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国家公务员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习题

|0·2013-10-28 14:48:13浏览0 收藏0
摘要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习题

  课程推荐:2014年公务员课程7天免费学 :基础精讲  高效强化  高效押题  专项特训

  个性课程:2014年公务员个性辅导:申论批改  技巧专讲  冲刺密卷  个性定制

  1.口腔癌对那些很少刷牙的人是危险的.为了能在早期发觉这些人的口腔癌,一些城镇的公共卫生官员向所有的该镇居民散发了份小册子,上面描述了如何进行每周口腔的自我检查以发现口腔的肿瘤。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好地批评了把这份小册子作为一种达到公共卫生官员的目标的方法?( )

  A. 有些口腔疾病的病征靠自检难以发现

  B. 预防口腔癌的方案因人而异

  C. 经常刷牙的人也可能患口腔癌

  D. 很少刷牙的人不大可能每周对他们的口腔进行检查

  2.邮票效应是指当研究的课题能够与人的某种具体事物、活动和情绪相联系时,推论结果的准确性就会大为提高,推理的材料具体,推理就比较容易;推理的材料抽象,推理就比较困难。

  根据上诉定义,下列不属于邮票效应的是( )

  A. 世界上第一架人造飞行器是人们通过研究鸟的飞行特点后设计出来的。

  B. 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现自己身体越往下沉,盆里溢出的水就越多,他由此发现了“浮力定律”。

  C. 人们发现太阳黑子频繁活动时,地球上会出现恶劣天气,因此人们认为太阳黑子是极端天气的先兆。

  D. 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将两个重量不同的铁球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落下,两个铁球同时落地,证实了自由落体的速度与质量无关。

  3.发热是小儿疾病常见的症状。临床上常常有这样的患儿,在外感高热消退后,往往会持续一段时间的低热,检查相关的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均正常,患儿没有明显的不适,精神状况良好,西药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另有一些患者有不明原因的发热,往往持续高热1-2个月不退,西医诊断原因不明而难以治疗。因此这些患儿往往投治于中医。

  从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

  A. 小儿持续发热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

  B. 西药对小儿持续发热很有作用

  C. 中医治疗小儿持续发热效果较好

  D. 中医治疗小儿持续发热有秘方

  4.蓄积器官是毒物在体内的蓄积部位,毒物在蓄积器官内的浓度高于其他器官,但对蓄积器官不一定显示毒作用。这种毒作用也可以通过某种病理生理机制,由另一个器官表现出来,这种器官叫作效应器官。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大气污染物中的铅经肺吸收后可转移并积存于人的骨骼中,损害骨骼造血系统,所以铅的蓄积器官是肺

  B.大气污染物中的二氧化硫经人体的上呼吸道和气管吸入人体,并直接刺激上呼吸道和气管,所以上呼吸道和气管是蓄积器官

  C.有机磷酸酯农药作用于神经系统,会造成神经突触处乙酰胆碱蓄积,使人产生流涎、瞳孔缩小等症状,所以神经系统是有机磷酸酯的效应器官

  D.沉积于网状内皮系统的放射性核素对肝、脾损伤较重,引起中毒性肝炎,所以网状内皮系统是蓄积器官

  5.甲、乙、丙三人讨论“不劳动者不得食”这一原则所包含的意义。

  甲说:“不劳动者不得食,意味着得食者可以不劳动。”

  乙说:“不劳动者不得食,意味着得食者必须是劳动者。”

  丙说:“不劳动者不得食,意味着得食者可能是劳动者。”

  以下哪项结论是正确的?( )

  A. 甲的意见正确,乙和丙的意见不正确

  B. 乙和丙的意见正确,甲的意见不正确

  C. 甲和丙的意见正确,乙的意见不正确

  D. 乙的意见正确,甲和丙的意见不正确

  【解析】

  1.D【解析】题干要削弱的是,把这份小册子作为一种达到公共卫生官员的目标的方法。削弱该论点就是要指出,通过这样的途径达不到该目的。如果很少刷牙的人不大可能每周对他们的口腔进行检查,那么即使公共卫生官员向所有居民发了小册子,上面描述如何进行每周口腔的自我检查等,也是不可能因此在早期发现这些人的口腔癌的,削弱了论点。A项不能削弱题干,因为题干的目的是要发现口腔癌,而不是其他的口腔疾病。

  2.C【解析】太阳黑子活动与人的活动无关,不符合“当研究的课题能够与人的某种具体事物、活动和情绪相联系”这一定义,故选C。

  3.C【解析】题干只提到西医对小儿持续发热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没有提发热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所以A项错误;B项与题干内容相反,错误;根据最后一句话,可知中医治疗小儿持续发热效果较好,但是否有秘方根据题干是推不出的,故选C。

  4.D【解析】关键词是“在体内的蓄积部位”、“病理生理机制”。A项的蓄积器官是骨骼,B项中上呼吸道和气管没有起到蓄积作用,C项中神经系统不是效应器官,没有出现病理生理机制。

  5.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充分条件及其推理规则。“不劳动者不得食”,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即可以由不劳动者推出不得食,由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推理规则可知,否定后件则要否定前件,故得食的前提条件必须是劳动者,故乙的说法正确,甲的说法错误。再分析丙的说法,丙的说法比乙的说法多了一个模态词“可能”,但显然“不劳动者不得食”不是一个模态命题,是一个确定的命题,故其推出的结论也应该是肯定而不是“可能”的,故丙的说法也错误。观察选项可知,本题正确答案为D。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公务员频道论坛,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编辑推荐:

   2014年国家公务员报考指导汇总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重要时间汇总

     2014年国考报名序号查询入口开通

     2014年国考报名28日查询报名序号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资料汇总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