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教师资格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中学教育心理学 辅导资料:学习动机(2)

|0·2011-11-21 18:46:58浏览0 收藏0

  第二节学习动机的理论$lesson$

  一、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

  二、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中的体现,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

  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

  三、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他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四、成败归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归因理论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

  五、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由班杜拉最早提出。

  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三种:一是直接强化;二是替代性强化;三是自我强化。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环球网校联手多位老师隆重推出教师资格辅导

2011年教师资格考试辅导招生简章

【试题】中学历年真题 中学模拟试题 小学历年真题 小学模拟试题
【经验】考前复习策略 考试答题技巧 说课经典经验 教学经验交流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