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经济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0年《中级经济基础》辅导:货币与金融(9)

|0·2010-05-19 09:47:44浏览0 收藏0

  第四节、通货膨胀

  学习要求:

  1、掌握通货膨胀的 含义及类型

  2、掌握通货膨胀的原因

  3、掌握通货膨胀的治理

  具体内容:

  (一)通货膨胀的概念

  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中的定义是在一定时期内,商品和生产要求价格总水平持续不断的上涨。

  马克思货币理论中的定义是: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纸币的过度发行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

  多种通货膨胀的定义有两点是共同的:

  (1) 有效需求大于有效供给

  (2) 物价持续上涨

  通用定义,在价值符号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给过度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

  【例题17:课后题第9题】通货膨胀是货币的一种非均衡状态,当观察到( )现象时,就可以认为出现了通货膨胀。

  A 某种商品价格上涨 B有效需求小于有效供给

  C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 D太少的货币追逐太多的商品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

  1、按通货膨胀的成因分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输入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

  (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是指社会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社会总供给的增长幅度,导致商品和劳务供给不足、物价持续上涨的通货膨胀类型。 转自环球网校edu24ol.com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特点:

  ①自发性:即支出的增长是独立的,与实际的或预期的成本增长无关;

  ②诱发性:成本的增长导致工资及其他收入的增长,诱使消费支出增长。

  ③支持性:政府为阻止失业率上升而增加支出,或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以增加总需求。

   2010经济师VIP保过班开始招生 

   2009年经济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交流专题 

   环球网校2010年经济师考试网络辅导热招中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