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点击查看:安徽2012年经济师考试成绩查询入口
第四章 税收理论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一、税收的本质
掌握税收的概念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依据其社会职能,按照法律规定,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
税收包含三点含义:
第一,税收是一种工具,其使用的目的是为国家取得财政收入,从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第二,征税权力归国家所有。
第三,征税必须依法进行。
税收由国家征收,行使征税权的主体是国家。税收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最佳、最有效的形式。
掌握税收的本质:
作为权力主体的国家,在取得财政收入的分配活动中,同社会集团、社会成员之间形成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它是社会整个产品分配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整个生产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例题1?单选题】行使征税权的主体是( )。
A.国家
B.税务总局
C.各级税务机关
D.税务所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税收由国家征收,行使征收权的主体是国家。
【例题2?多选题】下列关于税收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
B.税收是一种工具,其使用的目的是为国家取得财政收入
C.国家征税要依据税收法律
D.国家征税凭借的是财产权力
E.税收体现了国家同社会集团、社会成员之间的特定分配关系
[正确答案]ABCE
[答案解析]国家征税凭借的是强制权力。
二、税收的职能(掌握)
(一)财政职能(收入职能)
税收是各国取得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税收的财政职能是税收首要的和基本的职能。
(二)经济职能(调节职能)
(三)监督职能
【例题1?多选题】税收的基本职能包括( )。
A.财政职能
B.补贴职能
C.经济职能
D.监督职能
E.转移职能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税收的职能包括财政职能、经济职能、监督职能。
【例题2?单选题】税收的首要职能是( )。
A.财政职能
B.经济职能
C.监督职能
D.调控职能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财政职能是税收的首要职能和基本职能。
第二节 税收原则
一、税收原则概述
(一)税收原则的概念
税收原则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使税收关系适应一定的生产关系的要求,它体现了政府征税的基本思想。
(二)制定税收原则的依据
1.政府公共职能――税收的首要和基本目的是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2.社会生产力水平;
3.生产关系状况。
(三)税收原则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税收原则理论起源于17世纪。 税收原则
威廉?配第:最早提出税收原则一词著作:《赋税论》和《政治算术》
税收原则:公平、简便、节省
亚当?斯密代表作:《国民财富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
税收原则:平等、确定、便利、最少征收费用
瓦格纳财政政策原则具体包括收入充分原则和收入弹性原则;
国民经济原则 具体包括税源选择原则和税种选择原则;
社会公正原则又称为“社会正义原则”,包括普遍原则和平等原则;
税务行政原则包括确定、便利和节约原则。
二、现代税收原则
税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有:财政原则、经济原则、公平原则等 解释具体内容
1.财政原则税收必须为国家筹集充足的财政资金,以满足国家职能活动的需要,包括财政收入和税务行政两方面。(1)充裕原则;
(2)弹性原则;
(3)便利原则;
(4)节约原则――节省税务行政费用
2.经济原则税制的建立应有利于保护国民经济,避免对经济活动产生负面影响,应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均衡发展。(1)配置原则――税收活动必须有利于资源配置
(2)效率原则(重要)
两个方面。
第一,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
国家征税要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
检验税收经济效率原则的标准:税收额外负担最小化和额外收益最大化。
第二,税收本身的效率原则
以最小的税收成本取得最大的税收收入。
3.公平原则税收负担应公平合理地分配于全体社会成员之间(重要)
即瓦格纳的“社会正义原则”。在当代西方税收学界看来,税收公平原则是设计和实施税收制度的最重要的原则。(1)普遍原则
除特殊情况外,税收应由本国全体公民共同负担。
(2)平等原则――现代社会的公平原则主要是指平等原则,包括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
横向公平,又称为“水平公平”,对相同境遇的人课征相同的税。
纵向公平,又称为“垂直公平”。对不同境遇的人课征不同的税。
判断“境遇”的标准一般包括受益标准和能力标准。
从能力标准角度,横向公平――具有相同纳税能力的人应当承担相同的税收;纵向公平――不同纳税能力的人应当承担不同的税收
测定纳税人纳税能力强弱的标准:收入、财产和支出。收入通常被认为是测定纳税人纳税能力的最好的尺度。
【例题1?多选题】现代税收原则包括( )。
A.财政原则
B.经济原则
C.保障原则
D.公平原则
E.政治原则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现代税收原则包括财政原则、经济原则、公平原则。
第三节 税法与税制
一、税法概述
(一)税法的概念
税法是由国家权力机关或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税法的渊源
税法属于成文法,而不是习惯法。税法的渊源主要就是成文法。
1.税法的正式渊源
(1)宪法
(2)税收法律:《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
(3)税收法规
(4)部委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
(5)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
(6)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7)国际税收条约或协定
2.税法的非正式渊源
在我国税法的非正式渊源主要是指习惯、判例、税收通告等。
(三)税法的效力与解释
1.税法的效力
(1)税法的空间效力
我国税法的空间效力主要包括两种类型:①在全国范围内有效;②在地方范围内有效
(2)税法的时间效力
我国税法的生效主要分为为三种情况:①税法通过一段时间后开始生效;②税法自通过发布之日起生效;③税法公布后授权地方政府自行确定实施日期。
税法的失效:①以新法代替旧法(最常见的税法失效方式);②直接宣布废止某项税法;③税法本身规定废止的日期。
溯及力问题。我国税法坚持不溯及既往的原则。
2.税法的解释 (1)立法解释税收立法解释与被解释的税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行政解释(税法执法解释)在行政执法中一般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但不具备与被解释的税收法律、法规相同的效力,不能作为法院判案的直接依据。
(3)司法解释只能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做出。具有法的效力,可以作为办案和适用法律、法规的依据。
【例题?单选题】国家税务行政执法机关按照税法的授权,在执法的过程中对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如何具体应用所作的解释属于( )。
A.立法解释
B.行政解释
C.司法解释
D.字面解释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行政解释的概念。
(四)税法的法定主义原则
税收法定主义原则是税法至为重要的基本原则,或称税法的最高法律原则。税收法定主义原则是确定国家征税和私人纳税义务的根本原则。该原则的实质在于对国家的权力加以限制。
税收法定主义原则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原则:课税要素法定原则、课税要素明确原则和课税程序合法原则。
二、税制要素
(一)税收制度(简称税制)
广义的税收制度是税收的各种法律制度的总称;狭义的税收制度是指税收法律制度。
税收制度的另一种含义――税制结构:一个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税收制度的结构体系,即各税类、税种、税制要素等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构成的税制体系。
(二)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税法构成要素,掌握)
1.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
(1)纳税人(纳税义务人、纳税主体)
指税法上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注意代扣代缴义务人的概念。
(2)征税对象
也称作“征税客体”,指对什么征税,即国家征税的标的物,它是一个税种区别于另外一个税种的主要标志。
了解征税范围、税类、税种、税目、计税依据、计税标准、税基、税源的概念。
税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化,体现了征税的广度,反映各税种具体的征税范围。
计税依据:计算应纳税额所依据的标准
(3)税率
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额(量)之间的法定比例,它是计算税额和税收负担的尺度。税率体现征税程度,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
税率的基本形式: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
①比例税率
比例税率即对同一征税对象,不分数额大小,均按同一比例计征的税率。一般适用于对商品流转额的征税。
②累进税率
理论上,累进税率分为包括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全率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超倍累进税率等。其中最常用的是超额累进税率。
第一,全额累进税率:
九级全额累进税率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1 不超过500元的 5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