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二级建筑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二级建筑师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辅导

|0·2009-10-23 17:25:35浏览0 收藏0

  一、智能建筑的定义

  在《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中对智能建筑的定义为:智能建筑以建筑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这是人们在对国内外很多公认的智能建筑分析和研究后建立起来的共同的概念。智能化建筑是建筑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的综合应用产物,包括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通信网络系统(CN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综合布线系统(GCS)以及系统集成(S1)。

  二、综合布线系统环球网 校edu24ol.com

  在智能建筑中,综合布线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部之间的传输网络。它能使建筑物或建筑群内部的语音、数据通信设备、信息交换设备、建筑物物业管理及自动化管理设备等系统之间彼此相连。综合布线系统包括建筑物到外部网络或电话局线路上的连接点与工作区的话音或数据终端之间的所有电缆及相关联的布线部件。

  1.综合布线系统组成

  各种综合布线产品一般由7个独立的子系统组成,如图6—22,采用星形结构,可使任何一个子系统独立地进入综合布线系统中。这7个子系统为: ·

  (1)工作区子系统,是指从信息插座连接各种终端设备(包括电话、计算机、摄像机等)的区域;环球网 校edu24ol.com

  (2)配线子系统,是从楼层配线设备延续到与它相连接的信息插座的部分,由楼层配线架(IDF)至信息插座的水平线缆长度不得超过90m;

  (3)干线子系统,是由建筑物设备间的配线设备(MDF)延伸到各楼层交接间的配线设备(IDF)部分;

  (4)设备间子系统,是在每一栋大楼的适当地点设置电信设备和计算机网络设备,以及建筑物配线设备,进行网络管理的场所,它是整个建筑物的主要布线区;

  (5)管理子系统,是连接干线子系统的纽带,同时又可为同一楼层组网提供条件,楼层配线间是管理子系统的管理和操作的场所,有无源设备和有源设备,故设计楼层配线间的几何尺寸不能太小,最小深度1.2m,宽度可根据工作区数量定,如200个信息点时大于1.5m,201~400个信息点大于2.2m,401~600个信息点大于2.8m等;

  (6)建筑群子系统,有两个以上建筑物的电话、数据、电话系统构成的综合布线系统。在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中其连接各建筑物之间的缆线和配线设备就共同组成了建筑群子系统。

  (7)进线间,进线间是建筑物外部通信和信息管线的入口部位,并可作为入口设施和建筑群配线设备的安装场地。

  2,综合布线电气防护、接地及防火

  (1)综合布线电缆与附近可能产生高电平电磁干扰的电动机、电力变压器等电器设备之间应保持必要的间距,综合布线电缆与电力电缆的间距应符合表6—18的规定。墙上敷设的综合布线电缆、光缆及管线与其他管线的间距应符合表6—19的规定。

  (2)当综合布线路由上存在干扰源,且不能满足最小净距要求时,宜采用金属管线进行屏蔽。环球网 校edu24ol.com

  (3)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屏蔽措施时,必须有良好的接地系统,并符合相关规定。

  (4)干线电缆的位置应尽可能位于建筑物的中心位置。

  (5)当电缆从建筑物外面进入建筑物时,电缆的金属护套或光缆的金属件均应有良好的接地。

  (6)根据建筑物的防火等级和对材料的耐火要求,综合布线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易燃的区域和大楼电气间内存放电缆或光缆,应采用阻燃的电缆和光缆;在大型公共场所宜采用阻燃、低燃、低烟、低毒的电缆或光缆;相邻的设备间或交接间应采用阻燃型配线设备。

  三、综合布线安装工艺要求

  1.设备间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每栋建筑物内应至少设置1个设备间,如果电话交换机与计算机网络设备分别安装在 不同的场所或根据安全需要,也可设置2个或2个以上设备间。

  (1)设备间宜处于干线子系统的中间位置;

  (2)设备间宜尽可能靠近建筑物线缆竖井位置,有利于主干缆线的引入;

  (3)设备间的位置宜便于接地,应尽量远离高低压变配电、电讯、X射线、无线电发 射等有干扰源存在的场地;

  (4)设备间室温应保持在10~35°C之间,相对湿度应保持在20%~80% ,并应有良 好的通风;环球网 校edu24ol.com

  (5)设备间应有足够的设备安装空间,其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0时,宽度不宜小于 2.5m,该面积不包括程控用户交换机、计算机网络设备等设施所需的面积在内;

  (6)设备间梁下净高不应小于2.5m,采用外开双扇门,门宽不应小于1.5m。

  2.电信间

  (1)电信间的数目,应从所服务的楼层范围及工作区面积考虑,如果该层信息点数量 不大于400个,水平缆线长度都在90m范围以内时,宜设置在一个电信间,当超过这一 范围时,宜设两个或多个电信间;若每层的信息点数量较少,且水平缆线长度不大于90m 的情况下,宜几个楼层合设一个电信间;

  (2)电信间应与强电间分开设置,电信间内或与其紧邻处应设置缆线竖井,电信间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5m2,也可根据工程中配线设备和网络设备的容量进行调整。

  (3)电信间应有良好的通风。应采用外开丙级防火门,门宽大于0.7m。安装有源设备时,室温宜保持在10~35°C ,相对温度保持在20%~80%。

  3.进线间

  (1)进线间一个建筑物宜设置1个,一般位于地下层或首层,同时设置管道入口;

  (2)进线间应靠近外墙,防渗水;

  (3)进线间应采用相应防火级别的防火门,外开,宽度不小于1. 0m。

  4.缆线布放

  (1)配线子系统缆线宜采用在吊顶、墙体内穿管或沿金属电缆桥架敷设,当缆线在地 面布放时,应根据环境条件选用地板下线槽布线,网络地板布线、高架(活动)地板布线、 地板下管道布线等安装方式;

  (2)干线子系统垂直通道有电缆孔、管槽、电缆竖井三种方式可供选择,宜采用电缆 竖井方式。水平通道可选择预埋暗管或电缆桥架方式。

相关连接: 城市规划师频道>>>    城市规划师论坛>>>  

·2008下半年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成绩查询汇总
·网校城市规划师论坛学员交流的最好平台
·2009年全国各省市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时间确定
·2009年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网上远程辅导方案!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