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社会工作者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考点5.2:小组工作主要模式

|0·2013-04-03 16:50:35浏览0 收藏0
摘要 小组工作实施模型由科伊尔和罗斯曼最早进行研究,他们将小组工作模型区分为三大模型,即社会目标模型、治疗模型和交互模型(互惠模型),认为这些模型受到小组工作历史经验的影响。

>>>2013年社会工作者考试报名专题

推荐:2013社会工作者考试全科保过班上线!五折抢购!   

  第二节 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

  小组工作实施模型由科伊尔和罗斯曼最早进行研究,他们将小组工作模型区分为三大模型,即社会目标模型、治疗模型和交互模型(互惠模型),认为这些模型受到小组工作历史经验的影响。

  一、互动模式

  又称交互模型和互惠模型。由施瓦茨创立,此模型的助人过程中的焦点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同时强调过程、使能和订约的品质。

  (1)理论基础

  系统论中的人与环境的关系
  佩恩,每个个体都处于系统中,人生活的系统包括3类,即非正式系统或自然系统,如家庭、朋友、同事等;正式系统,如社区、机构;社会系统,如医院、学校。

  (2)场域理论:(field theory)

  是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之一,借用了19世纪的物理学关于场的概念,威尔从哲学的观点阐明物理学的场域理论,而推演到社会现象。心理学的场域论由勒温创立,基本假设是“人类行为是个人与其环境的函数”,即生活空间论,场域的函数公式为:B=f(life space)=f(P•E)
  个人行为由个人的内在(P)和个人所在的社会环境(E)所决定。个人内在包括遗传、能力、人格、健康、信仰、价值等,社会情境则指他人的存在或缺席、个人目标的阻力、社区态度等。
  布迪厄发展和完善了场域论,他在批判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局限性基础上,从关系论出发,提出了一种关系论的思考方式,场域中位置与位置的相互关系,来理解人类行为。

  场域论几个重要概念:
  (1)生活空间(life space):指个体所经验的主观环境,所有的心理事件,包括思考、行动、梦想都是生活空间的函数,人与环境是互相关联的。
  (2)此时此地(here and now):场域论认为任何心理事件都受到现在的生活空间的影响,同时认为过去的经验只能对现在的行为产生间接的影响,而不能起决定作用。强调此时此刻的重要性。
  (3)紧张体系(tension system):没有得到满足的心理需求会使人产生一种为解决的紧张体系,当任务完成的时候,紧张体系也相应的消失,这个任务也将被忘记。

  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内容是:
  (1)人类行为是在互动中运用符号产生的。
  (2)个人经由与他人互动而人性化。人类行为、人性、自我、心灵等都是人类互动的产物。
  (3)人类社会是人们互动的产物,任何组织都是一个架构,在这个架构中,社会行动得以发生。
  (4)人类在积极的塑造自己的行为,人类有选择行为的自由和能力

  2、特点
  (1)目标是促进小组成员产生社会归属感,形成相互支持;
  (2)成员在小组中有平等互惠的动机和能力
  (3)社工扮演中介者和使能者角色

  3、工作原则
  透过对成员需求共同性的思考,工作者协助案主增强目标;
  通过澄清小组成员所期望的,订立明确的契约;
  工作者应该是诚恳的、直接的,以接避免压制知识与效力的。

  二、发展模式的特点及实施原则

  又称过程模式,以关注人的社会功能的恢复,预防人的社会功能缺失,发展人的社会功能为目标。基本假设是人有钱能自我实现,能够意识到他人价值,能够意识到小组的情景,评估小组情景,并在小组中采取行动。

  1、 特点
  (1) 目标是促进小组成员和小组的共同成长
  (2) 小组成员通过互动、学习和经验分享获得自我成长
  (3) 社工扮演协调者和使能者角色

  2、 工作原则
  (1) 发展成员的认知,形成小组共识
  (2) 建立小组目标,形成小组动力
  (3) 激发小组成员的潜能,增强小组成员能力

  ● 此部分的知识重点:
  1、互动模式、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以书为准,单选、多选)
  2、互动模式、发展模式的特点(多选)
  3、互动模式、发展模式的工作原则(多选)

视频:2013年中级社会工作师考前复习指导   2013年初级社会工作师复习技巧解析

2013年社会工作者全科保过套餐热招中   2013年社会工作者考试辅导免费试听

2013年社会工作者辅导招生简章   2013年社会工作者考试辅导报名入口

2013年社会工作者考试报名指南   2013年社会工作者考试辅导多款优惠套餐报名中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