,它是对有关工作职责、工作活动、工作条件以及工作对人身安全危害程度等工作特性方面的信息所进行的书面描述。

  工作描述包含如下内容:

  (1)工作标识,它是关于职位的基本信息,包括职位基本信息(如工作名称、职位代码等)和工作分析基本信息(职位说明书的有效期、批准人等)。

  (2)工作摘要,它是对工作内容的简单概括,通常用简洁、明确的一句话表述该职位的工作内容和存在的价值,包括该职位的主要职责、范围和设立的目的。它能够使阅读者快速方便地了解工作的总体性质、中心任务和工作目标,理解该职位的特点并与其他职位相区分。

  (3)工作职责,是指该职位通过一系列什么样的活动来实现企业的目标,并取得什么样的工作成果。它通常包括:日常工作、上级分配任务的质量和数量、与企业内外人员的关系、对于经营记录和利润等的责任、与上级和下级的权责关系、所要使用的设备与机器。

  (4)工作权限,是指根据该职位的工作目标与工作职责,企业赋予该职位的决策范围、层级与控制力度。编写工作权限是为了对职责的履行进行清楚的界定,这有利于明确职责边界,防止在工作中产生相互推诱的现象。

  (5)绩效标准,是在明确界定工作职责的基础上,对如何衡量每项职责完成情况的规定。常见的指标包括:销售额、市场占有率、工作完成的及时性、设备利用率、事故率、客户投诉率等等。

  (6)工作关系,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该职位在企业中的位置,用企业结构图来反映;第二部分是该职位任职者在工作过程中与企业内部和外部各单位之间的工作联系,包括联系的对象、联系的内容、联系的方式和联系的频次。

  (7)工作环境条件,工作环境界定的是经常性工作场所的自然环境、安全环境(工作危险性)和社会环境。此外,工作环境还关注由于工作本身或工作环境的特点给任职者带来的工作压力,主要包括:工作时间的波动性、出差时间的百分比、工作负荷的大小等。

  (二)工作规范

  工作规范又称为任职资格,它界定了工作对任职者的教育程度、资格证书、工作经验、培训、知识、工作技能、能力、心理品质等方面的要求。当它作为招聘甄选的依据时,也可以视为任职要求或者雇佣标准。区别于工作描述是对职位本身的内涵和外延加以规范,工作规范是对人的要求。

  工作规范包括如下内容:

  (1)教育程度要求,主要包含学历要求和专业要求两个方面的内容。学历要求是指胜任该职位所需要的最低学历;专业要求是指任职者需要具备什么样的专业才能承担该职位工作。

  (2)资格证书要求,是指国家或行业规定的任职者必须持有的资格证书。

  (3)工作经验要求,是指该工作的任职者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经验。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描述,即社会工作经验、专业工作经验和管理工作经验。

  (4)培训要求,一般包括每年需要的工作培训(在岗培训、脱岗培训或者自我培训)时间、培训的内容以及培训方式。

  (5)知识要求,工作对任职者的知识要求可以分四个层级来描述:与工作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企业知识、相关的政策法律知识及其他。

  (6)工作技能要求,是指对与工作相关的工具、技术和方法的运用。

  (7)心理品质要求,是根据职位的性质和特点,对员工心理素质及其发展程度的要求所进行的综合分析。

  练习一下:

  1.工作规范的基本内容包括( )

  A.资格证书要求

  B.教育程度要求

  C.心理品质要求

  D.工作职责

  参考答案:ABC

  解题思路: 工作规范又称为任职资格,它界定了工作对任职者的教育程度、资格证书、工作经验、培训、知识、工作技能、能力、心理品质等方面的要求。

  2.在编写职位说明书时,一般所列出的任职资格是履行工作职责的( )

  A.最高要求

  B.中等要求

  C.最低要求

  D.任何要求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最低要求也就是最起码的要求。

  三、职位说明书编写注意事项

  在编写工作描述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职权范围;

  (2)描述职责时,语言应尽量具体、简明、避免歧义。

  在编写工作规范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应该制定职位标准去规范任职者,而不是让职位适应任职者;

  (2)用语要符合法律条文,严禁种族、宗教、性别、年龄、身体残疾等方面的歧视;

  (3)切记工作规范是对任职者的要求,而非对现有职位人员的要求;

  (4)一般所列出的任职资格是履行工作职责的最低要求。

  除此之外,在编写好职位说明书之后,还应该及时与相关职位的工作人员以及上下级沟通,核对内容并进行修订。在应用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动态原则,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对职位说明书进行调整与修订,始终保证其时效性。

  练习一下:

  1.工作分析的成果包括( )。

  A.工作评价

  B.工作规范

  C.职位说明书

  D.工作描述

  E.技术标准

  参考答案:BCD

  解题思路:工作分析的成果文件之一是职位说明书,职位说明书包括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

  第五节 工作研究

  一、工作研究概述

  工作研究是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将工作中不合理和不经济的因素排除,寻求更经济和更容易操作的工作方法,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工作研究的基本目标就是避免在时间、人力、物料和资金等多方面的浪费。工作研究包括方法研究和时间研究两项技术。

  一项完整的工作研究包括如下八个步骤:

  (1)确定所要研究的工作;

  (2)利用最适当的记录方法,记录直接观察到的那一件事,以便使数据成为便于分析的形式;

  (3)严格检查记录的事实,并对完成的每一件事逐项进行考虑。包括:这项活动的目的、发生的地点、完成的顺序、当事人以及采用的方法;

  (4)制定最经济的方法:

  (5)衡量所选择的方法,并计算从事这一工作的标准作业时间;

  (6)确定新的工作方法及其有关的作业时间;

  (7)将新的方法规定为标准做法;

  (8)通过适当的控制程序,维持这种新标准做法。

  练习一下:

  1.( )是应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将工作中不合理和不经济的因素排除,寻求更经济和更容易操作的工作方法,以提高系统的效率。

  A.工作描述

  B.工作研究

  C.工作规范

  D.工作设计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工作研究概念的考查。

  (一)方法研究

  所谓方法研究,就是一种对现行作业系统进行记录和分析,寻找最经济和最合理的工作程序和操作方法的管理技术。方法研究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过程分析

  过程分析是以产品制造过程为研究改进对象的一种分析技术,采用图式分析法,包括整体生产程序分析、产品或材料流动分析和工作地布置与路线分析。

  2.作业分析

  作业分析主要研究与分析作业组成部分和影响作业时间的因素,进而改进操作方法、协调人一机配合及各操作工人的配合.最终提高作业效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其常用的图表技术有:人一机程序图表、操作人操作程序图表、线图等。

  3.动作分析

  动作分析以一项操作为对象,对动作活动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在对操作者身体各部位的动作进行分析与研究后,剔除多余无效的动作,把必要的有效动作很好地组合成标准动作系列,并与之相配合设计适当的工具、工作地布置等。

  (二)时间研究

  时间研究是一种工作衡量技术,用以记录一定条件下进行的某种作业的要素的工作效率和时间,并分析其数据,从而得到按照规定标准完成作业所需要的时间。

  时间研究可分为两类:

  1.整体时间研究

  把工作日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对象,对工人和机器设备的各种时间消耗进行观测和记录,找出工时浪费的具体表现和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而制定出工作日的标准时间。整体时间研究主要有工作日写实和工作抽样两种方法。

  2.单元时间研究

  研究一个作业单元的工时消耗情况,通过对实测工时的记录、评定,制定出作业单元的标准时间。

  时间研究包括如下实施步骤:

  (1)收集和记录一切可能影响工作开展的有关作业、操作人员和环境条件的资料;

  (2)记录工作方法的详细说明,将作业分为各种要素;

  (3)对细节进行考察,以保证使用最有用的工作方法和动作。确定抽样数目;

  (4)用计时仪表(通常使用秒表)测量并记录操作人员完成每项作业要素所用的时间;

  (5)同时,根据观察人员关于标准速度的概念评估操作人员的有效工作速度;

  (6)把观察到的时间纳人基本时间;

  (7)确定操作基本时间之外的宽放时间;

  (8)确定操作的标准时间。

  练习一下:

  1.下列关于时间研究,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时间研究可以分为整体时间和单元时间研究两类

  B. 用计时器测量操作人员完成每项作业要素所用时间

  C. 时间研究不属于工作衡量技术

  D. 观察到的时间应被记为宽放时间

  参考答案:CD

  解题思路:时间研究是一种工作衡量技术,用以记录一定条件下进行的某种作业的要素的工作效率和时间,并分析其数据,从而得到按照规定标准完成作业所需要的时间。

  二、作业能力

  (一)作业能力的概念

  作业能力,即完成某种作业所具备的生理、心理特征。这些生理、心理特征,可以从作业者单位作业时间内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质量间接地体现出来。

  (二)影响作业能力的主要因素

  (1)生理因素。体力劳动的作业能力,随作业者的身材、年龄、性别、健康和营养状况的不同而异。

  (2)环境因素。通常是指工作场所范围内的空气状况、噪声状况和微气候等(温度、湿度、风速等)。

  (3)工作条件和性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生产设备与工具、劳动强度、劳动企业、锻炼与熟练效应。

  练习一下:

  1、影响作业能力的要素有( )

  A.生理因素

  B.环境因素

  C.工作条件

  D.心理因素

  参考答案:ABC

  解题思路: 影响作业能力的主要因素:生理因素,环境因素,工作条件和性质。

  三、作业疲劳

  作业疲劳是指劳动者在作业过程中,由于连续工作致使身心劳累而引起工作能力下降的二种现象。疲劳分为两种:一种是生理性疲劳;一种是心理性疲劳。生理疲劳是指由于人的生理机制局限性而引起的疲劳,心理疲劳是指由于心理机能的变化而引起的疲劳。

  (一)作业疲劳的外在表现及产生原因

  当人们产生生理疲劳时,其外在表现为体力不足、肌肉酸痛、工作效率下降等;当人们产生心理疲劳时,不仅表现为体力上的不足,还伴随多种感受体验,如无力感、注意力的失调、意志衰退等。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在心理疲劳中,有两种现象容易被人忽视,需要引起特别注意。

  (1)心理阻滞。即劳动者在从事需要保持一定警觉水平和稳定注意的作业时,自发地产生极其短暂的停顿现象。这种阻滞往往与发生错误相联系,甚至导致事故的发生。

  (2)心理饱和。即劳动者长时间从事单调、重复的生产活动时,心理活动能力逐渐下降,最后感到精疲力竭,以致无法继续作业的现象。

  作业疲劳的产生原因如下:

  (1)工作环境因素。工作环境引起疲劳的因素包括工作强度、工作速度、工作方式以及工作持续的时间等,它们是引发疲劳最客观、最直接的原因。

  (2)生理因素。疲劳本身所固有的复杂性,决定了即使在同一环境中的人们对疲劳的感觉性也不一样,性别、年龄都是能够导致对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的感受不同的因素。

  (3)心理因素。个体的情绪、兴趣、态度、动机、意志等都会对疲劳发生作用和影响。

  (二)疲劳测定的方法

  监测疲劳的基本方法分三类:生化法、生理心理测试法、他觉观察和主诉症状法。

  (1)生化法。是通过检查作业者的血液、尿、汗及唾液等,根据其成分的变化来判断疲劳。这种方法的不足在于测定时需要中止作业者的作业活动,容易给被测者带来不适应和反感。

  (2)生理心理测试法。包括几种不同的方法,主要有膝键反射机能检查法、两点刺激敏感限检查法、频闪融合阂限检查法以及连续色名呼叫检查法。

  (3)他觉观察和主诉症状法。这种方法首先选定若干受试者,然后对他们进行若干天跟踪检查。在受试者上班时间内,每隔半小时询问其当时的疲劳特征及疲劳程度,最后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

  练习一下:

  1.当人们产生( )时,不仅表现为体力的不足,还伴随多种感受体验,如无力感、注意力失调、意志衰退等。

  A.生理疲劳

  B.生理阻滞

  C.心理阻滞

  D.心理疲劳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定义的考查题。生理疲劳,其外在表现为体力不足、肌肉酸痛、工作效率下降等。心理疲劳,不仅表现为体力上的不足,还伴随多种感受体验,如无力感、注意力的失调、意志衰退等。心理阻滞。即劳动者在从事需要保持一定警觉水平和稳定注意的作业时,自发地产生极其短暂的停顿现象。

  四、劳动强度

  (一)劳动强度的概念

  劳动强度表明生产过程中的繁重和紧张程度,也可以说是劳动力消耗的密集程度。它是用来计算单位时间劳动力消耗的一个指标。

  (二)体力劳动强度的分级

  (1)根据劳动时的氧气消耗划分。劳动时人体所需要的氧气量取决于劳动强度,且成正比例关系。因此,可以按氧需量占最大供氧量的比重来划分劳动强度;

  (2)根据能量消耗划分。人体的能源来自食物,我们应当科学地确定一个健康的、一般体格的人一天的劳动能耗指标,而这一指标应该和劳动者一天摄入的能量大体平衡;

  (3)根据劳动时一些生理指标变动情况划分;

  (4)根据我国人民的饮食营养以及各种活动的能量代谢需要划分;

  (5)根据劳动强度指数划分。我国根据262个工种工人劳动工时、能量代谢和疲劳感等指标的调查分析,1983年提出了按劳动强度指数来划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的《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国家标准(GB 3869-1983 ),并于1997年做了修订(GB 3869-1997 )。它能较全面地反映作业时人体生理负荷的大小。

  练习一下:

  1. 下列劳动强度的分级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根据劳动时的氧气消耗划分

  B.根据能量消耗划分

  C.根据心理指数来划分

  D.根据我国人民的营养及各种活动的能量代谢需要划分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体力劳动强度的分级:根据劳动时的氧气消耗划分;

  根据能量消耗划分;根据劳动强度指数划分;根据我国人民的饮食营养以及各种活动的能量代谢需要划分;根据劳动时一些生理指标变动情况划分。

  五、提高作业能力和降低劳动疲劳的措施

  作业能力和作业效率受作业者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技术水平、作业条件的影响。通过改革机器、工具、改进操作方法,改善生产条件、劳动制度、劳动企业和作业环境,可以显著地提高作业者的作业能力和工作效率。:

  (一)改进操作方法

  1.正确选择作业姿势和体位

  作业时应尽可能采取平衡姿势。作业姿势不同,能量代谢率也不同,不适感的心理量也不同。当采用不平衡的作业姿势时,作业范围和最大负荷均会受到限制。

  2.合理设计作业中的用力方法

  (1)合理安排负荷,并非单纯追求低负荷;

  (2)按生物力学原理,把力用到完成某一操作动作的做功上去,避免浪费体力;

  (3)利用人体活动特点获得力量和准确性;

  (4)利用人体的动作经济原则,即保持动作自然、对称、有节奏;

  (5)降低动作能级:

  (6)充分考虑不同体位的用力特点。

  〔二)合理安排作业休息制度

  1.实际工作率(工时利用率)的确定

  劳动强度越大。机体耗氧量也越大。当劳动强度很大时,作业只能持续很短时间,如果一味延长工作时间,只可能导致错误和事故的发生。因此,应设计合理的工时利用率。

  2.轮班制度

  作业者在夜间的生理机能水平只有白班工作时的70%,以致工作效率降低,且影响作业者健康。因此,应尽量避免轮班制,万不得已时也要尽量改善作业者的劳动和生活条件。

  3.休息日制度

  通过肌健反射机能方法对作业者的疲劳积累情况调查表明,从事不同劳动强度作业一天后,肌键反射机能的恢复程度是不同的,连续高强度工作将导致工作效率降低,故确保休息日制度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

  练习一下:

  1.作业者在夜间的生理机能水平只有白班工作时的70%,以致工作效率降低,且影响作业者健康。因此应尽量( )

  A. 实行轮班制度 B.避免轮班制度 C.缩短工作时间 D.提高工作率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合理安排作业休息制度的内容。

  (三)改善工作内容

  现代工业生产中,劳动分工越来越细,出现了许多短暂而又高度重复的作业,这种作业称为单调作业。单调作业所产生的不愉快心理状态,表现为单调和枯燥感。

  1、单调感的心理特征

  单调感将引起人们的不愉快心理,会使工作能力曲线产生极特殊的改变,因此短期内高度重复性的操作可能导致疲劳,随着操作时间的增加,对工作单调的体验反而会降低。但是也有对单调工作持积极态度的人群存在,这些人或者被工作吸引,或者具有“摆脱工作”的心理状态。这样的人喜欢在工作中想另外一件事,幻想或思考问题。

  2、单调感的克服

  (1)操作设计:重新根据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设计作业内容;

  (2)操作变换:用一种单调的操作去代替另一种单调操作;

  (3)突出工作的目的性:在工作中设置中间目标,在达到目标后,会产生进步感。

  (四)合理调节作业速率

  作业速率指工作的速度或节奏。

  1.作业速率对疲劳和单调感的产生有很大影响

  人的生理上有一个最有效或最经济的作业速率、实际速率过高或过低都容易产生疲劳:实际速率过高将加大人体的生理以及心理负担,而实际速率过低的话、将使作业者由于长期从事同一工作而产生强烈的单调感和心理疲劳。

  2.合理调节作业速率的方法

  (l)按照作业速率调整劳动组合;

  (2)短暂的间歇是适当速率水平的必要成分;

  (3)作业能力在一天中是变化的、因此,应通过合理改变作业速率来减少工人的疲劳:

  (4)实行自主调节速率的工作方式,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