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经济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0《中级金融》: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4)

|0·2010-07-29 11:05:40浏览0 收藏0

  三、通货膨胀的成因:理论分析

  虽然不同时期发生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不同的。但从总量上讲,导致通货膨胀的压力主要是来自需求方面和供给方面。

  (一)需求拉上

  当经济中需求的扩张超出总供给的增长时,过度需求就会拉动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从而引起通货膨胀。由于总需求是由有购买和支付能力的货币量构成,总供给则表现为市场上商品和服务的供给,因此,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可以通俗地表述为是“太多的货币追求太少的商品”。当“太多的货币追求太少的商品”时,就会使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超出了现行价格条件下可得到的供给,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

  (二)成本推进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经历了高失业和高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局面。即在经济远未达到充分就业时,物价就持续上涨,甚至在失业增加的同时,物价也上升需求拉上论无法解释这种现象。于是许多经济学家转而从供给方面寻找通货膨胀的原因,提出了“成本推进论”。

  该理论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源并非总需求过度,而是由于总供给方面生产成本上升所引起。因为在通常情况下,商品的价格是以生产成本为基础加上一定的利润而构成的。因此,生产成本的上升必然导致物价水平的上升。

  经济学家们还进一步分析了促使产品成本上升的原因;(1)在现代经济中有组织的工会

  对工资成本具有操纵能力。工会要求企业提高工人的工资,迫使工资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企业则会因人力成本的加大而提高产品价格以转嫁工资成本的上升,而在物价上涨后工人又会要求提高工资,再度引起物价上涨,形成工资一物价的螺旋上升,从而导致“工资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2)垄断性大公司也具有对价格的操纵能力,是提高价格水平的重要力量。垄断性企业为了获取垄断利润会人为地提高产品价格,由此弓l起“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3)汇率变动引起进出口产品和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石油危机、资源枯竭、环境保护政策不当等造成原材料、能源生产成本的提高,都是引起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原因。

  (三)供求混合作用

  实际上,单纯的需求拉上或成本推进不可能引起物价的持续上涨,只有在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共同作用下,才会导致持续性的通货膨胀。

   2010经济师VIP保过班开始招生   

   2009年经济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交流专题 

   环球网校2010年经济师考试网络辅导热招中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