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一级建筑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0年建筑防潮设计辅导精选(3)

|0·2010-03-26 14:34:33浏览0 收藏0

  二、围护结构内部冷凝的检验

  单层围护结构和外侧透气性较好的围护结构,不需进行内部冷凝受潮验算,对于外侧有卷材或其他密闭防水层的平屋顶结构,以及保温层外侧有密实保护层的多层墙体结构,当内侧结构层为加气混凝土和黏土砖等多孔材料时,应进行内部冷凝受潮验算。

  (一)围护结构内部冷凝受潮判断

  一般采暖建筑,虽然允许结构内部产生一定量的冷凝水,但是为了保证结构的耐久性和保温性,材料的湿度不得超过一定的限度。允许增量系指经过一个采暖期,保温材料重量湿度增量在允许范围之内,以便采暖期过后,保温材料中的冷凝水逐渐向外侧和内侧散发,而不致在内部逐年积聚,导致湿度过高。

  判别围护结构内部是否会出现冷凝现象,可以按下述步骤进行:

  (1)根据室内外空气的温湿度t和 确定室内外水蒸气分压力Pi和Pe计算围护结构各层的水蒸气分压力Pm,并作出“户”的分布线。对于采暖房屋,取当地采暖期的室外空气的平均温度和平均相对湿度作为室外计算参数。

  (2)根据室内外空气温度ti和te,确定各层的温度,并从相应手册中查出对应的饱和水蒸气分压力“Ps”,并作出Ps的分布线。

  (3)根据“P”和“Ps”分布线,比较“P”和“Ps”大小来判断围护结构内部是否会出现冷凝现象。“Ps”线与“P”线不相交且处处大于“P”,说明内部不会产生冷凝;“Ps”线与“P”线相交,在“Ps”小于“P”部位有冷凝产生,如图1—11所示。

  图1-11 围护结构内部冷凝的检验 (a)内部不产生冷凝;(b)内部有冷凝

  (二)冷凝界面的确定

  在蒸汽渗透途径中,若材料的蒸汽渗透系数出现由大变小的界面,水蒸气至此遇到较大的阻力,最易发生冷凝现象。习惯上把这个最易出现冷凝,且凝结最严重的界面,称做围护结构内部的“冷凝界面”。冷凝界面一般出现在沿蒸汽渗透方向绝热材料和其后密实材料的交界面处。

  (三)围护结构热湿耦合的基本概念

  在含湿材料中,温度差不仅驱使热量从高温向低温传递,而且也驱使水蒸气质量从一处向另一处转移;同样,水蒸气分压力差不仅驱使水蒸气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传递,同时也使热量从一处转移到另一处。在建筑热工学把这种热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现象称为热湿耦合。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