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3年北京会计证《会计基础》复习:利润

|0·2012-12-07 13:22:27浏览0 收藏0
摘要 环球网校2013年北京会计证考试《会计基础》第十九章第四节复习:利润

  第四节 利润

  一、利润的构成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企业的收入与成本费用相抵后的差额。收入大于成本与费用为利润,收入小于成本与费用为亏损。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利润一般分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损失) +投资收益(减投资损失)

  其中: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损失)是指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投资收益(或损失)是指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例题26】下列各项中,影响企业营业利润的有( )。

  A. 出售原材料损失  B. 计提坏账准备

  C. 营业外支出  D. 投资收益

  答案: ABD

  【例题27】某工业企业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为20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为10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为50万元,其他业务成本为40万元,管理费用为15万元,投资收益为30万元,营业外收入50万元,营业外支出30万元,所得税费用为3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本期营业利润为( )万元

  A 125 B 95 C 100 D110

  答案:A

  解析: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损失)=(200+50)-(100+40)-15+30=125万元

  二、账户设置

  1、“营业外收入”,损益类账户,核算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包括处理非流动资产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罚没利得、政府补助利得、确实无法支付而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转作营业外收入的应付款项等。

  【注意】现金盘盈计入营业外收入

  贷方登记已经确认发生的营业外收入;

  借方登记期末结转“本年利润’的本期营业外收入,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2、“营业外支出”,损益类账户,核算企业发生的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包括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非常损失、罚款支出、捐赠支出等。

  【注意】存货非常损失的盘亏以及固定资产盘亏计入营业外支出。

  借方登记本期发生的营业外支出;

  贷方登记期末结转“本年利润”的本期营业外支出,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3、“所得税费用”,损益类账户,核算企业按规定从当期损益中扣除的所得税。

  借方登记本期计算确认的所得税费用;

  贷方登记期末结转“本年利润”的本期所得税费用,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4、“投资收益”,损益类账户,核算企业根据《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确认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期末将本账户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本账户无余额。

  5、“资产减值损失”,损益类账户,核算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期末将本账户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本账户无余额。

  6、“本年利润”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核算企业本年度实现的净利润。

  贷方登记期末各收益类账户的转入数额;

  借方登记期末各费用或支出类账户的转入数额。

  本账户若为贷方余额,表示利润;如为借方余额,表示亏损。

  年度终了,企业应将“本年利润“账户的累计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结转后“本年利润”账户应无余额。

  7、“利润分配”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核算企业利润分配各个项目的具体数额以及利润分配后的余额。

  年度终了,企业应将全年实现的净利润,自“本年利润”账户转入本账户,即借记“本年利润”账户,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如为净亏损,作相反会计分录。同时将“利润分配”账户下的其他明细账户的余额转入本账户的“未分配利润”明细账户。结转后,除“未分配利润”明细账户外,本账户的其他明细账户应无余额。本账户年末余额反映企业历年积存的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

  【例题28】下列各项中,不应确认为营业外收入的有( )。

  A.存货盘盈

  B.固定资产出租收入

  C.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D.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溢余

  【答案】 AB

  【解析】存货盘盈冲减管理费用;固定资产的出租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及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溢余均应计入“营业外收入”。

  【例题29】下列各项中,年度终了需要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的有( )。

  A. 本年利润

  B. 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C. 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D. 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答案:ABCD

  解析:期末“本年利润”科目的余额应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利润分配的其他明细科目都要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的。

  三、营业外收支的核算

  1.营业外收入

  (1)企业发生营业外收入时:

  借:相关科目

  贷:营业外收入

  (2)期末结转

  借: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例题30,教材例19-16】某公司取得罚款收入60000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60000

  贷:营业外收入―罚没利得 60000

  2、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支出是企业发生的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1)、企业发生营业外支出时

  借:营业外支出

  贷:相关科目

  (2)、期末应将本账户余额转入“本年利润”,即借记“本年利润”,贷记“营业外支出”。

  借:本年利润

  贷:营业外支出

  【例题31,教材例题19-17】某企业未按合同约定时间交货,支付违约金8000元,分录为:

  借:营业外支出 8000

  贷:银行存款 8000

  四、所得税费用的核算

  1.所得税的计算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企业的所得税费用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

  企业应交纳的所得税是根据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一定比例计算的。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1)纳税调整增加额有税法规定允许扣除项目中企业已经计入当期费用,但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的金额以及税法规定不允许扣除的项目。如(超过税法规定标准的工资支出、业务招待费支出;税收滞纳金、罚款、罚金等)

  (2)纳税调整减少额包括按税法规定允许弥补的亏损和准予免税的项目。(前五年内未弥补的亏损和国债利息收入)

  2、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处理

  如不存在暂时性差异的影响。

  (1)企业计算应交所得税时: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实际交纳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3)期末将所得税转入本年利润: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例题32,教材例19-18】 某企业2009年按税法规定可开支业务招待费80 000元,全年实际开支业务招待费120 000元。当年,按会计核算原则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为2 000 000,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本企业全年无其他纳税调整因素,不存在暂时性差异的影响。有关的会计处理如下:

  (1)计算应交所得税:

  纳税调整数=120 000-80 000=40 000(元)

  应纳税所得额=2 000 000+40 000=2 040 000(元)

  应交所得税费用额=2 040 000×25%=510 000(元)

  借:所得税费用           51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10 000

  (2)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10 000

  贷:银行存款 510 000

  【例题33】按有关财务制度规定,企业2010年的业务招待费开支应为60 000元,但全年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为97 000元。当年,按会计核算原则计算的会计利润为1 000 000元,所得税率为25%,假定本企业全年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不存在暂时性差异。

  要求:

  (1) 计算企业应交所得税(在试卷上列出计算过程);

  (2) 编制应交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答案:

  应纳税所得额=1000000+(97000-60000)=1037000元

  应交所得税额=1037000×25%= 259250元

  借:所得税费用 25925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59250

  【例题34】企业账面会计利润为350000元,税收滞纳金3000元,业务招待费超支2450元,国债利息收入6000元,其应纳税所得额为( )。

  A、361450元 B、338550元

  C、350550元 D、349450元

  答案:D

  解析:应纳税所得额=350000+3000+2450-6000=349450元

  【例题35】某企业2010年1月1日所有者权益构成情况如下:实收资本1500万元,资本公积100万元,盈余公积300万元,未分配利润200万元。2010年度实现利润总额为600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不存在纳税调整事项及其他因素,该企业2010年12月31日可供分配利润为( )万元。

  A.600 B.650

  C.800 D.1100

  【答案】 B

  【解析】

  企业可供分配利润=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年初未弥补亏损)=600×(1-25%)+200=650(万元)

  【注意】本年利润的核算及利润分配的核算已在第18章介绍过了,请查阅第18章的内容。

北京2013年会计证考试重点汇总     北京2013年会计证考试报名入口

 2012年会计证成绩查询汇总  会计从业常见问题指南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