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国家公务员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解析

|0·2013-10-31 16:07:41浏览0 收藏0
摘要 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解析

  课程推荐:2014年公务员课程7天免费学 :基础精讲  高效强化  高效押题  专项特训

  个性课程:2014年公务员个性辅导:申论批改  技巧专讲  冲刺密卷  个性定制

  1.根据“给定材料1、2”的内容,整理一份供有关负责同志参阅的材料。(30分)

  要求:概述全面,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超过500字。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集体用地被国家征用,农民利益得不到满足,导致农民上访现象增多,甚至出现了对抗事件。河北北焦村和西营村土地征用情况就比较有代表性。北焦村土地征用的基本情况为:第一,几乎所有耕地都已被占用,目前仅余30多亩耕地;第二,农民获得的补偿费用过低,无法弥补农民的损失。

  西营村土地征用的基本情况为:第一,补偿费用低;第二,目前为止,征地的学院只付给西营村补偿费用总额的1/3;第三,村委会违反《农村委员会组织法》,贱卖土地,导致大量村民上访。

  有老师认为,造成农村土地征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政府低价征收、高价出售,从中获利;村委会贱卖土地,农民没有权利为自己的土地定价;土地补偿不足以支持农民创业,政府没有为他们建立合理的安置和社会保障制度。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无地无业农民增多,直接影响到农民生活、农村发展、农业稳定,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政府已出台《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规范审批权,并对补偿作了新的承诺,该社会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2.“给定资料7”提出了“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问题。请结合“给定材料3~7”,谈谈对“持续土地利用管理”应从哪些方面评价。(15分)

  要求:分条作答,简明扼要,不超过200字。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这个问题:

  (一)复垦土地,确保耕地量;

  (二)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三)闲置土地的有效利用;

  (四)控制商品住房人均用地量;

  (五)土地的再利用与再调整;

  (六)存量土地的规模量化;

  (七)适度的施肥、灌溉,保护生态环境。

  3.本题仅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1)给定材料中谈到了排土场、尾矿库的绿化,“空心村”、砖瓦窑场和工矿废弃地的整治,请概括说明这些做法的目的和意义。不超过200字。(10分)

  这些做法的目的和意义:

  一、加快复垦速度,提高废弃用地的使用率,保护土地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

  二、通过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控制扬尘污染,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三、整治“空心村”、废弃地,增加耕地面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使农民获得更多实惠。

  这些措施增加了农民的耕地,促进了土地的合理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也改善了周边农民的生活,降低了其他相关社会问题的治理成本,这对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2)根据“给定资料6”,试分别解释“存量土地”和“地荒”的含义。(15分)

  存量土地:是指现有城乡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闲置未利用土地和利用不充分、不合理、产出低的土地,即具有开发利用潜力的现有城乡建设用地。

  地荒:是指城市建设用地的供应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的问题。

  4.本题仅限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1)“给定资料2”提到“把土地转让市场区分为两大类进行交易”,请进一步说明这两大类市场怎样区分,并谈谈在这两大类市场中怎样解决“农民没有权利为自己的土地定价”的问题。不超过200字。(10分)

  这里的两类市场是指公益性用途的土地市场和商业性用途的土地市场。

  在这两大类市场中,要解决“农民没有权利为自己的土地定价”的问题,需采取如下措施:

  一、打破农村集体对土地的垄断,把土地使用权固化到农民个人身上,使农民在转让土地时有讨价还价的定价权利。

  二、打破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允许企业进入到土地一级市场进行商业性用途土地的交易,使农民在转让土地时有讨价还价的机会。

  (2)假如中央有关部门成立联合检查组,对地方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请列出此项检查所查的主要内容。(15分)

  此项检查需要考虑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审核征地的面积,检查对农民土地的面积核算是否准确;

  二、根据当地的经济水平,确定征地的价格是否合理;

  三、根据被征地农民近三年的平均产值及征地后的实际产值,确定土地补偿费能否弥补农民的生活需要;

  四、检查补偿费是否按标准发放,是否真正发放到了农民手中;

  五、审核征地所兴建的项目,以确保是否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5.请以“命脉”为题,写一篇关于土地问题的文章。(30分)

  要求:1.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3.全文不少于800字。

  命 脉

  土地乃生民之本。我们从“民以食为天”、“江山社稷”等俗语中,可以体味到中国古人对土地的重视。而西汉贾谊说的“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则更进一步说明了土地与人类的关系――自古以来,土地就是人类,尤其是农民的命脉。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集体用地被国家征用,农民利益得不到保障,从而引发了一系列农民上访,甚至对抗事件。与此同时,大量的农村土地被荒废、闲置、污染,没有得到良性发展和可持续利用,导致“地荒”假象的出现。因此,我们必须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切实地规范土地的征用流转,有效地开发和保护土地资源。

  那么,在土地的征用流转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点:(l)土地资源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土地价值难以有效发挥;(2)土地征用补偿标准不合理,单纯从短期来考虑农民以后的生活保障;(3)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存在违法违规的操作行为,耕地征用程序不规范,将农民排挤于征地程序之外。有关人士指出,这些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将直接影响农民生活、农村发展、农业稳定。

  当然,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政府已经下发了《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规范审批权,并对征地补偿作了新的承诺。因此,各级政府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规范政府行为,注重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真正开发好、利用好和保护好我们的命脉――土地资源。

  首先,地方政府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维护好广大农民在土地问题上的切身利益,规范土地征用行为,加大征地过程中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其次,要建立健全土地征用方面的法律法规,用法律手段规范农地征用用途,以市场为导向完善耕地征用补偿政策,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同时还应建立一套完备的农地征用体系,确保土地用途管制落到实处。

  第三,对于被征地的农民,按照《土地管理法》规定给予补偿费用后,仍达不到原有生活水平的,政府要给予补贴。对有劳动能力的失地失业农民,要为其提供各种就业和创业的便利条件。在实现就业的基础上,尽力为其健全各类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

  第四,坚持可持续利用土地的方针,加大投入、加强管理,采用植树造林、复垦绿化、整合利用等多种技术手段促进土地资源的循环利用。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允许和鼓励农民以租赁、参股等方式参与土地收益的二次分配,获得长远稳定的投资报酬。

  总之,土地是农民、社会和国家利益的根本命脉所在,不可小视。尤其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总结经验教训,采取多种措施,保护耕地,维护农民、社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

  热点文章:2014年国考资格审查结果查询入口 2014年国考报名序号查询入口开通

  编辑推荐: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副省以上)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解析(省级+地市)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省级+地市)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