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点击进入:2013年初级中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讲义重点汇总
第六章 浸出药剂
一、概述
1. 含义与特点
浸出药剂系指用适宜的溶剂和方法,提取药材中有效部位(成分)而制成的供内服或外用的一类制剂。
浸出药剂常以水和不同浓度的乙醇为溶剂。以水为溶剂时,多用煎煮法制备;采用其他非水溶剂时,可选用渗漉法、浸渍法、回流提取法等方法制备。
① 体现方药复合成分的综合疗效,符合中医药理论,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② 药效缓和、持久、副作用小;
推荐:卫生资格考试报考指南专题
③ 服用剂量较小,使用方便;④ 某些浸出制剂稳定性较差;⑤ 部分浸出药剂可用作其他制剂的原料。
2. 分类
①以水为溶剂的浸出药剂,如汤剂、合剂、糖浆剂、煎膏剂等;
②以不同浓度的乙醇或酒为溶剂的浸出药剂,如酒剂、酊剂、大部分流浸膏剂和浸膏剂;
③含糖浸出药剂,一般系在汤剂、合剂的基础上加适量蔗糖(蜂蜜)及其它辅料制成,如糖浆剂、煎膏剂。
二、汤剂
1. 含义与特点
汤剂系指将药材饮片或粗粒加水煎煮或沸水浸泡后,去渣取汁而得到的液体制剂。汤剂亦称汤液,其中以药材粗颗粒入药者,习称为“煮散”;而以沸水浸泡药物不定时饮用者,俗称为“饮”。
组方灵活,适应中医临床辨证施治,随证加减药的用量;中药复方多种活性成分组成的复合分散体系,充分发挥复方综合疗效;以水为溶剂,制法简便,吸收、奏效迅速,广泛应用;味苦量大,服用不便;不宜久置,必须临时制备;挥发性及难溶性成分提取率或保留率低。
2. 汤剂的制备:煎煮法
加水量头煎一般为中药饮片量的5-8倍,或浸过饮片面2-10cm,二煎加水量适当减少。煎煮火候应沸前武火,沸后文火。煎煮时间头煎45-60min,二煎20-30min,一般煎煮2-3次。特殊处理:先煎、后下、烊化、包煎、另煎。
三、合剂(口服液)
1. 含义与特点
合剂系指药材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方法提取制成的口服液体制剂。单剂量灌装者也可称“口服液”。
克服了汤剂临用时制备的麻烦,浓度较高,剂量较小(通常每次10~20ml,最多30ml),质量相对稳定,便于服用、携带和贮藏,能较大量制备,适合工业生产。但合剂的组方固定,不能随证加减。
2. 制备:浸提→纯化→浓缩→配液→分装→灭菌。
① 纯化:常用高速离心法、乙醇沉淀法、絮凝沉淀法。方法及参数的选择应以不影响有效成分的含量为指标。
② 浓缩:常用减压浓缩或薄膜浓缩等。浓缩程度一般以每次服用量在10~20ml为宜。醇沉纯化处理的药液应先回收乙醇再浓缩。药液浓缩至规定要求后,可酌情加入适当的矫味剂(含蔗糖量应不高于2%)和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用量不超过0.05%,山梨酸和苯甲酸用量不超过0.3%)。
③ 灭菌:药液分装封口后应立即灭菌。小包装常用流通蒸汽或煮沸灭菌,大包装可用热压灭菌,以确保灭菌效果。
④ 合剂制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处方中如含有酊剂、流浸膏等,应以细流缓缓加入药液中,随加随搅拌;②制备过程严格避菌操作,减少污染,尽可能缩短时间;③标签应标明“服时摇匀”。
3. 质量要求与检查
合剂应澄清。在贮藏期间不得有发霉、酸败、异物、变色、产生气体或其他变质现象,允许有少量摇之易散的沉淀。具有一定的pH值,同时相对密度、装量以及微生物限度均应符合规定要求。
检查项目:pH值、相对密度、装量(口服液应做装量检查)、微生物限度。
四、糖浆剂
1. 含义、特点与分类:味甜量小、服用方便、吸收快。需要添加防腐剂。
分为:单糖浆(浓度为85%g/ml或64.71%g/g)、芳香糖浆(矫味剂)、药用糖浆。
2. 糖浆剂的制备
热溶法:适用于热稳定性较好的药物糖浆和单糖浆的制备。加热时间不宜长,否则颜色加深。
冷溶法:适用于活性成分不宜加热的糖浆制备。色泽浅,易污染微生物。
混合法:中药糖浆剂常用。饮片提取物与单糖浆直接混合。
3. 质量要求及检查
糖浆剂应澄清。在贮藏期间不得有发霉、酸败、产生气体或其他变质现象,允许有少量摇之易散的沉淀。含蔗糖量应不低于45%(g/ml)。具有一定的pH值,同时相对密度、装量以及微生物限度均应符合各品种项下的有关规定。
检查项目:含糖量、pH值、相对密度、装量(口服液应做装量检查)、微生物限度。
五、煎膏剂(膏滋)
1. 含义及特点
煎膏剂系指药材用水煎煮,取煎煮液浓缩后,加炼蜜或炼糖(或转化糖)制成的半流体制剂,俗称膏滋。
多以滋补作用为主。体积小、味美适口、稳定性较好、服用方便。热敏性及挥发性活性成分的药材不宜制成煎膏剂。
2. 制备
⑴ 炼糖:目的在于去除杂质,杀灭微生物,减少水分,防止返砂(煎膏剂贮藏一定时间后,制剂中析出糖晶的现象)。
取蔗糖,加入糖量50%的水和0.1%酒石酸,加热溶解,保持微沸,炼至“滴水成珠,脆不粘牙,色泽金黄”,转化率40%-50%,即得。
冰糖含水量少,炼制时加水量适当增加,防止焦化,炼制时间相对较短。饴糖含水量大,炼制时可少加水,炼制时间相对较长。
⑵ 收膏:炼糖(或炼蜜、或转化糖)的用量一般不超过清膏量的3倍。
收膏标准:相对密度1.40左右。“龟背纹”、“挂旗”、“打白丝”、“滴在桑皮纸上不现水迹”。药物粉末应在稍冷后加入。
3. 质量要求与检查
外观应质地细腻,稠度适宜,应无焦臭、异味,无糖的结晶析出。除加药材细粉者外,不溶物检查不得含焦屑等异物(微量细小纤维、颗粒不在此限)。相对密度、装量以及微生物限度均应符合各品种项下的有关规定。
检查项目:相对密度、不溶物、装量、微生物限度。(记住煎膏剂需做不溶物检查。)
六、酒剂与酊剂
|
酒剂 |
酊剂 |
含义 |
药材用蒸馏酒提取制成的澄明液体制剂。 |
药材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明液体制剂,亦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 |
辅料 |
蔗糖、蜂蜜 |
― |
溶剂 |
白酒、黄酒、米酒 |
规定浓度的乙醇 |
浓度 |
― |
含毒剧药的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10g; 普通药材的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20g。 |
制法 |
冷浸法、热浸法、渗漉法、回流热浸法 |
溶解法和稀释法、浸渍法、渗漉法 |
贮藏 |
分装在洁净、干燥的玻璃瓶中,密闭,置阴凉处。 |
分装于洁净干燥的棕色玻璃瓶内,密闭置阴凉处。 |
特点 |
组方灵活,制备简便,剂量较小,服用方便,且不易霉变,易于保存。 |
以乙醇为溶剂,含药量较高,服用剂量小,易于保存。 |
质量要求 |
白酒应符合蒸馏酒的质量标准,内服药酒应以谷类酒为原料。 含甲醇量不得超过0.05%(ml/ml)。应澄清,但在贮藏期间允许有少量轻摇易散的沉淀。 含乙醇量和总固体量及装量均应符合各品种项下的有关规定。 每1ml细菌数不得超过500个,霉菌和酵母菌不得超过100个,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 |
应澄明且有一定的乙醇量和药物浓度。 久置后产生沉淀时,应先测定并调整含醇量,在乙醇和指标成分含量符合规定的情况下,可滤除沉淀。 装量以及微生物限度均应符合各品种项下的有关规定。 |
检查项目 |
乙醇量、甲醇量、总固体量、装量、微生物限度。 |
七、流浸膏剂和浸膏剂
|
流浸膏剂(含醇浸出剂型) |
浸膏剂 |
含义 |
流浸膏剂系指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提取,蒸去部分溶剂,调整浓度至每1ml相当于原药材1g的制剂。 |
浸膏剂系指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提取,蒸去全部溶剂,调整浓度至每1g相当于原药材2~5g的制剂。 |
分类 |
― |
稠浸膏为半固体状,含水量为15%~20%。 干浸膏为粉末状,含水量约为5%。 |
溶剂或稀释剂 |
― |
稠浸膏可用甘油、液状葡萄糖调整含量; 干浸膏可用淀粉、乳糖、蔗糖、氧化镁、磷酸钙、药渣细粉调整含量。 |
溶剂 |
以水为溶剂的流浸膏剂成品中应酌加20%~25%的乙醇作防腐剂。 |
|
应用 |
多作为配制酊剂、合剂、糖浆剂等的原料 |
多作为制备颗粒剂、片剂、胶囊剂、丸剂、软膏剂、栓剂等的原料。 |
制法 |
渗漉法(收集药材量的85%)、其它 |
渗漉法或煎煮法(回流法、浸渍法) |
质量要求 |
浓度每1ml相当于原药材1g或有效成分含量应符合规定要求,成品中至少含20%以上的乙醇; 应澄清,久置生成沉淀时,在乙醇和指标成分含量符合该药品项下规定的情况下,可滤过去除。 含乙醇量、装量及微生物限度均应符合规定。 |
浸浓度每1g相当于原药材2~5g或有效成分含量应符合规定要求; 装量及微生物限度均应符合各品种项下的有关规定。 应在遮光容器中密闭,置阴凉处保存。 |
检查 |
乙醇量(流浸膏剂)、有效成分含量、装量、微生物限度 |
八、茶剂:药材或药材提取物(液)与茶叶或其他辅料混合制成的内服制剂。
分为块状茶剂(不含糖和含糖)、袋装茶剂和煎煮茶剂。
制备:袋装茶剂和煎煮茶剂为混合法;块状茶剂为压制法
质量要求与检查
检查项目:水分、溶化性、重量差异、装量差异、微生物限度。
水分:除另有规定外,不含糖块状茶剂、煎煮茶剂和袋装茶剂的水分均不得超过12.0%,含糖块状茶剂水分不得超过3.0%。
溶化性:含糖块状茶剂溶化性检查应全部溶化,可有轻微浑浊,不得有焦屑等。
重量差异:块状茶剂;
装量差异:煎煮茶剂和袋装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