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点击查看:2013经济师《中级财政税收》讲义汇总
货币供给:
1.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主体即一国或货币区的银行系统向经济主体供给货币以满足其货币需求的行为。分为:
货币供给的机制-----侧重于货币的创造过程;
货币供给的决定-----侧重于分析决定货币供应量的因素。
2.货币供应量:是指非银行部门持有的货币资产数量,即流通中的货币数量。
3.货币供给层次划分
(1)货币供给层次划分基本原则:目前一般依据资产的流动性,即各种货币资产转化为通货或现实购买力的能力来划分不同货币层次。
(2)我国货币层次划分为:
(1)M0=流通中现金
(2)M1=M0+银行活期存款
(3)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注】M1是我国的狭义货币供应量,即流通中的货币;
M2是我国广义货币量,包括M1以及潜在的货币量。
货币供给机制:
货币供应量包括现金和存款两部分,其中现金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存款是商业银行的负债。
(一)中央银行的信用创造货币机制
中央银行利用自身掌握的货币发行权和信贷管理权创造信贷资金的来源。信用创造货币的功能为中央银行掌握。
(二)商业银行的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机制
1.银行体系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制约因素
(1)受到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限制。
(2)受到提取现金数量的限制。
(3)受到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缴付税款的限制。
2.货币乘数与基础货币
中央银行放出的信用是银行体系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基础,被称为基础货币,用“B”表示。
货币供应量公式:M=B×K
其中:B表示基础货币,包括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K表示货币乘数,等于存款准备金率与货币结构比率之和的倒数。
基础货币的扩张倍数取决于存款准备金率与货币结构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