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社会工作者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3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辅导:研究的过程(2)

|0·2012-06-20 17:43:23浏览0 收藏0

  2013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辅导:研究的过程(2)

  二、定性研究的过程

  (一)准备工作

  定性研究的准备阶段也需要选择调查对象和确定调查研究方法。准备工作包括:

  (1)研究者需要根据目的确定研究对象。一般而言,研究对象以非概率抽样获取,样本有一个到几十个个案不等。

  (2)分析单位视研究题目与目标而定,可以是个人、小组、社区,或者某个项目、重要事件等。了解对方特性是确定分析单位的重要前提。

  (3)选择收集资料的方法。观察和访问等是其常用方法:一是观察法有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两种。参与观察是研究者参与到被研究的人群之中,非参与观察是研究者只作为旁观者。根据观察的控制度,观察有结构式观察和无结构式观察两种,前者对研究对象、范围、内容、程序等有标准化的要求,后者则临时决定许多东西。二是无结构式访问是社会工作定性研究的重要方法,其访问思路则是边进行边形成的,重点访问、深度访问和焦点小组是其常用方法。重点访问集中于某一经验及其影响;深度访问是搜寻特定经历和动机的主观资料的方法,主要用于个案资料和生活史;焦点小组就是采用围绕主题,采用小组工作的互动技巧,进行小规模(小于10人)的集体访问。

  (二)资料收集

  观察和访问等定性研究方法的资料收集有其大致程序。首先,研究者要通过正式或非正式联络方式进入现场。依托社会工作理念和社会研究伦理与研究对象尽快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其次,通过语言、行动参与等方式与被观察对象进行互动,观察情景、活动、人际关系等场境细节,发现研究对象的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并采用恰当方式做好记录。耐心、细微、随机应变等是其必须遵循的原则。

  (三)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1)资料整理。对于初次观察或访问,资料分析需对研究目的进行再确认。对获得的较丰富的资料,研究者要对上述主题或个案所及资料分别进行特质分析,通过分类、归纳将资料系统化,为深入分析做准备。

  (2)资料分析。通过引用已有概念、研究者的自我感知、从固有类型中转型、研究者建构等方法作归纳性分析,并努力证明有关特质、概念和架构,发现被研究者的主观理念,定义新概念和形成新假设,并力图形成整体性建构。

  (3)针对初次观察或访问的不足之处,研究者要不断累积、丰富资料。在不断重复上述过程中形成对某一问题的初步解释,从而使得研究发现随研究进行而不断得到旁证、丰富、深化和完善。因此,研究者需要综合分析力、判断力、创造力、洞察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不断深化研究。

  定性研究的品质完全取决于研究者的技巧、训练、洞察力和能力。定性研究注重事实的本质和整体性,以当事者视角看待事物、人和环境,细致探讨人与人、人与事的互动。从大量资料中寻找意义、模型或架构,以获取真实、丰富、最具意义的信息,灵活性较强,认识深入丰富,有助于发现事物的独特性。

  相关信息:2009年社会工作者考试《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真题

  视频:2012年中级社会工作师考前复习指导   2012年初级社会工作师复习技巧解析

  2012年社会工作者全科保过套餐热招中   2012年社会工作者考试辅导免费试听

  2012年社会工作者辅导招生简章   2012年社会工作者考试辅导报名入口

  2012年社会工作者考试报名指南   2012年社会工作者考试辅导多款优惠套餐报名中

  更多信息请访问: 社会工作者频道        社会工作者考试论坛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