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自学考试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09年10月自学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

|0·2009-11-06 10:02:13浏览0 收藏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l.“电视之父”是指( )

  A.麦克斯韦 B.贝尔德

  C.费森登 D.布劳恩

  2.我国中央电视台的前身为( )

  A.北京电视台 B.天津电视台转自环 球 网 校edu24ol.com

  C.哈尔滨电视台 D.上海电视台

  3.1958年11月2日,北京电视台开始口播( )

  A.《简明新闻》 B.《专题报道》

  C.《专题新闻》 D.《人物专访》

  4.电视新闻的表现弱势首先在于视、听符号的( )

  A.暂留性 B.灵活性

  C.局限性 D.表面性

  5.在众多传送方式中,覆盖面积大、节目质量高、系统投资少、见效快的传送方式是( )

  A.微波中继传送 B.卫星传送

  C.电缆传送 D.光缆传送

  6.下面关于控制采访节奏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让受访者的谈话符合采访者需要

  B.善于接过受访者的话头进一步追问

  C.适时转换谈话内容

  D.当受访者离题时,以适当的方式重新将对方引到正题上来

  7.录音采访具有独特的认识功能和表现功能,此种采访方式( )

  A.将取代其他采访方式 B.普遍适用于任何采访场合

  C.适用于任何新闻题材 D.对于新闻题材有一定的选择性

  8.下列对电视摄像采访环境描述,错误的是( )

  A.采访环境也有信息功能转自环 球 网 校edu24ol.com

  B.环境在镜头中有符合象征意义

  C.遵循新闻真实性原则,不能挑选采访环境

  D.不能人为制造采访环境

  9.在新闻节目中,信息丰度是( )

  A.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B.信息数量和信息质量的统一

  C.信息的质量 D.信息的数量

  10.实况广播的抒情和议论有利于深化主题和增强( )

  A.真实性 B.凝聚力

  C.形象性 D.感染力

  11.人物访问是对新闻人物所作的( )

  A.专访 B.探寻

  C.独家访问 D.报道

  12.与报刊通讯比较,广播通讯的语言更加讲究通俗化和( )

  A.口语化 B.民族化

  C.大众化 D.简单化

  13.广播通讯是否运用音响,主要取决于通讯的( )

  A.内容和主题 B.情节和细节

  C.开头和结尾 D.节奏和韵律

  14.电视新闻专题虽然也注意题材的广泛性,但更加重视( )

  A.精选题材 B.编造细节

  C.营造情节 D.铸造结构

  l5.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播出自己撰写的新闻评论,时间为( )

  A.1978年底 B.1979年起

  C.1980年起 D.1980年底

  16.广播中最高规格的评论形式为( )

  A.本台评论员文章 B.本台评论

  C.本台短评 D.编者按语

  17.广播评论十分讲究立论,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评论的( )

  A.思想性 B.可听性转自环 球 网 校edu24ol.com

  C.真实性 D.时效性

  18.记者没有出镜,或者有多位记者出镜的新闻,一般由播音员或主持人( )

  A.配音解说 B.撰稿

  C.编辑合成 D.导播

  19.下列不属于新闻提要的表现功能的是( )

  A.提示功能 B.强调功能

  C.娱乐功能 D.平衡功能

  20.中国电视新闻的调整改进提高阶段是从( )

  A.1981~1983年 B.1985~1993年

  C.1980~1992年 D.1980~1997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目前世界上比较通行的彩色电视制式是( )

  A.NTSC制 B.PAL制

  C.CAL制 D.SECAM制

  E.HDTV制

  22.采用无剪辑摄像采访方式,需要记者( )

  A.有缜密的思考和娴熟的技巧

  B.了解新闻事件的全部内容和过程

  C.筛选出最重要的内容和较有表现力的场面

  D.将镜头连贯、流畅地组接成能够完整表达新闻内容的有机整体

  E.可以有随意性

  23.新闻性专题节目在进行串联时,可利用节目材料之间的某种联系,如( )

  A.相似性 B.相关性

  C.因果性 D.可比性

  E.相异性

  24.广播新闻编辑工作不同于其他媒介新闻编辑的工作特点,表现在( )

  A.适应面对面传播需要 B.适应声音传播规律

  C.适应场性传播需要 D.适应线性传播需要

  E.适应听众接收状态

  25.电视评论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 )

  A.声画兼备 B.视听结合转自环 球 网 校edu24ol.com

  C.情景交融 D.双线互补

  E.画面优美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26.树立现代广播、电视新闻观念主要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27.简述广播电视的一般性质。

  28.简述电视记者的镜头表达能力。

  29.简述长镜头的含义及适应范围。

  30.广播消息的结构要求是什么?

  31.写作广播消息主体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32.节目主持人与播音员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33.简述组织实况广播的基本环节。

  34.录音剪辑的制作要领有哪些?

  35.在新闻节目中,有效信息的含义是指什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试述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素养。

  37.试析电视摄像的基本技术要求。

  五、分析与写作(本大题共4小题,第38、39小题各4分,第40、41小题各6分,共20分)

  认真阅读下列素材,并根据广播新闻写作要求,完成第38至41小题写作任务。

  灾难中的温情

  ——一名中学教师的“7·5”记忆

  赵敏东,33岁的上海南汇中学教师。今年7月5日晚,他和妻子经历了一场生死劫难,

  众多的维吾尔族群众像传递接力棒一样,一个接一个,帮助他们脱离了险境。

  7月2目,赵敏东和同事们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护送300多名内地新疆高中班的学生回新疆过暑假。安顿了学生之后,7月5日,他和前一天刚到的妻子准备去乌鲁木齐的大巴扎看看。

  晚上8点,赵敏东和妻子打上一辆出租车。当出租车行驶到团结路时,前方突然出现了打砸的人群,司机准备调头离开,可是一群拿着木棍的人已经把车围了起来。“司机冲我喊:‘千万别动,立刻把车窗摇上!’可这时已经晚了。”

  紧接着,这群人开始用砖块和棍棒猛砸出租车,又把赵敏东夫妻从车上拽下来打。司机来劝,也被两三个人围起来痛打。

  整条马路上,到处是被砸的车辆,到处是哭喊的人群。

  赵敏东的衣服被撕烂,身上流着血,他和妻子抱着头倒在马路中间。这时,一名维吾尔族妇女突然跑过来,拉起赵敏东和他妻子就跑,两人全身无力,跑到路边后急忙蜷缩在一个角落里。

  在路边,几个维吾尔族居民用急切的眼神看着他们。要想脱离险境就必须求助当地群众,可是他听不懂别人说的,别人也听不懂他说的。情急之下,他掏出手机,给已经回到新疆阿克苏的维吾尔族学生打了电话。

  通过学生在电话那头的翻译,一对年轻的维吾尔族小夫妻才知道,眼前的这位是送学生回新疆的上海教师。他们没有多说什么,带着赵敏东夫妻和另外两名汉族妇女往自己家跑。赵敏东也不知道走了多少台阶,最后来到这对年轻夫妻在六楼的家。

  接下来,在当地有关方面协助下,赵敏东和妻子离开了这户普通人家,被送到医院。

  赵敏东对那天的经历和自己的伤势一直“轻描淡写”,却反反复复说着那天他得到的帮

  助。他似乎不太想让人们知道那天发生的可怕经历,而只想让人记住那场灾难中的温情。

  “后来,我接到了许许多多新疆学生打来的问候电话。”赵东敏说,“这时,我就把我的经历原原本本地告诉他们,那天从司机到带我跑的妇女,再到给我指路的居民,给我当翻译的学生,以及那对年轻的小夫妻,他们都是维吾尔族同胞,是我们的兄弟姐妹。”

  记者昨天在南汇中学采访了赵敏东老师,言谈中,赵老师仍对新疆的山山水水充满向往。他说:“我答应我的学生们,明年7月初还会送他们回新疆过暑假。那时,我还要到新疆的阿勒泰、喀纳斯看看。”

  38.指出上述稿件的优缺点。

  39.改写上述稿件的导语。

  40.将上述稿件改写成300字左右的广播消息。

  41.将上述稿件配写200字左右的新闻评论。

·2010年上半年自学考试报名时间汇总

·环球网校2010年自学考试辅导招生简章

更多信息请访问:自学考试频道    自学考试论坛    自学考试博客圈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