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
中药学
第九单元 泻 下 药
学习目标
1.掌握泻下药的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范围、使用注意、分类及各类的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范围。
2.掌握大黄、芒硝的性能、功效、应用。番泻叶、芦荟的功效、主治病证及使用注意点。李仁、京大戟、红大戟、牵牛子、芫花。
3、掌握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的功效、主治病症及用法用量。
4、掌握甘遂、京大戟、巴豆的性能、功效、应用等。
3.掌握下列大黄与芒硝,甘遂、京大戟与芫花各组药物功用的相同和不同点。
一、概述
1.定义:凡能引起腹泻或滑利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
2、性能特点:沉降之品,主归大肠经
2.功效:排出积滞、清热泻火、逐水退肿
3.分类及适应证:
①攻下药:有较强的泻下作用,多苦寒,即可通便又能泻火。
多用于实热积滞、燥屎坚结,便秘者,还可用于实热证。
如: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芒硝:泻下供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
番泻叶:泻下通便,行水消胀。
②润下药:含油脂能润肠通便有缓泻作用,多入脾、大肠经。
多用于老年津枯、产后血亏、病后津液未复及失血病人肠燥便秘。
如:火麻仁:润肠通便、滋养补虚。
郁李仁: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松子仁:润肠通便、润肺止咳
③峻下逐水药:多苦寒有毒,作用猛烈,能引起剧烈腹泻或兼能利尿的药物。
孕妇忌用.多用于水肿、膨胀、痰饮积聚、喘满证。
如:甘遂: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京大戟: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芫花: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
商陆: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牵牛子::泻水逐饮,去积杀虫。
巴豆: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
4.注意事项:
①有兼证时,先解表后攻里;或表里同解;或攻补兼施。
②本类药作用峻者,易伤正气。久病体弱,妇女胎前产后及月经期慎用。
③中病即止,不可过剂。
相似药物比较:
1、大黄、芒硝:均味苦性寒,一则均善攻下通便泻热,治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常相须为用;二则均清热泻火,治目赤肿痛、口疮、牙龈肿痛、咽喉肿痛、疮痈肿毒、肠痈及痔疮等。
相异的是:大黄大苦大寒,泻热攻积力强,又善治湿热积滞泻痢初起见里急后重者;芒硝则兼咸味,长于润软坚硬燥屎,尤宜燥屎坚结难下或热结旁流者。此外,大黄兼解毒,善清血分之热而止血,治血热妄行之吐、衄、咯、便血及水火烫伤;清利湿热,治湿热黄疸、淋证涩痛;活血逐瘀,治瘀血磐闭、产后瘀阻腹痛及趺引损伤。芒硝清热消肿,又可治咽痛、口疮、目赤及疮痈肿痛。。
2、火麻仁、郁李仁:均为植物种仁而善润肠通便,凡年老、体虚、久病及产妇因津血不足所致肠燥便秘即可选用。相异的是:火麻仁甘平油润,又兼补虚。郁李仁则苦降散润,又兼行气、利水消肿,以肠燥兼气滞者用之为宜,还治水肿、脚气,兼便秘者尤佳。
3、甘遂、京大戟、芫花:均为峻下逐水药,作用峻猛。可同治水肿、鼓胀、胸胁停饮之证。
不同点:泻水逐饮甘遂作用最强,其次为京大戟,最弱芫花。其中甘遂善行经隧之水湿,大戟偏行脏腑水湿,芫花以泻胸胁停饮。甘遂、京大戟又消肿散结,治疮痈肿毒。芫花祛痰止咳,杀虫疗疮。另外三者均有毒,不宜与甘草同用;内服多醋制。
第十单元 祛风湿药
学习目标
1.掌握祛风湿药的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范围、使用注意事项及各类祛风湿药的功效、适应范围。
2.掌握:独活、威灵仙、川乌、蕲蛇、木瓜的应用及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熟悉乌梢蛇、蚕砂、伸筋草、寻骨风、松节、海风藤、路路通的主治病症。
3、掌握防己、秦艽、稀签草、雷公藤的性能、功效、应用、用法用量和防己、雷公藤的使用注意。熟悉络石藤、桑枝、臭梧桐、丝瓜络的功效和主治病证。
4、掌握五加皮、桑寄生、狗脊的性能、应用及五加皮的用法用量,狗脊的使用注意。熟悉五加皮、桑寄生、狗脊、千年健、鹿?草的功效。
5、掌握功效相似药物的功效与主治的异同:羌活与独活,汉防己与木防己
一、概述
含义 凡以祛除风湿、解除痹痛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祛风湿药。
性能功效 本类药多辛散苦燥。或温或凉。
具有祛除肌表、经络风湿作用,有的还分别兼有散寒或清热、舒筋、通络、止痛、解表,以及补肝肾、强筋骨作用。
适应范围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麻木不仁、腰膝酸痛、下肢痿弱,或热痹关节红肿,兼治痹证兼肝肾不足、外感表证夹湿、头风头痛等。
使用注意 痹证多属慢性疾患,需较长时间治疗,为服用方便,本类药可制成酒剂或丸散剂常服;本类药中的部分药物辛温香燥,易耗伤阴血,故阴亏血虚者应慎用。
二、祛风寒湿药
性能特点:辛苦温,归肝、脾、肾经。
功效:祛风除湿、散寒止痛,舒筋通络。
适应范围:风寒湿痹,肢体关节疼痛,痛有定处,遇寒加重,筋脉拘挛,屈伸不利等。
1、独 活
【性能特点】 本品辛苦温燥,主归肾肝,兼归膀胱经,药力较羌活为缓。作用偏里偏下,主散在里伏风及寒湿而通利关节止痛,尤善治少阴伏风头痛及下半身风寒湿痹。
【功效】 祛风湿,止痛,解表。
[应用] 风寒湿痹,腰膝酸痛。表证风寒夹湿,少阴头痛,皮肤湿疹。
【使用注意】 本品辛温苦燥,易伤气耗血,故无风寒湿邪或气血虚者慎用。
2、威灵仙
【性能特点】 本品辛、咸、温,归膀胱经。走窜力强,既善祛风湿、通经络,为治风寒湿痹肢体拘挛或麻木之要药;又能消痰水、除骨鲠,为治痰饮积聚及诸骨鲠喉所常用。
【功效】 祛风湿,通经络,止痛,治骨鲠。 治骨鲠可用30g。
[应用]风寒湿痹、肢体拘挛,瘫痪麻木。痰饮积聚及诸骨鲠喉所常用,跌打伤痛、头痛、牙痛、胃脘痛、痰饮等。
[使用注意]辛散走窜,气血虚弱者慎用。
3、川乌
[性能特点]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
[功效]祛风湿、散寒止痛。
[应用]风寒湿痹,明显的止痛,尤寒邪偏胜之风湿痹痛。心腹冷痛,寒疝腹痛。跌打损伤,麻醉止痛多外用。
[注意]孕妇忌用;十八反。内服应炮制;酒浸泡易中毒。
4、蕲蛇
[性能]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功效]祛风、通络、止痉
[应用]风湿玩痹,中风半身不遂。能内走脏腑,外达肌表而头骨搜风。小儿惊风,破伤风。即能祛外风,又能息内风,为治抽搐痉挛常用药。麻风,疥癣。
瘰疬、梅毒、恶疮。
[注意]阴虚内热忌服。
5、木 瓜
【性能特点】 本品味酸入肝,既益筋血而平肝舒筋,又生津止渴开胃;性温入脾,能祛湿和中。并具酸不收敛湿邪、温不燥烈伤阴之长。为治风湿痹证酸重拘挛麻木及吐泻转筋常用药。
【功效】 舒筋活络,化湿和中,生津开胃。
蚕砂:祛风湿,和胃化湿。
乌梢蛇:祛风湿,通络,止痉。
伸筋草:祛风湿,舒筋活络。
寻骨风、松 节、海风藤:祛风湿,通络止痛,应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路路通:祛风通络,利水,通经。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及水肿、经闭、乳汁不通。
独活、羌活,同源于伞形科,而辛散苦燥温通,均善祛风散寒、胜湿止痛、发表,主治风寒湿痹、风寒表证、表证夹湿及头风头痛等证。但独活药力较缓,主散在里之伏风及寒湿而通利关节止痛,主治腰以下风寒湿痹及少阴伏风头痛;羌活则作用强烈,主散肌表游风及寒湿而通利关节止痛,主治上半身风寒湿痹、太阳经(后脑)头痛及项背痛。
三、祛风湿热药
性能特点:辛苦寒,入肝、脾、肾经。
功效: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清热消肿。
适应范围: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风疹瘙痒、疮痈肿毒等。
1、秦 艽
【性能特点】 本品苦辛,平和不燥,归胃肝胆。既善祛风湿、舒经络、止痹痛,又能退虚热、透表邪,还能导湿热从二便出而利胆退黄。虽为治痹证通用药,但以风湿热痹最宜。
【功效】 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利湿退黄。
[应用]风湿痹症,中风不遂。骨蒸潮热,疳积发热。湿热黄疸。
2、防 己
【性能特点】 本品味辛能散,苦寒清泄,既能祛风除湿止痛,又能利水消肿,尤善治风湿热痹及水肿兼热者。汉防己长于利水消肿,木防己与广防己则长于祛风止痛。
【功效】 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用量用法】治水肿尿少宜用汉防己,治风湿痹痛宜用木防己或广防己。
【使用注意】 本品苦寒伤胃,故不宜大量内服,脾胃虚寒、食欲不振、阴虚及无湿热者忌服。广防己含马兜铃酸,故不宜过量或长期服用,肾病患者忌服。
3、桑枝:祛风湿利关节。
4、冂莶草:祛风湿利关节。解毒降压。
5、雷公藤: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本品毒剧,内服慎用。内脏有器质性病变及白细胞减少慎用。孕妇忌服。外敷不超过半小时。
6、络石藤: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7、丝瓜络 祛风,通络,活血。
木防己、汉防己,均苦辛性寒而能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治风湿热痹、水肿、腹水、脚气浮肿及小便不利。然木防己以祛风止痛为长,多用治风湿热痹关节肿痛;汉防己以利水消肿为长,多用治水肿、腹水、脚气浮肿及小便不利等。
四、祛风湿药强筋骨药
[性能特点]:辛苦温,主入肝、肾经。
[功 效] 祛风除湿、补肝肾、强筋骨。
[应用] 风湿日久,肝肾虚损,腰膝酸软,脚弱无力。
1、五加皮
【性能特点】 本品辛散苦泄温通,主入肝肾二经,既善祛风寒湿邪,又能补肝肾、强筋骨,为治风寒湿痹、筋骨软弱或四肢拘挛之要药。还能利水,治水肿、脚气浮肿。
【功效】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
2、桑寄生
【性能特点】 本品苦甘性平,主入肝肾。既能祛风湿,又能养血而补肝肾、强筋骨,以血虚或肝肾不足兼风湿痹痛者用之为佳。又能通过养血、补肝肾而固冲任安胎,为治肝肾亏虚胎动不安之要药。
【功效】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3、狗脊
[性能特点]苦甘温。归肝肾经。
[功效] 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
[应用]风湿痹症、腰膝酸软,下肢无力。遗尿、白带过多等。
4、千年健:祛风湿,强筋骨。
5、鹿?草:祛风湿,强筋骨,止血。
第十一单元 芳香化湿药
学习目标
1、掌握化湿药的性能、功效、适应范围及使用注意。
2、各药的药性、功效、特殊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掌握:苍术、厚朴、藿香、佩兰、砂仁、白豆蔻、草豆蔻等。
3、掌握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与功效的异同。 苍术与厚朴 砂仁与豆蔻。
一、概述
【性能功效】 本类药多辛香温燥,主入脾胃经。功能化湿醒脾或燥湿运脾,兼解暑发表。
【适应范围】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脾为湿困,运化失职而致的脘腹痞满、呕吐泛酸、大便溏泻、食少倦怠、舌苔白腻,或湿热困脾之口甘多涎,以及湿温等。兼治阴寒闭暑等。
【使用注意】 本类药多辛香温燥,易耗气伤阴,故阴虚血燥气虚者慎用;
又因其气芳香,大多含挥发油,故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降低疗效。
藿香:
性能特点:辛微温。归脾、胃、肺经。
功效:化湿,解暑,发表、止呕。
应用:湿滞中焦证。呕吐。暑湿、湿温。
佩兰:
性能特点:辛、平。归脾、胃、肺经。
功效:化湿,解暑。
应用:湿滞中焦证。暑湿、湿温。
苍术:
性能特点:辛苦温。归脾、胃经。
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散寒,发表、明目。
应用:湿滞中焦证。风寒湿痹证,风寒夹湿表证。夜盲症及眼目昏涩。
厚朴:
性能特点:辛苦温。归脾、胃、肺、大肠经。
功效: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应用:湿滞中焦,脘腹胀满。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咳嗽
砂仁: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入汤剂宜打碎后下。阴虚血燥者慎用。
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草豆蔻:燥湿行气,温中止呕
草果:燥湿温中,除痰截疟。
苍术与厚朴:相同:燥湿,同治湿阻中焦。苍术兼健脾,湿阻兼脾虚食少便溏者多用。厚朴兼行气,湿阻兼气滞胀满着宜之。
不同:苍术祛风湿除痹;厚朴又能消积。苍术兼发表、明目,又治表证夹湿,夜盲及目昏眼涩;厚朴善平喘,又治咳嗽痰多。
砂仁、白豆蔻:同源于姜科植物的果实,均芳香辛温,功善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治湿阻中焦、脾胃气滞及胃寒呕吐等。但砂仁入中焦脾胃而力稍强,兼止泻、安胎,善治湿滞或虚寒泄泻,以及妊娠气滞恶阻与胎动不安;白豆蔻则既入中焦脾胃,又入上焦肺,力较缓,兼治湿温初起。
第十二单元 利水渗湿药
学习目标
1. 掌握利水渗湿药的性能、功效、适应范围及使用注意。
2. 各药的药性、功效、特殊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掌握:茯苓、薏苡仁、泽泻、香加皮、车前子、滑石、木通、金钱草、茵陈。
熟悉:猪苓、通草、石韦、海金沙、瞿麦、锐蓄等。
3.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与功效的异同。获苓与薏苡仁、五加皮与香加皮、车前子与滑石;大黄与虎杖
一、概述
【性能】 多甘淡,或苦,性寒凉或平,堕入膀胱经,脾及小肠经。
【功效】具有利水渗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等功效。
【适应范围】 主要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淋浊、黄疸、水泻、带下、湿疮、痰饮等病证。
【使用注意】 本类药易耗伤津液,阴虚津伤、肾虚遗精尿少者宜慎用,有较强通利作用的孕妇慎用。
二、利水消肿药:具有利水消肿、健脾功效。适于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以及泄泻、痰饮等证。
茯苓 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薏苡仁 甘 淡、微寒 归脾胃肺经 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
泽泻 甘、淡、寒,归肾、膀胱经,利水消肿、渗湿、泄热。
香加皮 辛苦温,有毒。归肝肾心经,利水消肿,祛风湿,强筋骨。
|
共同点 |
性能区别 |
各自特点 |
茯苓 |
甘淡渗利兼补虚 利水渗湿、健脾 主治水肿、小便不利及脾虚诸证 |
茯苓性平,药力较强,凡水湿停滞及脾虚诸证无论寒热咸宜。 |
茯苓又能宁心安神 治心脾两虚或水气凌心之心悸、失眠 |
薏苡仁 |
薏苡仁则生用微寒,兼清热,凡水湿停滞轻证或兼热者宜用 |
生用又能清热除痹、排脓,治湿热痹痛或湿痹拘挛、肺痈、肠痈。炒用寒性减而长于健脾止泻,治脾虚泄泻多用。 |
香加皮、五加皮,性温归肝肾经,既均能祛风湿、强筋骨,治风湿痹痛、关节拘挛、筋骨痿弱、小儿行迟;又均能利水消肿,治水肿、小便不利。相异的是:香加皮源于萝蘑科而有毒,长于利水消肿;五加皮源于五加科而无毒,长于补肝肾强筋骨。
三、利水通淋药:药味多苦寒,或甘淡而寒。苦能降泄,寒能清热,善走下焦。具有利尿通淋,清热等作用。适于小便短赤、热淋、血淋、石淋及膏淋等证。
车前子 甘、寒, 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清热明目,祛痰。
滑石 甘、寒, 利水通淋、清解暑热,收湿敛疮
木通 苦、寒, 利水通淋、泄热,通经下乳。
车前子与滑石:相同:清热利尿通淋,同治湿热淋痛,小便不利、水肿兼热及暑湿泄泻。不同:车前子长于渗湿止泻,尤善清肝明目、清肺化痰,治疗肝热目赤涩痛、肺热咳嗽;滑石长于清解暑热,又能祛湿敛疮,治疗暑热烦渴、湿温胸闷、湿疹及痱子。
四、利湿退黄药 药多苦寒,主入脾、胃、肝、胆经。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之功。主要用于湿热黄疸、目黄身黄,小便黄,以及湿疮、痈肿疮毒等证。
茵陈 苦,辛、微寒,归脾、胃、胆、肝经,利湿退黄,解毒疗疮。应用于黄疸、湿疹瘙痒。
金钱草 甘、咸、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用于湿热黄疸,石淋、热淋;痈肿疔疮、毒蛇咬伤。
虎杖 微苦寒,归肝胆肺经。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用于湿热黄疸,淋浊、带下。水火烫伤,毒蛇咬伤,痈肿疮毒。经闭,百瘕,跌打损伤及肺热咳嗽、热结便秘。
第十三单元 温 里 药
学习目标
1.温里药的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范围及使用注意。
2.掌握: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熟悉:花椒、丁香、小茴香等的药性、功效、特殊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3.熟悉似象类药的主治病证,以及主治病证的异同。、附子与肉桂、附子与干姜,肉桂与桂枝、干姜与生姜、附子与川乌
一、概述
【性能特点】多味辛性温热,主入脾、胃、肾、心经,键入肝肺。
【功效】 温里散寒、温经止痛、补火助阳,兼能化痰、杀虫、止呃。
【适应范围】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里寒证,包括外寒直中、脾阳虚、心肾阳虚、肾阳虚衰、阳虚水肿、胸痹冷痛、风寒湿痹及经寒痛经。兼治寒饮咳喘、虫积腹痛等。
【使用注意】 本类药多辛热燥烈,若应用不当则助火、伤津,故热证、阴虚证及孕妇忌用或慎用。
附子:【性能特点】 本品辛热峻烈,药力颇强。上助心阳,中补脾阳,下壮肾阳,为补火助阳、回阳救逆之要药。又温散走窜,为散阴寒、除风湿、止疼痛之猛药,治寒湿诸痛常投。(走而不守)
【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使用注意] 有毒,先煎,口尝无麻辣味。孕妇及阴虚阳亢者忌用。
干姜 辛、热 归脾、胃、心、肺经。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肉桂: 【性能特点】 本品辛甘热,纯阳温散。既主归肾经,长于温补命门之火而益阳消阴、引火归原,为治下元虚冷、虚阳上浮诸证之要药;又兼入脾经,善温脾胃、散寒邪,为治脾肾阳衰之佳品;还兼入心肝血分,善散血分阴寒而温经通脉,为治寒凝血瘀诸痛及阴疽所常用。
【功效】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守而不走),引火归原。
吴茱萸 辛、苦、热 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丁香 辛、温 温中、降逆、温肾助阳
小茴香 祛寒止痛,理气和胃。
高良姜 散寒止痛、温中止呕。
胡椒 温中散寒、下气消痰,开胃进食。
花椒 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相似药鉴别:
|
共同点 |
性能区别 |
各自特点 |
川 乌 |
散寒止痛,同治寒湿痹痛、心腹冷痛等。 |
善于祛风湿,止痛,有可治寒疝腹痛及跌打损伤,古代用于麻醉止痛。 | |
附子 |
善于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用于亡阳证和阳虚诸证。
| ||
|
共同点 |
性能区别 |
各自特点 |
附子 |
辛热,回阳、散寒止痛
亡阳欲脱、脾肾阳虚或外寒中直、寒湿痹痛等。 |
有毒力强回阳救逆第一要药 |
善补火助阳,治命门火衰之阳痿、宫冷、遗尿、尿频,以及阳虚水肿、外感、汗、胸痹痛等 |
干姜 |
无毒力弱兼通脉,治亡阳须配附子方效 |
长于温脾阳,善治脾不足之脘腹冷痛吐泻;
还能温肺化饮,治寒饮咳喘。 | |
|
共同点 |
性能区别 |
各自特点 |
生姜 |
温中散寒,温肺止咳,同治胃寒呕吐、冷痛及肺寒咳喘。 |
生姜长于温胃止呕,尤善制胃寒呕吐 |
含能发汗解表,又可治风寒表证。 |
干姜 |
温里散寒力强,偏于温肺散寒化饮 |
还能回阳通脉,治疗亡阳证。
|
|
共同点 |
不同点 |
附子 |
即善补火助阳,致肾阳虚衰所致诸证,又善散寒止痛,治寒邪中直、寒湿痹痛、胸痹冷痛等证。 |
有毒力强回阳救逆第一要药。治亡阳及阳虚自汗、外感等。
又善补火助阳、引火归原,治阳虚火衰诸证、下元虚冷虚阳上浮诸证、寒疝腹痛、阴疽流注等 |
肉桂 |
无毒力缓,常与饮火归元,益阳消阴,至下元虚衰、虚阳上浮诸证;又入血分,温通经脉,至经寒血滞痛经、闭经,以及寒疝腹痛、阴疽流注 |
|
共同点 |
性能区别 |
各自特点 |
肉桂 |
辛甘性热,助阳散寒、温经通脉、止痛,
脘腹冷痛、风寒湿痹、阳虚水肿、痰饮、胸痹,以及经寒血滞之痛经、经闭 |
肉桂为树干之皮,力强而功专走里 |
又善补火助阳、引火归原,治阳虚火衰诸证、下元虚冷虚阳上浮诸证、寒疝腹痛、阴疽流注等 |
桂枝 |
桂枝为树之嫩枝,力缓而走表 |
又善发汗解表,治风寒表证有汗或无汗。 |
醋炙舒肝止痛力强。 适于肝郁气滞证。气滞脘腹疼痛,食积腹痛百瘕积聚、久疟痞块。
枳实 苦、辛、酸、温 破气除痞、化痰消积 胃肠积滞,湿热泻痢。胸痹、结胸。气滞胸胁疼痛。善破气行滞而止痛。产后腹痛及胃下垂、扩展那个、子宫脱垂等下垂病症。
木香 辛、苦、温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脾胃气滞证;泻痢里急后重;腹痛胁痛,黄疸,疝气疼痛。气滞血瘀之胸痹。
香附 辛、微苦、甘、平 调肝解郁、调经止痛 ,理气调中。‘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 肝郁气滞胁痛、腹痛。
乌药 辛、温 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寒凝气滞之胸腹诸痛;尿频,遗尿。
沉 香 辛、苦,微温 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 胸腹胀痛;胃寒呕吐;虚喘证
川楝子 苦、寒、有小毒 行气止痛、杀虫疗癣
薤 白 辛、苦,温 通气散结,行气导滞 胸痹症。善散阴寒之凝滞;脘腹痞满胀痛,泻痢里急后重。
四、相似药鉴别
共同点 性能区别 各自特点
橘皮 性温而能行气消积化滞,治食积停滞、脘腹胀痛及呕吐食少 质轻力缓,温和不峻主理脾肺气滞 燥湿化痰,治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及湿浊中阻之胸闷腹胀和肝气乘脾之腹痛泄泻。
青皮 质重沉降下行而力猛,主疏肝气破气 善散结止痛,治肝郁胸胁胀痛、乳房胀痛或结块乳痈、疝气肿痛、症瘕积聚及久疟癖块
共同点 性能区别 各自特点
木香 通理三焦而善行气止痛,同治气滞诸痛,常相须为用。 木香温燥,尤善行脾胃气滞,且兼健脾,多用于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湿热泻痢、里急后重、食积泄泻不爽、脾虚气滞腹胀,以及脾失运化、肝失疏泄之脘腹胀痛、胁痛、黄疸
香附 香附性缓力平,尤善舒肝理气、调经止痛,善治肝郁气滞之胸闷胁痛、寒凝气滞之脘腹胀痛、寒滞肝脉之疝气痛、肝郁月经不调、痛经及乳房胀痛等。
乌 药 性温,上入肺,中入脾、下达肾与膀胱,既行气止痛,又温肾散寒,主治寒凝气滞之胸胁脘腹诸痛、寒疝腹痛、经寒痛经,以及阳虚遗尿、尿频。
第十五单元 消 食 药
学习目标:
1、 掌握消食药的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范围及其使用注意事项。
2、 掌握:山楂、麦芽、莱菔子、鸡内金。熟悉:神曲。了解:谷芽。各药的药性、功效、特殊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一、概述:
【性能特点】 本类药味多甘,性多平,少数偏温,主归脾胃经
【功 效】 消化食积、健脾开胃、和中。
【适应范围】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食积不化所致的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恶心呕吐、大便失常及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证。
【使用注意】 气虚无积滞者慎用。
山楂 消食化积、行气散瘀 应用于肉积。炒用止泻止痢。还可治疗瘀阻胸腹痛,痛经。
麦芽 消食健胃,回乳消胀 生麦芽应用于 米面积,炒麦芽多治疗断乳、乳房胀痛。
谷芽 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米面薯芋食积。
鸡内金 消食运脾之要药。消食健脾、涩精止遗、化坚消石。用于饮食积滞、小儿疳积,对于米面薯芋乳肉均可。肾虚遗精遗尿,砂石淋证,胆结石。研末服。
神曲 消食化积、和胃 消食宜炒焦用。
莱菔子 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生用吐风痰,炒用消食降气化痰。
第十六单元 驱 虫 药
学习目标:
1、 掌握驱虫药的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范围及其使用注意。
2、 掌握:使君子、苦楝皮、槟榔。了解:南瓜子等各药的药性、功效、特殊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一、概述:
【性能特点】本类药味多苦,多入脾胃或大肠经,对人体肠道寄生虫有毒杀作用。
【功 效】 功善驱虫或杀虫。
【适应范围】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病、蛲虫病、钩虫病、绦虫病等。
【使用注意】 本类药一般应在空腹时服,以使药物充分作用于虫体,而保证疗效; 部分药有毒,应用时应注意剂量,以免中毒;在发热或腹痛较剧时,宜先清热或止痛,待缓解后再使用驱虫药;孕妇及老弱患者应慎用。
二、各论
使君子 甘温 杀虫消积 既为治蛔虫病之佳品,又为治小儿疳积之要药。煎服或取仁炒香嚼服。服用时忌热茶。。
苦楝皮 苦寒有毒 杀虫 疗癣 故善治蛔、蛲、钩虫病。有效成分难溶于水,需文火久煎
槟榔 辛苦温 杀虫 消积 行气 利水 截疟 主治多种寄生虫病,绦虫、姜片虫等。生用力佳,炒用力缓。孕妇慎用
南瓜子 杀虫 主治绦虫、血吸虫病。
在线练习
A型题
1、功能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的药物是
A.大黄 B.芒硝 C.甘遂 D.巴豆 E.牵牛子4、C
2、里热积滞者,除应用清热药外,还当配合 9、 B
A 祛痰药 B 泻下药 C 活血药 D 解表药 E 补虚药
3.砂仁可治疗
A.气滞胎动不安 B.脾胃虚寒吐泻证 C.脾胃气滞胀痛
D.湿阻中焦痞满 E.肝肾虚损胎漏
A
4.滑石不具有的功效是
A、利水通淋 B、清肝明日 C、治疗暑湿暑温 D、清解暑热 E、外用收疮湿敛
B
5、巴豆内服的剂量是
A 0.1~0.3克 B 0.5~1克 C 1.5~3克 D 3~%5克 E 5~10 克 A
6、祛风湿兼可解表的药物是
A 秦九 B 松节 C 防己 D 独活 E 威灵仙 D
7、寒湿痹痛,腰以下明显者,最佳选药是:
A 防己 B威灵仙 C独活 D羌活 E 木瓜
C
8、能祛风除湿,又可治骨鲠的是
A羌活 B 独活 C 威灵仙 D 秦九 E 木瓜
9、既能利水通淋,又能痛经下乳的是
A车前子、B 木通 C 漏芦 D 穿山甲 E 泽泻
B
10、善治膏淋的药物是
A车前子 B 滑石 C 萆粟 D 石韦 E 海金砂
答:C
B型题
A 滑石 B 芒硝 C、巴豆 D、厚朴 E 郁李仁
1、属于润下药的是
2、属于攻下药的是
3、属于逐水药的是
答案:1、E 2、B 3、C
A消食和胃,和中止泻
B消食化积,行气散瘀
C 消食和中,回乳消胀
D消食化积 降气消痰
E 消食健胃,清热解毒
4、莱菔子的功效是
5、麦芽的功效是
6、山楂的功效是
答案:D,C B
A 陈皮 B 青皮 C 香附 D 沉香 E 薤白
7、善行脾胃气滞者
8、善舒肝胆气滞者
9、即可行气舒肝,又可调经止痛者
10、可纳气平喘着
答案:A B C D
分类 性味 功效 主治病证 兼治病证
辛温解表药 辛温 发散风寒,发汗力强 外感风寒表证 风寒湿痹、咳喘、水肿兼表证
辛凉解表药 辛凉 疏散风热,发汗力弱,长于透热解表 外感风热表证以及温热病初起邪在卫分 风热咳嗽、麻疹不透、目赤多泪
使用注意:
1、解表药虽能透过发汗解除表证,但汗出过多能耗散阳气,损伤津液,发汗以微汗为度,中病即止,不可过汗。
2、对于表虚自汗、阴虚盗汗以及久患疮痈、淋病及失血患者(津液不足)慎用。
3、使用解表药应注意因时因地而异。
4、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过多而降低疗效。
二、发散风寒药- 辛温解表药
1、麻黄:
【性能特点】本品辛散性温,入肺与膀胱经,重在宣肺,药力较强。外能开腠理,透毛窍,散风寒,以发汗解表;内能开宣肺气,通畅气机,以平喘。此外通过宣肺,又能通调水道而利水消肿。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滞。
[应用]风寒表实无汗症;肺气不宣咳喘证;水肿兼有表证;风寒痹证。
[特殊用法]解表宜生用,平喘宜蜜制。环球网校搜集整理
【使用注意】 本品发汗力较强,故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肾虚咳喘者忌用。
【配伍】 1、麻黄配桂枝:发汗解表力强,治风寒表实无汗功著。
2、麻黄配杏仁:善宣肺降气而平喘止咳,治喘咳气逆功著,证属风寒束肺者尤佳。
3、麻黄配石膏:清肺平喘兼透表热。治肺热咳喘效佳。
2、桂 枝
【性能特点】本品辛温发散,甘温助阳,入心、肺、膀胱经,既走表,又走里。发汗力虽不如麻黄,但长于助阳、温通经脉。治风寒感冒无论表实表虚皆宜,疗阳虚经寒血滞所致诸证可投。
【功效】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应用]风寒表虚有汗,风寒表实无汗;风寒湿痹,经寒血滞之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及zheng瘕。阳虚水肿、痰饮证。胸痹作痛,阳虚心悸。虚寒腹痛。
【使用注意】 本品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故温热病、阴虚阳盛及血热妄行诸出血证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配伍】 1、 桂枝配白芍:两药相合,收散并举,共奏调和营卫、散风敛营、解肌发表之功,治风寒表虚有汗每用。
3、紫 苏环球网校搜集整理
【性能特点】 本品辛温发散,入肺、脾经。为治风寒感冒常用药,兼气滞胀满者尤佳。
【功效】 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应用] 风寒感冒;脾胃气滞,胸闷呕吐。食鱼蟹中毒而致腹痛
[特殊用量用法]
不宜久煎。叶长于发表散寒,梗长于理气宽中、安胎。
[使用注意] 本品辛温耗气,气虚和表虚者慎用。
4、 生 姜
【性能特点】 入脾经善温中止呕,素有“呕家圣药”之称,并兼解鱼蟹毒。
【功效】 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环球网校搜集整理
[主治病症] 风寒感冒;脾胃寒证;胃寒呕吐;肺寒咳嗽;解毒。
5、荆 芥
【性能特点】本品辛香,微温不烈,药力平和,功在肺肝。生用长于发散,为发表散风通用药,治表证及疹痒无论风寒风热皆可。炒炭性变收敛,善止血,治各种出血可选。
【功效】 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芥穗力较强。止血须炒炭。
[主治病症] 外感表证;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疮疡初起兼有表证;吐衄下血
6、防 风
【性能特点】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为治风通用药,无论外风内风或兼否寒热皆可投用。
【功效】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环球网校搜集整理
【主治】 ①风寒,风热表证,表证夹湿。 ②风寒湿痹,风湿疹痒。③破伤风,小儿惊风。脾虚湿盛,清阳不升所致的泄泻
[使用注意】本品味辛微温,伤阴血而助火,故血虚发及阴虚火旺者慎用。
7、羌 活
【性能特点】 本品辛温苦燥,升浮发散,主归膀胱,兼归肾,药力较强。作用偏上偏表,主散肌表游风及寒湿而通利关节止痛,尤善治太阳头痛及上半身风湿痹痛。
【功效】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主治病证】①风寒表证,表证夹湿,风寒头痛。②风寒湿痹。
【使用注意】 气味浓烈,用量过多,易致呕吐,故脾胃虚弱者不宜服;又辛温燥烈,伤阴耗血,故血虚痹痛、阴虚头痛者慎用。
8、细 辛
【性能特点】 辛、温。有小毒。归肺、肾、心经。本品为治感受风寒、风湿之多种痛证及鼻渊鼻塞头痛之良药;又为治寒饮伏肺之要药。
【功效】 解表散寒,通窍,祛风止痛,温肺化饮。环球网校搜集整理
【主治病证】①风寒表证(尤宜鼻塞、头痛、肢体疼痛较甚者),阳虚外感。
②鼻渊头痛。③头风头痛,牙痛,风寒湿痹痛。④寒饮咳喘。
【配伍】 细辛配干姜、五味子:细辛辛温,祛风散寒,温肺化饮;干姜辛热,温中散寒,温肺化饮;五味子酸温,敛肺气,滋肾阴。三药相合,温燥中有敛润,既善温肺化饮,又不耗气伤阴,治寒饮喘咳日久者效佳。
【使用注意】 气虚多汗、阴虚阳亢头痛、阴虚或肺热咳嗽者忌用。反藜芦。
9、白 芷
【性能特点】 本品辛温燥散,芳香走窜,善除肺胃经之邪。外散风寒而解表,上通鼻窍而止痛。入阳明能燥湿散寒而止带,走肌肤能消肿排脓止痒而疗疮疹。最善治阳明头痛。
【功效】解表散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祛风止痒。环球网校搜集整理
【主治】 ①外感风寒或表证夹湿兼见头痛鼻塞者。 ②阳明头痛,眉棱骨痛,鼻渊头痛,牙痛。③风寒湿痹,寒湿带下。④疮疡肿毒。⑤风湿疹痒。
【使用注意】 辛温燥散,故阴虚血热者忌服。
熟悉:
1、 香 薷
【功效】 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有夏月麻黄之称”
2、藁 本
【功效】 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主治病证】 ①风寒表证,表证夹湿,颠顶头痛。②风寒湿痹。【使用注意】血虚头痛及热证忌用。
3、 苍耳子
【功效】 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
【主治病证】①鼻渊头痛,风寒头痛,表证夹湿。②风湿痹痛,风湿疹痒,疥癣。【使用注意】 本品辛温有毒,故用量不宜过大,血虚头痛者不宜服。
4、辛 夷
【功效】 散风寒,通鼻窍。
【主治病证】 鼻渊头痛,风寒头痛鼻塞。
【用量用法】本品有毛,刺激咽喉,内服宜用纱布包煎。
三、发散风热药-辛凉解表药
1、薄 荷
【性能特点】 本品辛凉,气味芳香,质轻上浮,入肺、肝经,疏泄清利,既善散上焦风热而清利头目与咽喉,又能透发疹毒和疏肝。
【功效】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芳香辟秽。
【主治病证】 ①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②风热上攻所致的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等证。 ③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④肝气郁滞,胸闷胁胀。⑤夏令感受暑湿秽浊之气,脘腹胀痛,呕吐泄泻。
【使用注意】 本品发汗耗气,故表虚自汗者不宜用。
2、牛蒡子
【性能特点】 本品辛苦性寒,疏散清宣滑利。外散风热,内解热毒,上宣肺气,下利二便,虽发汗不如薄荷,但长于清解热毒。
【功效】 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环球网校搜集整理
【主治病证】①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②风热或肺热咳嗽、咯痰不畅,咽喉肿痛。③麻疹不透,风热疹痒。④热毒疮肿,痄腮,丹毒。
【使用注意】 本品能滑肠,故脾虚便溏者忌服。
3、蝉 蜕
【性能特点】 本品甘寒质轻,疏散清透解痉,功在肺、肝二经。发汗不如薄荷,清热不如牛蒡,长于祛风解痉与明目开音。
【功效】 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主治病证】 ①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音哑咽痛。 ②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③风热或肝热目赤翳障。 ④小儿惊哭夜啼,破伤风。
【配伍】 蝉蜕配胖大海:两药相合,清宣肺气,利咽开音力强,善治风热或肺热之咽痛音哑。
4、桑 叶
【性能特点】 本品质轻疏散,苦寒清泄,味甘兼润,入肺能疏散清润,入肝能清火益阴,并兼凉血止血。
【功效】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
【主治】 ①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之咳嗽头痛。 ②肺热燥咳。 ③肝阳眩晕,目赤肿痛,视物昏花。 ④血热吐衄轻证。
【配伍】 桑叶配菊花:二药均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合用后善治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或肝热目赤、肝阳眩晕及肝肾亏虚目暗不明。
桑叶配黑芝麻:补肝肾明目力强,治肝肾亏虚视物昏花效佳,兼肠燥便秘者尤宜。
5、菊 花
【性能特点】 本品辛香轻散,苦寒清解,味甘略兼益阴,疏散清降并能。入肺经,善疏散风热而清利头目;入肝经,善泻热益阴而平肝明目;兼清解热毒而治疮肿。
【功效】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环球网校搜集整理
【配伍】 菊花配枸杞子:二药合用,补肝肾明目力强,肝肾亏虚之视物昏花用之效佳。
6、葛 根
【性能特点】 本品辛甘而凉,性善升散,功在脾胃。既长于疏散肌腠经络之邪气而解肌发表退热,为治项背强痛之要药;又善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行,具生津止渴、升阳止泻及透发疹毒之功。
【功效】 发表解肌,解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主治】①外感表证,项背强痛。 ②麻疹初起透发不畅。 ③热病烦渴,消渴证。 ④湿热泻痢初起,脾虚泄泻。【
用量用法】止泻宜煨用,退热生津宜生用。
【配伍】 生葛根配黄芩、黄连:三药合用,既清热燥湿解毒,又透热升阳止泻,主治湿热泻痢初起。
7、柴 胡
【性能特点】 本品苦辛微寒,芳香疏泄升散,主入肝胆经。功善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及升举阳气,既为治肝胆疾患之要药,又为治气虚下陷所常用。
【功效】 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退热截疟。
【主治】 ①邪在少阳寒热往来,感冒高热。②肝郁气结,胁肋疼痛,月经不调,痛经。 ③气虚下陷之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
【用量用法】解表退热宜生用,疏肝解郁宜醋炙用。
【使用注意】 本品性能升发,故真阴亏损、肝阳上升之证忌用。
【配伍】 柴胡配黄芩:柴胡苦辛微寒,善疏散退热;黄芩苦寒,善清热泻火。二药合用,清解半表半里之邪热效强,治少阳寒热往来效著。
熟悉:
8、 升 麻
【功效】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用量用法】升举阳气多用炙升麻。
【使用注意】 本品具升浮之性,凡阴虚阳浮、气逆不降及麻疹已透者,均当忌用。
9、 蔓荆子
【功效】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四、相似药物的比较
1、麻黄、桂枝:均性温而能发散风寒,治风寒表证及风寒湿痹证。
不同1:麻黄发汗力强,惟以风寒表实无汗为用;桂枝发汗力弱,又能助阳,风寒表实无汗及表虚有汗咸宜。
不同2:麻黄善宣肺平喘,治肺气不宣之喘咳;还能利水退肿,治水肿兼表。桂枝又善温通血脉、温阳化气、温中散寒,治经寒血滞之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胸痹冷痛,阳虚水肿,痰饮眩悸及虚寒腹痛等。
2、荆芥、防风:均能发汗解表而治风寒感冒。环球网校搜集整理
不同1:荆芥微温平和,生用长于散风,为发表散风通用药,又治风热感冒无汗或汗少者;防风微温而甘缓不峻,为治风通用之品,发汗力虽较弱而长于胜湿,凡外感表证无论寒热或夹湿与否均可投用。
不同2:荆芥生用又能透疹疗疮止痒,治麻疹不透、疮疡初起兼表及风疹瘙痒;炒炭止血,治吐衄下血及崩漏。
3、桑叶、菊花:均善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肝阳眩晕、肝经风热或肝火之目赤肿痛及肝阴不足之视物昏花。
不同1:桑叶性寒,作用偏于肺,疏散力较菊花强;能润肺止咳,治肺燥咳嗽;菊花性微寒,作用偏肝,平肝明目力较桑叶为胜,兼治肝风头痛。
不同2:桑叶能润肺止咳,治肺燥咳嗽;还能凉血止血,治血热吐衄咯血。菊花又善清热解毒,治痈肿疮毒。
4、柴胡、升麻:均为解表升阳之品,能升清阳而举陷,多与黄芪、人参等相伍,治气虚下陷、脏器脱垂诸证。
不同1:虽均能解表,但柴胡苦辛微寒,入肝胆经,主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善疏散退热,主治少阳寒热往来及感冒高热;升麻辛甘性寒,入肺与脾胃经,主清散而解表,主治风热头痛而少用;
不同2:升麻能透疹,治麻疹不透,而柴胡不能。
不同3:柴胡又善疏肝解郁,治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胸胁疼痛;升麻又善清热解毒,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丹毒、温毒发斑及热毒疮肿。
5、香薷、麻黄:均能发汗解表、利水退肿,治表证无汗、水肿及小便不利。
香薷微温,兼和中化湿而祛暑,习称“夏月麻黄”,善治暑天感寒饮冷、阳气被遏之头痛、形寒、发热无汗及腹痛吐泻;
麻黄性温,发汗力强,善治风寒表实无汗。此外,麻黄又善宣肺平喘,治肺气壅遏之咳喘等。
第八单元 清 热 药
学习目标
1.掌握清热药的功效、适应范围、使用注意、分类及各类的性能特点。
2. 掌握:石膏、知母、栀子、天花粉、夏枯草、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牛黄、鱼腥草、射干、白头翁、败酱草、青蒿、地骨皮。
3. 熟悉:芦根、淡竹叶、决明子、苦参、紫草、水牛角、青黛。蚤休、穿心莲、白鲜皮、半边莲、土茯苓、山豆根、马齿觅、红藤、白花蛇舌草、野菊花、熊胆、白薇、胡黄连。
4.掌握石膏与知母,黄芩、黄连与黄柏,牡丹皮与赤芍,金银花与连翘各组药物功用的相同和不同点.
5.熟悉芦根与天花粉的相同和不同点。
一、概论
【含义】 凡药性寒凉,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性能功效】 本类药药性大多寒凉,少数平而偏凉,味多苦,或甘,或辛,或咸。性能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退虚热,兼能燥湿、利湿、滋阴、发表等。
【适应范围】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表邪已解、内无积滞的里热证,如外感热病高热、阴伤内热、湿热泻痢、温毒发斑、痈肿疮毒、阴虚潮热等。
【分类】 按其性能及临床应用之别,习惯将本章药物分为五类。
清热药的分类及其特点
分 类 性 味 功 效 主 治
清热泻火药 甘寒
或苦寒 清气分热 外感热病气分高热证,以及肺热、胃火、肝火、心火等脏腑火热证等。
清热燥湿药 苦寒 清热燥湿
兼以清热泻火 外感或内伤之湿热火毒诸证,如湿温、暑湿、湿热中阻、湿热泻痢、黄疸、带下、淋痛、疮疹,以及诸脏腑火热证。
清热凉血药 苦甘寒
或咸寒 主入血分,清热凉血,
兼以滋润、活血 外感热病热入营血之高热神昏谵语,以及火热内生之血热妄行诸证
清热解毒药 苦寒
或辛寒
甘寒 清解热毒 主治外感或内生实热火毒诸证,如痈疮肿毒、丹毒、痄腮、咽喉肿痛、肺痈、肠痈、热毒泻痢、水火烫伤、蛇虫咬伤等
清虚热药 苦咸甘寒
多入肝肾经 清虚热、退骨蒸,
兼凉血 阴伤发热、久病伤阴之骨蒸潮热,以及小儿疳热
【配伍方法】
1、里热兼有表证者,当先解表或表里同治;
2、气分热兼血分热者,宜气血两清;
3、里热兼阴伤津亏者,要注意祛邪而不忘扶正,辅以养阴生津药;
4、里热积滞者,宜适当配合泻下药;
5、里热兼脾胃虚弱者,宜适当辅以健胃药。
【使用注意】
1、本类药药性寒凉,易伤脾胃,凡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者慎用;
2、热病易伤津液,清热燥湿药易化燥伤阴津,故阴虚津伤者亦当慎用;
3、阴盛格阳、真寒假热之证,尤须明辨,不可妄投;
4、要中病即止,避免克伐太过,损伤正气。
二、清热泻火药
名 称 性 能 特 点 功 效 应 用 使 用 注 意
石
膏 生用清泄与透达并具,为治气分高热和肺胃实火之要药。
煅后外用,收敛之中又兼清热之性,可治疮疡不敛及湿疹等。 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煅用:收敛生肌,收湿止血 温热病气分实热;肺热喘咳;胃火牙痛、头痛、消渴证;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 大寒伤胃
知
母 苦寒清泄,甘寒滋润,清热之力稍逊石膏,擅长滋阴润燥。善清上、中、下三焦之热而滋润。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热病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 寒润滑肠
天
花
粉 清热生津,
清肺润燥,
消肿排脓。 苦寒
孕妇忌服
反乌头
栀
子 苦寒降泄清利,
善清心、肺、三焦之火,导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出。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热病心烦;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 苦寒滑肠
夏
枯
草 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
芦
根 清热生津,除烦,止呕,排脓,利尿
淡
竹
叶 清热除烦,利尿
决明
子 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不宜久煎
谷精草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1、 石膏、知母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石膏降火力强,并兼解肌,重在清解
知母味苦甘质润兼归肾经,重在清滋,又能滋阴润燥通肠,治燥热咳嗽、阴虚劳嗽、骨蒸潮热、内热消渴及阴虚肠燥便秘等。
2、芦根、天花粉:同归肺胃经,均善清热生津止渴,治热病津伤烦渴。
相异的是:芦根甘寒质轻,作用较缓,善清肺胃之热而兼透散,治外感热病初期兼表证、中期高热烦渴、后期热退阴伤烦渴成宜;又能清胃止呕、清肺利尿,且兼祛痰排脓,治胃热呕吐、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等。天花粉苦微甘,性微寒,生津之力较强,又兼能清肺润燥,治肺热燥咳、痰热咳嗽带血;还能消肿排脓,治痈肿疮毒、跌打损伤。疮肿未脓可消,已脓可溃,脓多促排,脓尽不用。此外,将其制成结晶天花粉蛋白注射液,用于抗早孕及中期妊娠引产有效。
三、 清热燥湿药
名 称 性 能 特 点 功 效 应 用 使 用 注 意
黄
芩 苦寒,清泄燥湿,作用偏于上焦肺及大肠,善清肺与大肠之火,除上中焦湿热。
兼入血分,能凉血而止血,清热而安胎。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黄疸泻痢。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清热-生;安胎炒,清上焦酒炙,止血-炒炭。
苦寒易伤脾胃
黄
连 苦寒,清泄燥湿,药力颇强,作用偏于心及中焦,善清心胃之火,除中焦湿热,为治湿热火郁之要药。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湿热泻痢。高热神昏,心烦不寐,痈肿疖疮,目赤牙痛,消渴等。 同上
黄
柏 苦寒,清泄燥湿,作用偏于下焦,
善清相火,退虚热,除下焦湿热。
药力不及黄连,以退虚热为长。 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湿热带下,热淋。湿热泻痢黄疸;湿热脚气,痿证。骨蒸潮热,盗汗遗精。痈肿疮毒、湿疹瘙痒 同上
龙
胆
草 清泄燥湿,药力较强,主归肝胆,兼归膀胱。既善清下焦湿热,又善泻肝胆实火,为治肝经湿热、实火之要药。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肝火疼痛、目赤耳聋、协痛口苦。惊风抽搐。 同上
苦
参 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反藜芦。
秦皮 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
白鲜皮 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黄芩、黄连、黄柏:均味苦而功善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常相须为用治湿热、火毒诸证。如湿热泻痢、湿热黄疸、湿热疮疹、热毒痈肿、目赤肿痛、血热吐衄及其它脏腑火热证。
相异的是:黄芩入肺与大肠,兼入胃与胆等经,作用偏于上焦及大肠,善清肺与大肠之火,且止血力强,又善治温病热入气营血分证、肺热咳喘、湿温、暑湿、湿热中阻、湿热淋痛及痔漏便血;还能安胎,治胎热胎动不安;此外,与柴胡相伍能治少阳寒热往来。黄连大苦大寒,药力最强,主入心胃,兼入肝与大肠等经,作用偏于心及中焦,善清心胃之火除中焦湿热,又善治温病热人营血之神昏谵语、内热心烦不寐、胃火牙痛、口舌生疮、肝火犯胃呕吐吞酸、湿热痞满,以及胃火炽盛消谷善饥。黄柏药力弱于黄连,主入肾兼入膀胱,作用偏于下焦,善清相(肾)火,退虚热,除下焦湿热,又治阴虚火旺、骨蒸潮热,以及下焦湿热之尿闭、淋浊、带下、阴痒、足膝肿痛及脚气等。
四、清热解毒药
名 称 性 能 特 点 功 效 应 用
金
银
花 甘寒质轻,芳香疏透,清解疏散之品, 既善清解热毒,又能疏散风热。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痈肿疔疮;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热血毒痢;咽喉肿痛。
连
翘 质轻浮散,善清解热毒,又疏透消散,解疮毒,消痈散结。既素有“疮家圣药”之称,又为治热入心包证所常用。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痈散结,清心利尿 痈肿疮毒,瘰疬痰核。外感风热,温病初起;
热淋涩痛。
蒲
公
英 既能清解热毒而消痈肿,又能利湿与通乳。虽善治各种疮痈,但以治乳痈最佳,并治火毒咽痛、目赤及湿热黄疸、淋痛等。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清肝明目。 痈肿疔毒,乳痈内痈。热淋涩痛,湿热黄疸,肝火上炎,目赤肿痛。
贯众 库,微寒,有小毒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 风热感冒,温毒发斑。血热出血,虫疾。烧烫伤及带下症。
大
青
叶 清泄解毒力强,既善清热解毒,又善凉血消斑,还善利咽消肿,为治血热毒盛所致诸证之要药。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喉痹口疮,咋鳃丹毒。
板
蓝
根 功与大青叶相似,尤善凉血利咽。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同上
鱼
腥
草 善清解肺经邪热,功主清热解毒、排脓消痈,为治肺痈之要药。又兼通利,功能利尿通淋,为治热淋涩痛所常用。 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清热止痢。
肺痈吐脓,肺热咳嗽。热毒疮毒;湿热淋证,湿热泻痢。
射 干 既清泄散结,又祛痰利咽,善治咽喉肿痛,属热结痰盛者尤宜;兼治痰多咳喘、久疟疟母、经闭及痈肿瘰疬等。 清热解毒,祛痰利咽。 咽喉肿痛,痰盛咳喘。
白
头
翁 专归大肠经,治热毒血痢之良药,又为治阿米巴痢所常用。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热毒血痢,疮痈肿毒,阴痒带下,血热出血及温疟发热烦燥。
败
酱
草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青 黛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
重楼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
穿心莲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
紫花地丁 清热解毒,凉血消痈
半边莲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土茯苓 解毒,除湿,利关节
山豆根 清热解毒,利咽喉,散肿止痛
马齿苋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
大 血 藤 清热解毒,活血,祛风止痛。
白花蛇舌草 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野菊花 清热解毒
熊胆 清热解毒,熄风止痉,清肝明目,
使用注意事项: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清者不宜用。贯众有小毒。鱼腥草不宜久煎。射干、鸦胆子孕妇、小儿慎用。
金银花、连翘:均归心肺,功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主治痈肿疔疮、风热表证及温病发热。对疮肿,无论初起兼表或热毒炽盛均可;对外感热病,无论邪在卫、气,还是营、血均宜。
然金银花甘寒香散,清透解毒力强,疮肿热毒重者尤宜,又治肠痈、肺痈及热毒血痢。连翘苦泄微寒,长于散血结气聚而消痈散结,素有“疮家圣药”之誉,疮痈有肿核者尤宜,又治瘰疬痰核;还兼利尿,治热淋涩痛。
射干与山豆根:均清热解毒,利咽,同治咽喉肿痛。
不同功效:射干苦寒泄降,清热解毒,入肺经,有清肺泻火,利咽消肿之功,善治热毒痰火郁结,咽喉肿痛,善清肺火,降气消痰,平喘止咳。
山豆根大苦大寒,功山清肺火,解热毒,利咽消肿,为治疗咽喉肿痛之要药,又有清热解毒消肿,治疗牙龈肿痛,湿热黄疸,肺热咳嗽,痈肿疮毒等证。环球网校搜集整理
五、清热凉血药
名 称 性 能 特 点 功 效 应用 使 用 注 意
生
地
黄 苦寒清泄,味甘质润,为清滋润滑之品。
鲜地黄长于清热凉血;干地黄长于滋阴。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 热入营血,舌绛烦渴,斑疹吐衄。阴虚内热,骨蒸劳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 寒滑腻滞,故脾虚食少便溏及湿滞中满者忌用。
玄
参 苦甘咸,质润性寒为清凉滋润解散之品。
既能清热凉血、养阴护营,又能滋阴降火、润燥滑肠,还善清解火毒、消散肿结。 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 温邪入营,内陷心包,温毒发斑。热病伤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 同上
反藜芦
牡
丹
皮 为清泄行散之品,既善清热凉血,又善活血化瘀,还兼退虚热、透阴分伏热,有凉血而不留瘀、活血而不动血之特点。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温毒发斑,血热吐衄。温病伤阴,阴虚发热,无汗骨蒸。血滞经闭、痛经,跌打伤痛。痈肿疮毒。 血虚有寒、孕妇及月经过多者不宜用。
清热凉血-生用;活血祛瘀-酒炙
赤
芍 专入肝经,为清泄行散之品,
既善清肝火除血分郁热而凉血,又善活血化瘀而止痛。 清热凉血,祛瘀止痛。 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痈肿疮疡。肝郁胁痛,经闭痛经,跌打伤痛。 属虚寒者忌用
反藜芦。
紫 草 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本品有轻泻作用,故脾虚便溏者忌用。
水牛角 清热,凉血,解毒,定惊。 本品性寒,脾胃虚寒不宜
牡丹皮、赤芍药:同源于毛茛科植物,均味苦性微寒而归肝经,均善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治热入营血之斑疹吐衄、血滞经闭、痛经、zhengjia肿毒及跌打瘀肿等证。
然牡丹皮兼辛味,并入肾经,又善透阴分伏热而退虚热,治热病后期之阴虚发热、久病阴伤之无汗骨蒸;赤芍药苦泄而专入肝经,又善清泄肝火与止疼痛,治肝郁化火胸胁痛及肝火目赤肿痛。
六 清虚热药
名 称 性 能 特 点 功 效 应 用 使 用 注 意
青
蒿 清凉与透散并具,既善退虚热、清肝热、凉血热、除疟热、解暑热,又能透阴分伏热、透营热、透表热。 退虚热,凉血除蒸,
解暑,截疟。 温邪伤阴,夜热早凉。阴虚发热,骨蒸劳热。暑热外感,发热口渴。疟疾寒热 脾虚肠滑者不宜服
地
骨
皮 为清凉益阴之品。既能退虚热、凉血热、泄肺热,又略兼益阴而生津。 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生津止渴。 阴虚发热,盗汗骨蒸。肺热咳嗽。血热出血。内热消渴。
白薇 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胡黄连 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银柴胡 退虚热,清疳热。
比较药物的异同点:
牡丹皮与地骨皮:共同功效退虚热,凉血。同治阴虚发热、骨蒸潮热,血热吐衄。
不同功效:牡丹皮辛苦微寒,善治无汗骨蒸;专入血分,能活血化淤,凉血而不留瘀,且善清肝火,善治血热斑疹、血瘀经闭、跌打瘀肿、胸胁疼痛及干热目赤等。地骨皮甘寒,善治有汗骨蒸,善清肺火,治肺热咳嗽;且益阴生津,治内热消渴。
柴胡与银柴胡:均退热。
不同:柴胡发表退热,治外感发热,邪在少阳之寒热往来,又舒肝解郁,升阳、截疟。银柴胡退虚热,除疳热。治疗阴虚发热,小儿疳热。环球网校搜集整理
黄连与胡黄连:苦寒清热燥湿。善除胃肠湿热。同为治湿热泻痢之良药。
不同:黄连善清心火,泻胃火,除中焦湿热,凡湿热火毒重症宜用。
胡黄连善退虚热,除疳热、,治中下二焦湿热火毒诸证及骨蒸潮热、小儿疳积。
作业:
1、下面哪种属相杀
A.莱菔子与人参 B.半夏与生姜 C.生姜与半夏
D.乌头与半夏 E.人参与莱菔子
答案:C
2、表示减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的配伍是:
A.相须 B.相使 C.相杀
D.相畏 E.相恶
答案:E
3、夏枯草
A.治阴虚火旺,潮热盗汗
B.性质滋腻,脾虚有湿咳嗽痰多者忌用
C.治疗痰火郁结之瘰疬,瘿瘤
D.治疗血热吐血、衄血、尿血
E.治疗黄疽,热淋,血淋
答案:C
4、下列治疗肺痈的药物中,功能清热解毒者是
A.鱼腥草
B.芦根
C.桃仁
D.桔梗
E.薏苡仁
答案:A
5、下列清虚热药中,哪一味药长于清肺热
A.白薇
B.胡黄连
C.地骨皮
D.银柴胡
E.青蒿
答案:C
6、下列哪组药具有祛风胜湿止痛的功效
A 防风 荆芥 白芷
B 藁本 紫苏 防风
C 防风 羌活 藁本
D 白芷 紫苏 桂枝
E 麻黄 香薷 桂枝
答案:C
7、柴胡、升麻均具有的功效环球网校搜集整理是
A 解表生津
B 清热解毒
C 舒肝解郁
D 升举阳气
E 透发麻疹
答案:D
8、下面哪两药合用,善宣肺降气,止咳平喘,治咳喘气逆功著,证属风寒束肺者尤佳者为:
A.麻黄配石膏
B.麻黄配杏仁
C.杏仁配桂枝
D.麻黄配薏茹仁
E.石膏配杏仁
答案:B
9、治疗鼻渊,头痛,宜选 环球网校搜集整理
A.辛夷
B.夏枯草
C.藁本
D.香薷
E.荆芥
答案:A
10、素体表虚,复因外感,恶风出汗,发热脉浮缓,当首选
A 薄荷 B 荆芥 C 香薷 D 防风 E 桂枝
B型题
A.先煎
B.包煎
C.另煎
D.后下
E.冲服
1.大黄、番泻叶
2.人参
3.川乌
4、旋复花
答案: D 、C 、 A 、B
A.青蒿
B.射干
C.牛黄
D.白头翁
E.败酱草
5.苦寒降泄,专归大肠经,善除大肠热毒蕴结而凉血止痢,为治热毒血痢里急后重之良药
6.辛苦微寒,既归胃与大肠经,又人肝经血分。功主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兼能祛瘀止痛。善治肠痈腹痛,兼治肝痈、肺痈及血瘀胸腹痛
7.既善退虚热、清肝热、凉血热、除疟热、解暑热,又能透阴分伏热、透营热、透表热
8.苦寒归肺,既清泄散结,又祛痰利咽,善治咽喉肿痛,属热结痰盛者尤宜
答案:D、 E、 A 、B
A 乳痈
B肠痈环球网校搜集整理
C 肺痈
D 疔毒
E大头瘟毒
9、鱼腥草善于治疗
10、 蒲公英善于治疗
答案: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