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一级建筑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注册建筑师近代建筑史复习大纲(十五)

|0·2013-02-06 15:39:20浏览0 收藏0

  第六章 园林建筑

  与自然的关系

  与人的关系

  造园主旨

  建筑的角色

  游线组织

  植物的处理

  人的感受

  第一节 园林的产生与发展

  (利用自然--模拟自然--写仿自然--抽象自然)

  1.从利用自然到人造假山 (囿台→巡猎→自然 )

  ?先秦时期,帝王贵族狩猎苑囿。“囿”――蓄养野兽供打猎的场所,台――高台,摹拟圣山,以观天象、通天神及登高远眺,

  ?纣王筑沙丘苑台,西周设“囿人”管理,林囿内树木繁茂,蓄养大量飞禽走兽,供王打猎。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势力强大,竟建苑囿。魏有温囿,鲁有部囿、吴有长洲苑、越有乐躬苑。吴王阖闾筑始苏台。夫差作天池。

  2.造园大发展(秦、汉)

  • 统一――国力强盛――造远大发展

  • 道教发达――相传有长生不老的地方

  《史记》――徐福的故事

  秦始皇在上林苑开池,建蓬莱山

  汉武帝建太液池,池中建象征仙境的三山 “蓬莱、瀛州、方丈”

  “一池三山”从此成为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

  3.私家园林、寺院、郊邑园林兴起

  (西晋、南北朝)

  4.宫苑竟奢,诗画私园崛起

  (隋、唐、园林的全盛期)

  • 经济强盛――知识分子变避世退隐为积极干政。文化兼容并蓄,艺术气度开廓恢宏,园林昌盛。

  • 华清宫 ――秦始皇始建“骊山汤”。莲化汤为御用,即诗中所云“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 芙蓉池、曲江池 ――公共风景区

  • 私家园林兴盛。王维“辋川别业” 、 杜甫的浣花溪草堂,白居易的庐山草堂,诗人参与创作――昭示文人园林的萌芽,园林艺术开始有意识地融进诗情画意,诗、画、园林三种艺术相渗透。志趣盎然,开扩、接纳的姿态。

  5.堆山叠石的艺术高潮(宋、辽、元金)

  • 宋徽宗“艮岳”(万岁山)实际上是个大型 园林 辽、金延续

  • 大量太湖石,徽宗精于书画,艺术素养 极高,“思精志巧、多才可属”

  • 宋画中的园林建筑形式也相当丰富, “舞榭歌台,多情点被雨打风吹去”(辛 弃疾)

  • 沈园――陆游

  6.造园高潮 (明、清)

  • 两个高潮:明中晚期南北两京和江南一带官僚地主园林的繁荣;清中叶帝王苑囿和杨州、江南各地私家园林的兴盛(乾隆下江南)

  • 理论:计成《园冶》明――第一部系统总结园林艺术和技术的理论著作。文震享《长物志》明。李渔《一家言、 居室器玩部》。沈夏《浮生六记》(清)

  • 造园高手代表:朱砼中、计成、张涟、张然、仇好石、石涛等

  小结园林的产生与发展:

  • 1.主旨:愉悦的环境、精神寄托

  • 2.手法:摹拟自然→写仿自然→抽象自然

  • 3.文化的介入:中西方都非常尊重自然,为什么背道而驰?

  园林与现实互补。专制强大――园林精神追求表现为舒发“逸气”。战乱,城市无规则――希望统一秩序。园林是人们精神安托的场所。满足人格的互补关系。

  二、 北方皇家园林造园特点

  1.规模宏大,遵循“三分水,二分竹,一分屋”

  2.宫殿部分自成一区;然后划分景区,各个景区 各有特点但相互呼应,并通过游线连成整体。

  • 3. 很大一部分用于拜佛、居住、办公。

  • 4.平面构图呈几何关系,轴线平行或转折。

  • 5.立体构成:主体空间――主体建筑通常位于岛上,起统帅作用;重视视觉收放,山面水开阔,背水幽深,丰富的轮廊线,“山之眉目,当在开面之处” 。

  “园中园”――内向、封闭。 园林多层次。

  • 6. 建筑外形――色彩庄重,屋角平缓、稳定。

  • 7. 序列设计――“远近高低各不同”,由外→内→外,变化、对比强烈,扩张→完整的感觉。

  • 8. 造景要素: ① 海岛仙山 ②林泉丘壑 ③ 佛道寺观 ④街市酒肆 ⑤田园村舍

?2013年建筑师网上辅导招生简章         2013建筑师在线课程免费试听中

?建筑师2012年考试真题抢先看         .2012年一级建筑师成绩查询汇总

    环球网校二级建筑师站点

    环球网校2013二级建筑师招生简章

    环球网校二级建筑师考试论坛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