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1. 胰岛素的作用机制是
A.直接渗透到细胞内对糖代谢发挥作用
B.直接渗透到细胞内与核内蛋白结合而发挥作用
C.与细胞膜上台阶特异性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对糖代谢发挥作用
D.与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使受体亚基活化,催化另一种蛋白质(IRS-1)磷酸化并作为第二信使,引发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
E.与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使cGMP活化,作为第二信使参与糖代谢的调节
答案:D
2. C肽存在于
A.人内源性胰岛素原
B.商品动物源胰岛素
C.人工合成胰岛素
D.人内源性胰岛素
E.胰岛素
答案:A
3. 肝糖原能分解为葡萄糖是因为肝内存在有
A.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B.葡萄糖激酶
C.磷酸化酶
D.葡萄糖-6-磷酸酶
E.磷酸果糖激酶
答案:D
4. 能催化CM和VLDL核心TG水解的是
A.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
B.脂蛋白脂肪酶
C.胆固醇酯转移蛋白
D.肝脂酶
E.HMGCoA还原酶
答案:B
5. 在肝脏,胆固醇主要:
A.转变成类固醇
B.转变成维生素
C.合成胆红素
D.合成低密度脂蛋白
E.转变成胆汁酸
答案:E
6. 正常人血清中钙和磷相互的浓度关系以mg/dl计是
A.[Ca]??[P]=40~65
B.[Ca]??[P]=35~40
C.[Ca]??[P]=25~30
D.[Ca]与[P]没有固定关系
E.[Ca]↑时[P]↑
答案:B
7. 正常人血氨的清除主要是通过下列哪条途径
A. 在脑组织中合成谷氨酰胺
B.形成尿素由肾脏排出
C.通过呼吸系统排出
D.通过肾小管分泌从尿中排出
E.从汗腺以上氨盐排出
答案:B
8. 肝中与胆红素结合的主要物质是
A.硫酸根
B.乙酰基
C.葡萄糖醛酸
D.甲基
E.甘氨酰基
答案:C
9. 肾脏远曲小管及集合管对水重吸收受何种激素支配
A.类固醇激素
B.ACTH
C.抗利尿激素
D.醛固酮
E.前列腺素
答案:C
10. 有某一种物质完全由肾小球滤过,然后又由肾小管完全重吸收,则该物质的清除率是
A.0
B.50%
C.90%
D.100%
E.需要其他数据
答案:A
11. 血中非蛋白含氮物质主要来源于
A.蛋白分解代谢产生的氨基酸
B.氨基酸脱氨基产生的游离氨
C.鸟氨酸循环产生的尿素
D.肌酐与尿酸
E.食物中吸收的氨盐
答案:C
12. 调节机体各种功能的两大系统是
A.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B.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C.cAMP和cGMP
D.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E.长反馈和短反馈系统
答案:B
13. 比色分析中符号T表示
A.吸光度
B.电流
C.消化系数
D.透光度
E.溶液浓度
答案:D
14. 根据国际生化学会委员会的决定,酶的一个国际单位是指
A.最适条件下,每小时催化生成1mmol产物所需的酶量
B.37℃下,每分钟催化生成1μmol产物所需的酶量
C.25℃下,其他为最适条件,每分钟催化生成1μmol产物所需的酶量
D.30℃下,每小时催化生成1mmol产物所需的酶量
E.在特定条件下,每分钟转化一个微摩尔底物所需的酶量
答案:E
15. 在反应系统加入何种物南可以提高工具酶的表现米氏常数
A.竞争性抑制剂
B.非竞争性抑制剂
C.竞争和非竞争性抑制剂均可
D.重金属离子
E.表面活性剂
答案:A
16. 何种情况下,酶促反应速度与酶量成正比
A.最适温度
B.最适PH
C.底物浓度足够大(10~20km)
D.酶量足够大时
E.最适离子强度
答案:C
17. 下列何种物是淀粉酶的激活剂
A.Ca2+
B.Fe2+
C.C1-
D.Zn2+
E.Mg2+
答案;C
18. 最早组织开展临床检验室室间质量评价活动的人是
A.Belk和Sunerman
B.Levey和Jennings
C.J.O.Westgard
D.T.P.Whitehead
E.W.A.Shewhart
答案:A
19. 室内质量图中 ±2S表示
A.95.45%的质控结果在此范围之内
B.99%的质控结果在此范围之内
C.99.7%的质控结果在此范围之内
D.68.27%的质控结果在此范围之内
E.90%的质控结果在此范围之内
答案:A
20. 可阻碍细菌细胞壁形成的抗生素是
A.链霉素
B.青霉素
C.四环素
D.红霉素
E.庆大霉素
答案:B
21. 有关外毒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由革兰阳性菌产生
B.也可由革兰阴性菌产生
C.具有特异的组织亲和性
D.其成分为脂多糖
E.可经甲醛脱毒成类毒素
答案:D
22. 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大量繁殖并扩散至其他组织,产生新的化脓病灶,称为
A.毒血症
B.菌血症
C.败血症
D.脓毒血症
E.内毒素血症
答案:D
23. 关于微生物的致病性,下列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微生物致病性是指微生物引起疾病的能力
B.致病能力强弱的程度称为毒力
C.致病性有种属特征
D.致病性有赖于细菌的侵袭力
E.微生物引发的疾病与人体的免疫力无关
答案:E
24. 用于预防结核病的卡介苗是经反复传代培养而获取的毒力减弱而抗原性保留的变异株,其变异是
A.形态与结构变异
B.S-R变异
C.耐药性变异
D.毒力变异
E.生长能力变异
答案:D
25. 下列哪项不是质粒的基本特性
A.质粒DNA的复制为不依赖细菌染色体的自主复制
B.质粒是细菌存在必不可少的遗传物质
C.具有不相容性
D.具有转移性
E.具有相容性
答案:B
26. 关于细菌鞭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的菌种鞭毛的数目、位置可不相同
B.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C.细菌可通过鞭毛转移质粒
D.鞭毛运动可增强细菌对宿主的侵害
E.鞭毛具有特殊的H抗原,可用血清学方法检查
答案:C
27. 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部位是
A.周围免疫器官
B.淋巴结
C.骨髓
D.胸腺
E.法氏囊
答案:B
28. 在现代免疫学中,免疫的概念是指机体
A.排斥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B.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C.抗感染的防御功能
D.识别、杀灭与消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E.清除损伤与衰老细胞的功能
答案:B
29. 抗原与抗体结合发生交叉反应是因为
A.抗原与抗体性状相似
B.抗原与抗体的比例合适
C.不同抗原具有相同或相似抗原决定簇
D.抗原和抗体的大小相近
E.抗体为多聚体
答案:C
30. 表位又称为
A.化学基因
B.半抗原
C.抗原限制位
D.独特位
E.抗原决定簇
答案:E
31. 免疫原性是指
A.抗原分子能与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异性
B.抗原分子不能与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性
C.抗原分子能诱导免疫应答的特性
D.抗原分子不能诱导免疫应答的特性
E.抗原与载体结合后诱导免疫应答的特性
答案:C
32. 异嗜性抗原广泛存在于
A.人与人之间
B.动物与动物之间
C.植物与植物之间
D.不属种之间
E.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
答案:D
33. 病原体感染后,血清中出现最早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是
A.SIgA
B.IgG
C.IgM
D.IgD
E.IgE
答案:C
34. 免疫球蛋白的型及亚型分类依据是
A.VH抗原性的不同
B.CL抗原性的不同
C.CH抗原性的不同
D.VL抗原性的不同
E.CV抗原性的不同
答案:B
35. 补体经典途径中各补体成分激活的顺序是
A.C143256789
B.C124536789
C.C12356789
D.C124356789
E.C123456789
答案:C
36. 能够激活补体替代途径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G2
B.IgM
C.IgG3
D.凝聚的Ig
E.IgG1
答案:D
37. CD4T细胞又可称为
A.辅助性T细胞
B.抑制性T细胞
C.细胞毒性T细胞
D.记忆性T细胞
E.迟发型超敏反应性T细胞
答案:A
38. B淋巴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受体是
A.E受体
B.IgG Fc受体
C.C3受体
D.SIg受体
E.IgE Fc受体
答案:D
39. 对白细胞介素-2有依赖的细胞是
A.Raji细胞
B.CTLL-2
C.人肺癌细胞
D.小鼠T细胞肿瘤细胞
E.D10G4.1
答案:B
40.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不包括
A.促进靶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B.增强抗感染和细胞杀伤效应
C.促进和抑制其他细胞因子和膜表面分子的表达
D.促进痰症过程,影响细胞代谢
E.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
答案:E
41. 完全抗原的特征是
A.无免疫原性,无免疫反应性
B.有免疫原性,有免疫反应性
C.有免疫原性,无免疫反应性
D.无免疫原性,有免疫反应性
E.必须与载体结合才具有免疫原性
答案:B
42. 出生后的造血器官主要是
A.肝
B.脾
C.胸腺
D.淋巴结
E.骨髓
答案:E
43. 下列血细胞发育过程的一般规律描述正确的是
A.核染色质结构紧密粗糙到疏松细致
B.核浆比例由大到小
C.细胞体积由小变大(巨核细胞例外)
D.核仁由无到有
E.胞浆颗粒从有到无
答案:B
44. 在粒细胞成熟过程中,最先含有特异性颗粒的是
A.中幼粒细胞
B.晚幼粒细胞
C.早幼粒细胞
D.杆状核粒细胞
E.原始粒细胞
答案:A
45. 正常成人红细胞中90%以上的血红蛋白是
A.HbA
B.HbA2
C.HbH
D.HbF
E.HbS
答案:A
46. 体内的铁主要分布在
A.血红蛋白
B.运铁蛋白
C.肌红蛋白
D.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贮存铁)
E.肌红蛋白
答案:A
47. 下列关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在特定条件下,可在脾内形成造血细胞结节
B.存在于骨髓和血液中,形态和淋巴细胞相似
C.既能产生骨髓干细胞,又能产生淋巴干细胞
D.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向下进一步分化的能力
E.造血干细胞来源于造血祖细胞
答案:E
48. 下列哪种不是人体的生理性血红蛋白
A.HbA
B.HbA2
C.HbF
D.HbH
E.HbGower2
答案:D
49. 蛋白C系统不包括
A.蛋白C
B.蛋白S
C.血栓调节蛋白
D.凝血酶敏感蛋白
E.活化蛋白C抑制物
答案:D
50. 幼红细胞糖原染色可呈阳性的疾病是
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骨髓纤维化
E.缺铁性贫血
答案:A
51. MIC小组命名的AML-M2标志染色体畸变是
A.t(9;22)
B.t(15;17)
C.t(8;21)
D.t(8;22)
E.t(1;19)
答案:C
52. 血小板膜糖蛋白Ib主要与下列哪种血小板功能有关
P> A.黏附功能B.血块收缩功能
C.聚集功能
D.凝血功能
E.分泌功能
答案:A
53. 胞体大并有伪足,染色质呈纤细网状,一个大而清晰的核仁,核形略有扭曲,胞浆毛下玻璃样灰蓝,未见颗粒,符合
A.原始红细胞
B.原始粒细胞
C.原始单核细胞
D.原始淋巴细胞
E.原始巨核细胞
答案:C
54. 具有保护Hb的巯基及红细胞膜作用的红细胞酶是
A.G6PD
B.丙酮酸激酶
C.乳酸脱氢酶
D.谷胱甘肽还原酶
E.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
答案:D
55. 父母的ABO血型的基因型分别为AA、AB,其子女可能的血型是
A.A型、B型、AB型
B.A型、AB型
C.A型、B型
D.B型、AB型
E.AB型
答案:B
56.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生理功能是
A.促进血液凝固
B.抑制血液凝固
C.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D.抑制纤维蛋白溶解
E.促进血液凝固及抑制纤维蛋白溶解
答案:B
57. RDW增大说明红细胞
A.体积大小不均一性
B.体积变小
C.体积增大
D.形态异常
E.染色异常
答案:A
58. 缺铁性贫血红细胞直方图特点是
A.峰右移,底变宽
B.峰左移,底无改变
C.峰左移,底变宽
D.峰左移,底变窄
E.峰右移,底变窄
答案:C
59. 白细胞总数增高应除外下列哪种情况
A.急性感染
B.急性大出血
C.急性中毒
D.剧烈劳动后
E.流行性感冒
答案:E
60. 下列结果哪项不符合典型的严重化脓性感染
A.白细胞总数常增加
B.中性粒细胞出现核左移及空泡
C.淋巴细胞相对减少
D.嗜酸粒细胞明显增多
E.中性粒细胞出现中毒颗粒
答案:D
61. 红细胞目视计数法的计算公式应是(N表示五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
A.N×5×10×103×200
B.N×25×10×104×200
C.N×5/25×10×105×200
D.N×5/25×10×106×200
E.N×25/5×10×106×200
答案:E
62. 魏氏法测定血沉时,成年男性参考值为
A.0~5mm/h
B.0~10mm/h
C.0~15mm/h
D.0~20mm/h
E.0~25mm/h
答案:C
63. 抑制凝血酶作用的抗凝剂是
A.枸橼酸钠
B.EDTA-K2
C.肝素
D.草酸盐
E.EDTA-Na2
答案:C
64. 瑞特染色时,血片着色偏红,调整染色的方法是
A.增高缓冲液pH
B.降低缓冲液pH
C.与缓冲液pH无关
D.首先应更换染色液
E.再稀释缓冲液
答案:A
65. 成人主要血红蛋白的结构为
A.α2β2
B.α2γ2
C.α2γ2
D.α2δ2
E.β2S2
答案:A
66. 妊娠后尿中HCG量最高的时间是
A.10~14天
B.22~24天
C.60~70天
D.120天左右
E.妊娠最后两周
答案:C
67. 渗出液蛋白质定量常大于
A.10g/L
B.20g/L
C.30g/L
D.40g/L
E.50g/L
答案:C
68. 食管鳞状细胞癌占恶性病变的
A.80%以上
B.85%以上
C.90%以上
D.95以上
E.99%以上
答案:D
69. 前列腺液中不含哪种物质
A.卵磷脂小体
B.凝固酶
C.淀粉样小体
D.纤溶酶
E.前列腺颗粒细胞
答案:B
70. 下列是细叶吸取细胞学检查的优点,但除外
A.操作简单
B.副作用少
C.诊断较快
D.对肿瘤细胞能进行准确分型
E.应用范围广
答案:D
71. 恶性肿瘤细胞和核异质细胞的区别是,前者有
A.核染色质结构呈结块状
B.核边增厚
C.核大小不一
D.核仁增大
E.病理性核分裂
答案:E
72. 下列有关核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核异质细胞的胞浆分化正常
B.细胞核的边界整齐
C.染色质分布异常
D.核边增厚
E.核的大小异常
答案:B
73. 早熟角化细胞是指
A.宫颈型外底层细胞
B.产后型外底层细胞
C.萎缩型外底层细胞
D.非孕期中层细胞
E.妊娠期中层细胞
答案:C
74. 用于新生儿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检查是
A.胎儿肺成熟度检查
B.胎儿肾成熟度检查
C.胎儿肝成熟度检查
D.胎儿皮脂腺成熟度检查
E.胎儿唾液腺成熟度检查
答案:A
75. 尿液中出现本周蛋白属于
A.溢出性蛋白尿
B.肾小球性蛋白尿
C.功能性蛋白尿
D.组织性蛋白尿
E.肾小管性蛋白尿
答案:A
76. “肉眼血尿”时其每升尿液中的含血量至少超过
A.1ml
B.2ml
C.3ml
D.4ml
E.5ml
答案:A
77. “无尿”是指每天的尿量不超过
A.17ml
B.100ml
C.400ml
D.2000ml
E.2500ml
答案:B
78. 血清蛋白电泳时通常用pH8.6缓冲液,此时各种蛋白质带有的电荷为
A.白蛋白带正电荷,其他蛋白带负电荷
B.白蛋白带负电荷,其他蛋白带正电荷
C.白蛋白和其他蛋白均带负电荷
D.白蛋白和其他蛋白均带正电荷
E.白蛋白和其他蛋白均不带电荷
答案:C
79. 称取KC1 0.447g和NaC19.36g,溶于蒸馏水倒入5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此时溶液中Na+、K+浓度相当于(原子量K=39,Na=23,C1=35.5)
A.Na+140mmol/L K+5.5mmol/L
B.Na+145mmol/L K+6.0mmol/L
C.Na+150mmol/L K+5.5mmol/L
D.Na+155mmol/L K+5mmol/L
E.Na+160mmol/L K+6.0mmol/L
答案:E
80. 高渗性脱水引起
A.血浆容量减少,组织间液容量减少,细胞内液容量正常
B.血浆容量减少,组织间液容量减少,细胞内液容量增多
C.血浆容量正常,组织间液容量减少,细胞内液容量减少
D.血浆容量减少,组织间液容量减少,细胞内液容量减少
E.血浆容量减少,组织间液容量正常,细胞内液容量减少
答案:D
81. 某样品反复测定得出的结果很接近于真值,说明该方法
A.准确度高
B.精密度高
C.灵敏度高
D.重复性好
E.实用性强
答案:A
82. 下列激素中哪一种与另外四种激素均无免疫交叉反应
A.卵泡刺激素(FSH)
B.黄体生成素(LH)
C.促甲状腺素(TSH)
D.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答案:E
二、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使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密切的切答案,并在答题卡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83~85题共用备选答案)
A.吸附
B.穿入
C.脱壳
D.组装
E.释放
83. 病毒可通过崩解宿主细胞或出芽方式完成的过程称为
答案:E
84. 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最早阶段为
答案:A
85. 病毒核酸被包入病毒衣壳而形成核衣壳的过程为
答案:D
(86~89题共用备选答案)
A.参与止血过程
B.参与凝血过程
C.参与纤溶激活
D.参与纤溶抑制
E.参与抗凝过程
86.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答案:E
87.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答案:C
88. 高分子量激肽腺(HMWK)
答案:B
89. 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
答案:D
三、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备选答案中所有正确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所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90.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分离原理包括
A.渗透效应
B.浓缩效应
C.分子筛效应
D.重力效应
E.电荷效应
答案:BCE
91. 心肌细胞内肌钙蛋白复合物是由下列哪几种肌钙蛋白组成
A.mTnT
B.TnC
C.cTnI
D.MtnI
E.cTnT
答案:BCE
92. 系统误差的特点是
A.引起误差的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是恒定的
B.误差的符号偏向同一方向
C.可按照它的规律对它进行校正和设法消除
D.增加测定次数不能使系统误差减小
E.增加测定次数可使系统误差减少
答案:ABCD
93. 对某种抗菌药物敏感的细菌变在对该药物耐受的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通过细菌染色体耐药基因的突变
B.可通过耐药质粒的转移和转座子的插入
C.可通过产生一些新的酶类或多肽物质
D.可通过产生新的代谢途径
E.此变异为S-R变异
答案:ABCD
94. 衣原体与病毒相同的是
A.专性细胞内寄生
B.能通过滤菌器
C.对抗生素敏感
D.能形成包涵体
E.含有两种核酸(RNA和DNA)
答案:ABD
95. 血管内皮细胞通过下列哪些发挥抗血栓作用
A.产生PGI2
B.合成血栓调节蛋白
C.合成肝素样物质
D.释放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E.释放组织因子
答案:ABCD
96. 红细胞膜的功能包括
A.屏障作用
B.半透性
C.免疫性
D.可变性
E.受体特性
答案:ABCDE
97. 关于网织红细胞的临床意义,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作为贫血鉴别诊断指标
B.反映骨髓的造血功能
C.作为贫血诊断的指标
D.反映机体内红细胞的功能状况
E.作为贫血疗效判断的指标
答案:ABCE
98. 脱落细胞学检查时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有
A.在病变区直接采集
B.标本必须新鲜
C.避免血液混入标本
D.避免黏液混入标本
E.操作应轻柔
答案: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