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统计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09年统计师《统计基础知识》统计工作过程讲义三

|0·2009-10-19 15:27:29浏览0 收藏0

  (1) 强度相对指标:是两个性质不同而又有一定联系的指标对比的结果,可以表明事物现象的强度、密度、普遍程度等。

  强度相对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有其特点:大多数情况下,都为复名数的形式,其单位由分子、分母指标原有的单位组成;有些强度相对指标分子分母可以互换,从而形成某些强度指标有正指标与逆指标两种表现形式。

  例如:每千人拥有的医院床位数,为正指标,越大越好;每张医院床位数负担的人口数,为逆指标,越小越好。

  一般地讲,正指标数值愈大愈好,逆指标数值愈小愈好。

  正指标的数值愈大,表示零售商业网密度愈大,它是从正方向说明现象的密度;逆指标的数值愈大,表示零售商业网密度愈小,它是从相反方向说明现象的密度。

  (2) 动态相对指标:它是某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对比的结果,反映事物现象的发展变化程度。计算公式:

  动态相对指标= 动态相对指标对于分析研究事物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十分重要。

  (3) 比较相对指标:它是事物现象某项指标在不同空间或不同场合、不同条件的指标数值对比的结果,表明事物发展的不均衡程度或不同条件下的差异程度。

  比较相对指标= 例如:生产同种产品的甲乙两个企业,甲厂劳动生产率为200公斤/人年,乙厂劳动生产率为250公斤/人年,则乙厂劳动生产率为甲厂劳动生产率的1.25倍,即250÷200=1.25;也可表示为乙厂劳动生产率比甲厂劳动生产率高出25%,即(250÷200)×100%-100%=25%。

  (4) 计划相对指标:它是一定时期内实际完成的指标数值与计划任务数值对比的结果,一般以百分数形式表示。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对于提高率形式: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对于降低率形式: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例如:某工业企业1998年工人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5%,单位产品成本计划降低3%。实际上工作劳动生产率提高10%,单位产品成本降低4%。

  计算结果表明,该企业1998年工人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度为104.76%,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98.97%,比单位产品成本计划超额降低1.03%。

  对于愈高愈好的正指标,计算结果大于100%,为超额完成计划。相反,对于愈低愈好的逆指标,计算结果小于100%,为超额完成计划。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通俗易懂和简便,有时采用差率法,以“百分点”为单位。如上例可评价为劳动生产率超额提高5个百分点,单位产品成本计划超额降低1个百分点

  从总体上说,计算和应用相对指标的时候要注意:

  第一, 可比性;

  第二, 要和总量指标结合应用。

    2009年统计专业资格考试辅导招生简章

  环球网校2007年统计师辅导通过率

  2009年统计师考试时间:2009年10月25日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