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绿色物流是近几年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目前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定义。但是在国际上,绿色物流已作为继绿色制造、绿色消费之后的又一个新的绿色热点,受到广泛的关注。由A.M.布鲁尔、K.J.巴顿和D.A.亨舍尔合著的《供应链管理和物流手册》一书中,认为由"绿色(Green)"和"物流(Logistics)"组合在一起的"绿色物流(green logistics)"一词,代表着与环境相协调的高效运输配送系统。
在国内,随着加入WTO以来国际贸易的日益增多,国内企业不仅面临同类国际企业的产品质量竞争,还将面临有关的环境贸易壁垒。国内少数企业及学者已经在绿色生产、绿色包装、绿色流通、绿色物流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认为绿色物流是指在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中,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物流设施,最大程度地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01)》中规定,绿色物流(Environmental Logistics)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
国家标准根据绿色物流与一般物流的差异,对绿色物流的概念进行了规定。在总体上,绿色物流的目标不同于一般物流。一般物流主要是为了实现物流企业的盈利、满足顾客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等等,这些目标最终仅是为了实现某一主体的经济利益。而绿色物流在实现经济利益目标之上,还追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一既具经济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的目标。尽管从宏观角度和长远利益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经济利益的目标是一致的,但对某一特定的物流企业在特定时期内却可能存在矛盾。
绿色物流既包括企业的绿色物流,又包括社会对绿色物流的管理、规范和控制。从绿色物流的范围来看,它既包括各个单项的绿色物流功能要素(如绿色运输、绿色包装、绿色储存等),还包括为实现资源再利用而进行的废弃物循环物流。因而,绿色物流至少还应该从两个层次来定义。一是微观层次,一是宏观层次。
在微观层次,绿色物流从物流活动的开始就注意防止环境污染,以先进设施和科学管理为手段,在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要素中实现节能、降耗以及减少环境污染,并由此实现盈利目的。
在宏观层次,绿色物流旨在通过对城市、区域乃至全国的产业布局、人口布局进行合理规划,适当调整,尽量减少重复的物流活动,降低总的物流发生量;提倡环境友好的物流技术,用健全的标准体系来规范物流企业的环境行为,建立绿色物流评审制度,从技术和管理上抑制物流对环境的影响;大力发展废弃物流,使之规范化、产业化,最终实现物流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