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第十四章 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为实现预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财政收支关系进行调整的指导原则和措施。财政政策属于宏观调控手段。由预算政策、税收政策、支出政策、国债政策等组成
2、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财政政策的功能:导向功能、协调功能、控制功能、稳定功能
3、当经济过热、存在通货膨胀时,政府要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等,控制总需求,抑制通仙膨胀;当经济萧条、存在通货紧缩时,政府要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扩大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4、财政政策的目标是:促进充分就业、物价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经济稳定增长
5、财政政策的工具有:预算政策、税收政策、公债政策、公共支出政策、政府投资政策、补贴政策
6、货币政策是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构成
7、我国货币政策和基本目标是稳定货币
8、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货币供应量、存款准备金、利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等
9、财政政策的类型: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紧缩性财政和中性财政政策。
10、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表现在一是累进所得税的自动稳定;二是政府福利支出的自动稳定作用。
11、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根据一定的时期的经济社会状况,主动灵活的选择不同类型的反经济周期的财政工具,干预经济运行,实现财政目标。
12、对于扩张性财政、紧缩性财政和中性财政政策有如下组合:
“双松”搭配类型――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组合(当经济中出现严重通货紧缩时可以采取这种政策组合。).“双紧”搭配类型――紧缩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组合(当经济中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可以采取这种政策组合。)“松紧”搭配类型――(1)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组合。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但货币政策过松,也难以制止通货膨胀;(2)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组合。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通货膨胀。但长期使用这种政策组合,会积累大量的财政赤字。
“松”的政策措施:增加财政支出、减税、降低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扩大信贷规模
“紧”的政策措施:减少财政支出、增税、提高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缩小信贷规模
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大于社会总供给,则应该采取“紧”的政策措施,以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长;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小于社会总供给,则应该采取“松”的政策措施,以扩大社会总需求。
我国财政政策实践
1)适度从紧(紧缩性)财政政策――1993-1997年 20世纪90年代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严重的过热态势和通货膨胀。 1994年,按照“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的指导思想,进行税制改革,建立了以增值税为主体、消费税和营业税为补充的流转税制度;改变了按企业所有制形式设置所得税的做法,将国有、集体、私营企业所得税合并为企业所得税,建立了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制;对资源税等其他税种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和完善。
2)积极(扩张性)财政政策――1998-2004年.实施背景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国内经济运行中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趋势等。主要内容 (1)增发长期建设国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补充银行资本金,防范金融风险,并为充分发挥货币政策作用创造条件(3)调整税收政策,增强税收调控功能。(4)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5)调整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6)完善非税收政策,规范收费制度,取消不合理、不合法收费项目,减轻社会负担,优化投资和消费环境。
3)稳健(中性)财政政策――2005年开始实施 实施背景 从2003年下半年后,经济发展内外部条件向比较好的方向发展,但供求结构问题和体制问题日益突出。主要内容 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控制赤字。适当减少中央财政赤字,但也不明显缩小,坚持松紧适度,目的在于向社会传递宏观调控导向,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 调整结构。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项目资金投向结构。 推进改革。 增收节支。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而且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启动实施新的积极财政政策
主要因为2008年底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更加复杂。
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
加大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
实行结构性减税,推进税费改革;
提高低收入人群等候如,大力促进消费需求;
进一步也调整优化财政结构,促进保障改善民生;
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