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教师资格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中学教育学辅导之课程(3)

|0·2011-01-28 22:04:36浏览0 收藏0

  三、确定课程目标的方法

  制定课程目标时,首先要明确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

  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有四种:

  普遍性目标――对课程进行规范与指导的总括性、原则性目标;

  行为性目标――指明完成课程后学生身心应发生的行为变化,具体,可操作;

  生成性目标――在教育过程中随教育活动的展开而自然形成的课程目标,注重过程,强调目标的生成应该视课堂教学情况而定;

  表现性目标――学生在教育情境中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

  制定课程目标,还要考察影响课程的各种因素。

  两种常见的确定课程目标的方法:

  筛选法――确定若干课程目标,征求意见,进行筛选

  参照法――参考历史上和其他国家的课程目标,结合本国和地区实际确定。

  第三节 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概念和意义

  (一)课程设计的概念

  最狭义的理解是指制定某个课程的具体过程,而广义的理解几乎涉及所有形式的课程变化。比较折中的定义是:“课程设计是指那些经过精心计划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设计出各种学程或教育活动形式,并将它们提供给教育机构中的人们,以此作为进行教育的方案。”总的来说,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的系统化活动。其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也是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二)课程设计的意义(了解)

  1、在课程设计活动中可以产生全新的课程方案,从而导致对师生的双边活动具有深远意义的课程改革。

  2、课程设计也可以对目前的课程进行一些修改或重新组织,其中并不增加新的东西,而只是以更清晰的方式将课程中的各要素联系起来。

环球网校联手多位老师隆重推出教师资格辅导

【试题】中学历年真题 中学模拟试题 小学历年真题 小学模拟试题
【经验】考前复习策略 考试答题技巧 说课经典经验 教学经验交流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