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城乡规划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城市规划师辅导《相关知识》解析(32)

|0·2010-09-20 10:17:41浏览0 收藏0

  4.城市规划管理的任务和基本工作内容

  城市规划管理的任务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保证城市规划、建设法律、法规的施行,使之政令畅通,二是保证城市综合功能的充分发挥和积极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三是努力将城市各项建设纳入城市规划的轨道以促进城市规划的实施,四是保障城市公共利益,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这四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决定了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工作内容。

  城市规划管理主要有三项内容。一是城市规划组织编制和审批管理(也称“制定”管理),同时对规划设计单位的资质进行管理;二是城市规划实施管理(也称“实施”管理),实施管理贯穿于建设工程计划、用地和建设的全过程,根据建设工程的特点和类型不同又分为建筑工程、市政管线工程和市政交通工程三项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管理;三是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管理(也简称“监督检查”,又称行政监督),主要是负责建设工程规划审批后监督管理和检查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工作,实施行政处罚。

  5.城市规划管理系统的关系

  城市规划管理是一个系统,其内部各个工作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其外部的环境也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制定”管理就是决策层面的管理,“实施”管理是执行层面的管理,而“监督检查”则是反馈层面的管理,这三者构成了城市规划管理的封闭系统。城市规划管理系统与外部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外部环境是规划管理活动赖以“生存”的土壤,既为管理活动提供条件,也制约着管理活动。外部环境有自然和社会人文环境,有文化和科技环境,有经济和政治环境等。在这些外部环境中,经济环境是影响规划管理的最基本的因素。

  6.城市规划管理的控制

  城市规划管理控制概念:管理,实际上是一种控制。城市规划管理活动是城市规划管理系统对管理对象的控制。这种控制是一个过程,是规划管理人员对城市规划的编制、建设用地和各项建设活动是否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和法律规范进行引导和制约,并使其达到管理目标和实现管理任务。

  城市规划管理控制类型:在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大致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种控制类型。微观控制是针对于某一个建设工程项目,如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审批,主要控制其建筑性质、空间尺寸、空间关系、有关规划指标、建筑色彩、造型和环境要求等。中观控制是对地区详细规划的审批和地区开发建设规划管理,主要控制其用地性质、空间布局结构、规划技术指标、环境设计、街道景观等。宏观控制是在比较大的地域范围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控,将监控结果给予评价,或提出方针政策性意见,向城市政府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以保证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

  城市规划管理控制的作用:城市规划管理的这种控制,对于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建设具有指导作用;对于编制规划和工程设计过程中可起到弥补作用;对于建设用地使用情况和建设工程实施情况具有监督作用。

  城市规划管理控制的原则:一是激励原则鼓励容积率转移、奖励开放空间等;二是协调原则利用协商、调解、权威和调整等方式解决意见分歧、解决矛盾,实现管理目标;三是民主原则广泛听取意见,实行公众参与式管理;四是弹性原则有一定的灵活性,做到相对合理。

  城市规划管理控制的过程:控制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把管理对象由现实状态通过管理活动达到目标状态的途径。这种过程不论是在城市发展方面还是在建设过程方面都通过城市规划管理表现出来。就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阶段而言,不论建筑工程、市政管线工程规划管理,还是市政交通工程规划管理都表现为过程性管理。其表现形式即管理程序(又称为手续),包括步骤、顺序、方式和时限四个要素。同时,规划管理程序的设定应符合导向性符合城市规划要求,效率性体现提高工作效率要求和区别性体现建设工程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原则。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