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基金营销迎来变革机遇

|0·2009-10-19 15:27:29浏览0 收藏0

  春节过后,新基金发行密度骤然提升。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新基金审批节奏日益加快,基金营销模式将出现轻首发、重持续营销的根本性变革。

  一直以来,由于国内基金发行采取严格的审批制,基金公司把新基金当做稀缺资源,往往集中各方面资源力拼首发,以图迅速扩大资产管理规模。而在发行结束后的后续服务及老基金持续营销方面,基金公司往往着力不够。

  重首发、轻持续的营销模式很难实现持有人利益与基金公司规模扩张冲动的统一。由于新基金申报与发行之间通常存在少则几个月、多达一年的时滞,新基金发行往往与市场环境并不合拍。基金公司即使已经意识到市场存在风险,但迫于新基金发行压力而“言不由衷”,把不合适的基金产品推销给投资者。于是出现了牛市顶峰时基金公司还在力推偏股型基金的情况,使众多基民套牢在沪综指5000点之上。

  同时,现有的基金营销模式令基金公司将主要精力和资源集中在新基金发行上。既不能持续地向投资者传递正确、及时的投资理念,又造成银行等代销渠道“拥堵”,刺激了基金公司违规操作的冲动。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基金首募规模的走低和新基金审批节奏的加快,旧的基金营销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轻首发、重持续营销的新模式日益得到成熟基金公司的认可。

  2008年以来,基金产品审批已呈逐渐放开趋势。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国内基金业创纪录地发行了99只新基金。而截至2月28日,2009年以来已有25只新基金发行或即将发行。按照这一速度预计,全年新基金发行将超过百只。与此同时,新基金平均募集规模日益走低。2007年新基金首募规模为58.45亿份,2008年则骤降至17.7亿份。

  基金产品审批放开令新基金发行的稀缺性降低,首募规模的走低则使其对基金公司扩张管理规模的贡献度减少,这两方面的变化动摇了旧营销模式的基础。2008年开始,已经有不少基金公司将持续营销提升到与新基金发行同等重要的位置。某大型基金公司的高管就表示,去年该公司两只新基金的首募规模之和远不及去年底一次持续营销带来的申购量。

  随着国内基金投资者逐渐走向成熟,新基金一元面值效应已逐渐减弱,基金业绩、基金公司服务水平越来越成为投资者选择基金的主要标准。谁能真正顺应投资者需求,为投资者提供合适产品,谁就能吸引更多投资者,扩大资产管理规模。长期来看,轻首发、重持续的基金营销新模式更符合投资者利益,也顺应行业发展规律,势必成为未来主流。

?环球网校2009年证券从业资格网络辅导招生简章

?2009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报名时间确定

?2009年2月28日前报名享受5折优惠!

更多信息请关注: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频道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论坛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