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一级建造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2年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正版考试用书增值服务第三次(13)

|0·2012-08-09 15:08:34浏览0 收藏0

点击进入:2012年一级建造师各科目正版考试用书增值服务汇总>>

点击进入:2012年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正版考试用书增值服务第三次汇总>>

  1B414036熟悉隧道通风防尘及水电作业

  1.比较几种通风

  实施机械通风,必须具有通风机和风道,按照风道的类型和通风机安装位置,有如下几种通风方式:

  (1)风管式通风

  风流经由管道输送,分为压力式、抽出式、混合式三种方式。

  风管式通风的优点是设备简单,布置灵活,易于拆装,故为一般隧道施工采用。但由于管路的增长及管道的接头或多或少有漏风,若不保证接头的质量,就会造成因风管过长而达不到要求的风量。

  (2)巷道式通风

  适用于有平行坑道的长隧道。其特点是:通过最前面的横洞和平行导坑组成一个风流循环系统,在平行导坑洞口附近安装通风机,将污浊空气由导坑抽出,新鲜空气由正洞流入,形成循环风流。另外对平行导坑和正洞前面的独头巷道,再辅以局部的内管式通风,这种通风方式,断面大、阻力小,可提供较大的风量,是目前解决长隧道施工通风比较有效的方法。

  (3)风墙式通风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长隧道。当管道式通风难以解决,又无平行导坑可以利用的话,可利用隧道成洞部分较大的断面,用砖砌或木板隔出一条2~3┫的风道,以减小风管长度,增大风量满足通风要求。

  1B414040特殊地段施工

  1B414041熟悉涌水地段施工特点

  采用辅助坑道排水时应符合的要求

  (1)坑道应和正洞平行或接近平行;

  (2)坑道底标高应低于正洞底标高;

  (3)坑道应超前正洞l0~20m,至少应超前l~2个循环进尺。

  1B414042熟悉塌方地段的施工特点

  发生塌方的主要原因

  (1)不良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1)隧道穿过断层及其破碎带,或在薄层岩体的小曲褶、错动发育地段,一经开挖,潜在应力释放快、围岩失稳,小则引起围岩掉块、塌落,大则引起塌方。当通过各种堆积体时,由于结构松散,颗粒间无胶结或胶结差,开挖后引起坍塌。在软弱结构面发育或泥质充填物过多,均易产生较大的坍塌。

  2)隧道穿越地层覆盖过薄地段,如在沿河傍山、偏压地段,沟谷凹地浅埋和丘陵浅埋地段极易发生塌方。

  3)水是造成塌方的重要原因之一。地下水的软化、浸泡、冲蚀、溶解等作用加剧岩体的失稳和塌落。岩层软硬相间或有软弱夹层的岩体,在地下水的作用下,软弱面的强度大为降低,因而发生滑塌。

  (2)隧道设计考虑不周

  1)隧道选定位置时,地质调查不细,未能作详细的分析,或未能查明可能塌方的因素。没有绕开可以绕避的不良地质地段。

  2)缺乏较详细的隧道所处位置的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引起施工指导或施工方案的失误。

  (3)施工方法和措施不当

  1)施工方法与地质条件不相适应;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没有及时改变施工方法;工序间距安排不当;施工支护不及时,支撑架立不合要求,或抽换不当“先拆后支”;地层暴露过久,引起围岩松动、风化,导致塌方。

  2)喷锚支护不及时,喷射混凝土的质量、厚度不符合要求。

  3)按新奥法施工的隧道,没有按规定进行量测,或信息反馈不及时,决策失误、措施不力。

  4)围岩爆破用药量过多,因振动引起塌方。

  5)对危石检查不重视、不及时,处理危石措施不当,引起岩层塌方。

  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一级建造师考试论坛,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编辑推荐:

  2012年《工程经济》教材解读与命题考点解析

  2012年《项目管理》教材解读与命题考点解析

  2012年《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教材解读与命题考点解析

  2012年《建筑工程》教材解读与命题考点解析

  2012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大纲

  一级建造师考试新旧教材对比(2011、2012年)汇总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