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统计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09年统计师《统计工作实务》第四章辅导一

|0·2009-10-19 15:27:29浏览0 收藏0

  1.经济增长率的计算与分析

  经济增长在理论上是指国民经济生产总量的增长。衡量一时期经济产出总量的代表性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因此经济增长率应该是报告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与基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动态比率,即:

  经济增长率=(报告期GDP-基期GDP)/基期GDP

  计算经济增长率的目的是测度生产物量的变化,因此,不能简单地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国内生产总值相比,而是要先计算报告期可比价国内生产总值,意指价格保持在基期水平上从而与基期可比的报告期国内生产总值,然后再进行比较。

  如何计算报告期可比价国内生产总值?目前国际通用的变通方法就是价格指数缩减法,即利用指数体系的数量关系,用价格指数来缩减报告期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价格变动影响,以此求得报告期可比价国内生产总值。结合国内生产总值的不同计算方法,可以从不同角度应用价格缩减法。

  从生产法来看,组成国内生产总值的各部门增加值,是各部门总产出与中间投入相减的余值,从而价格对增加值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产出价格变化的影响,又有中间投入价格变化的影响。因此,要求得可比价国内生产总值,必须针对总产出和中间投入分别作两次价格缩减,即:

  可比价国内生产总值=可比价总产出-可比价中间投入

  =现价总产出/产出价格指数 ? 现价中间投入/中间投入价格指数

  如果面对不同产业,需要就不同产业分别计算而后加总。

    2009中级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招生简章

  09审计专业技术资格,现在报名可获赠08年课程

  2009年审计师考试时间:10月18日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