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城乡规划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3年城市规划原理考点辅导5

|0·2013-02-20 08:39:02浏览0 收藏0
摘要 城市规划原理

点击进入2013年城市规划原理考点辅导汇总

  (三)经济全球化与城镇体系的结构重组

  1、经济全球化

  定义:指各国之间在经济上越来越相互依存,各种发展资源(如信息、技术、资金和人力)的跨国流动规模越来越扩大。

  基本特征:

  (1)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越来越突出,管理与控制――研究与开发――生产与装配三个基本层面的空间配置已经不再受到国界的局限。

  (2)各国的经济体系越来越开放,国际贸易额占各国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上升,关税壁垒正在彻底瓦解之中。

  (3)各种发展资源(如信息、技术、资金和人力)的跨国流动规模不断扩大。

  (4)信息、通讯和交通的技术革命使资源跨国流动的成本日益降低,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城镇体系结构性变化(从以经济活动的部类为特征的水平结构到以经济活动的层面为特征的垂直结构)

  (1)工业经济时代:产业的管理与控制、研究与开发和制造与装配三个层面往往集中在同一城镇,城镇间依赖程度相对较小,因而城镇之间的经济活动差异在于部类不同而不是层面不同――城镇体系水平结构。

  (2)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三个层面的聚集向不同城镇分化,经济空间结构重组表现为制造与装配层面的空间扩散和管理与控制层面的空间集聚,城市间依赖程度较大――城镇体系垂直结构。典型例子――春兰集团

  这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导致城镇体系的两极分化。在城镇体系的顶部,是少数城市对于全球或区域经济起着管理与控制作用,末端是作为制造与装配基地的一大批城镇。

  经济中心城市的特点:①作为跨国公司(全球性或区域性)总部的集中地,因而是全球或区域经济的管理与控制中心;②金融中心;③高度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如房地产、法律、财务、信息、广告和技术咨询等),以满足跨国公司的服务要求;④知识创新的基地和市场;⑤信息通讯和交通设施的枢纽。

  典型城市――纽约、伦敦、东京

编辑推荐:2013年城市规划师VIP套餐 抢先热招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