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初级检验技士考试辅导:流感嗜血杆菌(1) $lesson$
生物学性状
流感嗜血杆菌,简称流感杆菌。
(1)形态与染色:急性感染标本上,如脑脊液中多为短小球杆菌,恢复期病灶或长期人工传代培养后可呈球杆状、长秆状、丝状等多形态性。
毒力株(黏液型菌株)在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上,6-8小时有明显荚膜,在陈旧培养物中荚膜消失。
无鞭毛,无芽孢。革兰染色阴性,但着色较浅。用苯酚复红或亚甲兰单染色,呈现两端浓染现象。
(2)培养特性:需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5℃,最适pH为7.6-7.8。初次分离培养最好在5%-10%CO2环境中,以促进其生长。
在普通培养基中需加入X和V因子才能生长。血液中的V因子通常处于抑制状态,经80-90℃加热10分钟,使V因子释放,故流感嗜血杆菌在加热血平板上生长良好,培养18-24小时后生长直径为0.5-0.8mm、圆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呈露滴状的小菌落。48小时后可形成直径1.0-1.5mm灰白色较大的菌落。有荚膜菌株的菌落呈轻度粘稠。
当流感嗜血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共同培养时,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合成较多V因子,可促使流感嗜血杆菌生长。故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落周围生长的流感嗜血杆菌菌落较大,离金黄色葡萄球菌落越远的菌落越小,此称为卫星现象。有助于流感嗜血杆菌菌的鉴定。
在液体培养基中,有荚膜的菌株呈均匀浑浊生长,无荚膜的R型菌株则为颗粒状沉淀生长。
(3)生化反应:流感嗜血杆菌对糖发酵不稳定。一般分解葡萄糖只产酸,不分解乳糖或甘露醇,对麦芽糖、蔗糖或糊精的发酵不稳定。所有菌株还原硝酸盐。有荚膜菌株产生吲哚。典型菌株不溶血。产生自溶酶,可被胆汁溶解。根据流感嗜血杆菌产生吲哚,尿酸酶及鸟氨酸脱羧酶反应,将其分为8个生化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