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1年《中级财务管理》辅导:财务控制(6)

|0·2010-07-15 10:01:33浏览0 收藏0

  第三节 成本控制

  本节大纲要求:

  1.掌握标准成本控制的含义、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方法

  2.了解作业成本控制的基本原理、质量成本控制程序;

  3.了解ERP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作用

  本节具体内容:

  一、成本控制的含义

  成本控制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控制。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的成本控制就是成本经营,强调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和方面进行全过程的控制。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日常控制、成本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环节。

  2.狭义的成本控制也称成本的日常控制,主要是指对生产阶段产品成本的控制。

  二、成本控制的类型和内容

  1.成本控制按照成本形成的过程可分为事前成本控制、事中成本控制和事后成本控制;

  2.成本控制按照成本费用的构成可分为生产成本控制和非生产成本控制。

  三、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标准成本控制

  (一)标准成本控制的含义

  标准成本,是指运用技术测定等方法制定的,在有效的经营条件下应该实现的成本,是根据产品的耗费标准和耗费的标准价格预先计算的产品成本。

  标准成本控制是成本控制中应用最为广泛和有效的一种成本控制方法,也称为标准成本制度、标准成本会计或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的制定与成本的事前控制相联系;

  成本差异分析、确定责任归属、采取措施改进工作则与成本的事中和事后控制相联系。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

  一是理想标准成本,它是指在现有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优的成本水平,即在资源无浪费、设备无故障、产品无废品、工时全有效的假设条件下而制定的成本标准。

  二是以历史平均成本作为标准成本,它是指过去较长时间内所达到的成本的实际水平;

  三是正常标准成本,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企业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成本标准,这一标准考虑了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失、故障和偏差。

  通常,正常标准成本大于理想标准成本,但小于历史平均成本。

  正常标准成本具有客观性、现实性、激励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地运用于下列具体的标准成本的制定过程中。

  1.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

  ①材料的价格标准通常采用企业制定的计划价格,以订货合同的价格为基础,并考虑将来各种变动情况按各种材料分别计算。

  ②材料的用量标准,是指单位产品耗用原料及主要材料的数量,通常也称为材料消耗定额。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可利用下述公式计算:

  单位产品耗用的第i种材料的标准成本=材料i的价格标准×材料的用量标准

  单位产品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材料i的价格标准×材料i的用量标准

  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

  ①直接人工的价格标准就是标准工资率,通常由劳动工资部门根据用工情况制定,当采用计时工资时,标准工资率就是单位工时标准工资率

  标准工资率=标准工资总额÷标准总工时

  ②人工用量标准就是工时用量标准,也称工时消耗定额,是指企业在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工艺方法和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考虑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方法,按照产品生产加工所经过的程序,确定的单位产品所需耗用的生产工人工时数。

  在制定工时消耗定额时,还要考虑生产工人必要的休息和生理上所需时间,以及机器设备的停工清理时间,使制定的工时消耗定额既合理又先进,从而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可按照下面的公式来计算:

  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标准工资率×工时用量标准

    会计职称考点串讲(电子书)下载汇总

    环球网校会计职称辅导新增多种套餐五折优惠

    2010年会计职称考试网络辅导招生简章  转自环球网校edu24ol.com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