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让百姓享受高级医疗服务建双向转诊模式

|0·2010-09-15 13:55:31浏览0 收藏0

  公立医院是群众看病就医的主要场所,其改革涉及治理结构、人事分配制度、补偿机制等各种复杂利益关系的调整,难度很大,公众关注度很高。在医改实践中,各地在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质、规范公立医院服务行为、提高公立医院服务效率等方面,作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不少好的做法和经验。从今天起,本报特开辟专栏,推出公立医院改革系列典型报道,为推进医改尤其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提供可供借鉴的所做所为所思所得。

  “最近,我们医院的门诊量比去年同期稍有下降,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有更多的病人留在了基层。这几年做帮扶一直是我们医院免费出人、出资金,光是免费培训县医院医生这一项,每年的投入就超过100万元。”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国医大一院)院长徐克总结起3年来帮扶县医院所取得的“成效”和付出时,脸上矛盾的神情一闪而过。

  徐克说,帮扶县医院有助于科学地分流病人,能够让群众享受到尽量公平的医疗服务。这是公立大医院反哺社会的体现,也是大医院必须要承担的社会责任。

  帮就帮县医院

  在辽宁省昌图县第一医院院门左侧,“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协作医院”的牌匾很是显眼。昌图县第一医院院长李秀荣乐呵呵地说:“这个匾的‘含金量’可是高得很哩。”

  昌图县位于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的交界处,拥有103万人口,昌图县第一医院是县里唯一的二级甲等医院。据李秀荣介绍,前两年,医院的技术力量、环境、管理等各方面都较差,“那时候,邻省的救护车就停在我们医院门口等着接我们治不了的病人,患者看病难问题特别严重。”2008年6月13日,该院与中国医大一院建立协作医院关系,2009年该院的急诊量就比2007年增长了74%,门诊量、住院病人数、手术量、业务收入等各项指标也全部实现“三级跳”。今年1月~5月,该院的各项指标完成数已经超过了2007年全年的总和。

  徐克说,这几年,国家越来越重视县医院的发展,县医院楼盖得越来越多,而看病的老百姓却并没有随之增多。2006年,中国医大一院曾对辽宁省25家县级医院的医疗资源情况、手术能力、化验能力、疾病病种分布和医疗设备情况等做过调查,发现这些医院的床位利用率平均只有52.6%。“作为城市大医院,我们认识到,帮助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水平是我们的责任,而帮扶县医院才能发挥我们的技术和管理优势,也最能解决农村居民看病难的问题。我们帮就帮县医院。”

  一开始,中国医大一院的帮扶工作采取的是把全省县(市、区)级医院骨干医师请来培训的方式。然而他们很快发现,单靠免费培训就想帮助基层医院提升医疗水平是远远不够的。2007年下半年,中国医大一院按地域选取部分县医院开始进行协作医院试点,即定期出人、出资金到协作医院出诊、查房、手术、讲课,到现在已经帮扶了12家医院。

  帮的是“软实力”

  3年前,中国医大一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李笑天第一次下到一家县医院时,被那里耳鼻喉科的软硬件环境吓到了:唯一的喉镜已经非常老旧,查出来的结果不能采信。医务人员的无菌意识很淡薄,一上午看了5名病人,医生的检查器具是反复使用的,连最基本的消毒都没有,医生的“经验”基本上来自于课本。

  耳鼻喉科类的疾病是北方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李笑天说,在清原县和阜新市,耳聋耳鸣患者大约能占到全科门诊病人的1/3。为了帮助当地医生提高诊疗水平,李笑天每次去协作医院出诊或手术之后,都尽量挤出时间讲课,内容从基本的诊疗操作到对手术病人的管理都包括在内。今年,李笑天已经去了4家医院开展帮扶,有的医院一周去一次,有的一个月去一次。(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

  2007年9月,昌图县第一医院血液净化室护士长王彦冬去中国医大一院学习血透护理技术,之前她从来没见过透析机。9个月的学习下来,她从“连机器上的一个按钮都不认识”成为血透患者安全的守护人。

  “我们的操作完全是按照中国医大一院的标准,透析管路是一次性的,每个病人透析完都要对机器进行消毒。每3个月检测一次内毒素。”2008年,昌图县第一医院在中国医大一院的帮助下建起了血液净化室,如今,王彦冬说起血透院感防控来已经头头是道。

  中国医大一院的老师在深入了解基层需求后,在医疗技术和制度建设上几乎是手把手地教。彰武县人民医院在中国医大一院眼科主任陈蕾的指导下,白内障复明术等手术已经开展起来。宽甸县中心医院2008年选派普外科骨干医师到中国医大一院进修学习腹腔镜技术,现在已经能够独立开展胃癌根治术、甲状腺癌的颈清术等高难度手术。

  对于能向省级老师请教学习的机会,许多基层医生非常珍惜。昌图县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王桂春为了多学知识,每周去中国医大一院参加主任教授查房2次,从昌图到沈阳有两三个小时的车程,她每次都是早晨去晚上回来,坚持了2年。如今,该院新成立了内科病房,脑血管病变及脊髓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帮出来的公平

  “医疗公平包括质量公平和机会公平。”昌图县县委书记刘雁说,中国医大一院的帮扶,让县里的老百姓在看病就医上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记者在昌图县第一医院采访时,遇上了正在做血透治疗的昌图县大四乡村民王国涛。他告诉记者,以前他都是去开原市血透,从乡里到开原要坐两个多小时汽车,本来透析后就够难受的,还要搭上不少路费、餐费。现在县里就能做透析了,新农合报销的比例达75%,一下子减轻了他的负担。

  让老百姓享受“高级”医疗服务的另一项举措是中国医大一院和协作医院建立的双向转诊模式。按照协议,县医院诊断不清、治疗上有难度,特别是急危重症的患者,中国医大一院全部接受转诊治疗,待诊断清晰、病情平稳后,再转回县医院做后续治疗。去年5月,彰武县患者王文新因车祸造成多发性肋骨骨折、胸部挤压伤,彰武县人民医院接诊后初步诊断为心脏严重损伤、失血性休克,病人生命危急。该县医院立即启动与中国医大一院的绿色通道,直接将病人送至中国医大一院手术室,经全力抢救,终于成功救治了这例罕见的心脏贯穿伤患者。两年多来,彰武县人民医院通过这一绿色通道,向中国医大一院转诊患者650人。

  中国医大一院的住院部长期人满为患,但他们一直优先考虑协作医院患者的住院需求。徐克说,目前该院所能承担的帮扶医院数量已经饱和,长期派人下去的确影响了自己医院的正常医疗秩序。所以他们开始摸索组建城乡一体化医疗网络服务平台,利用这一平台进行重症患者的远程医疗、远程影像诊断和医生的网络培训等,希望借助现代化手段把帮扶无限延展出去。

  对话院长徐克——

  大型公立医院院长最看重什么

  记者:作为大型公立医院院长,你最看重医院发展的哪些指标?

  徐克:作为一院之长,我当然关注医院的收入,但更看重医院是否有创造性的科研人才和成果、是否有解决疑难疾病的能力。在政府补偿严重不到位的情况下,以优质医疗服务换取发展,我认为是健康的发展。

  记者:你认为医院究竟办多大规模合适,如何看待医院的规模扩张热?

  徐克:这要区别医院的功能定位,不能一概而论。像我们医院,定位于区域性疑难急重症诊治中心。一个有实力的学科要有40张~50张床,整个医院就应该有适度规模的扩张,才能适合发展的需要,符合老百姓的需要。大型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任务很多,要正常运转,还要应对突发事件、向外派驻医疗队、帮扶基层、培养人才、出科研成果,达到这个规模,运营的投入产出比才是最好的。我们医院还有发展的空间。

  记者:如何让帮扶基层医院行动持续下去并取得实效?

  徐克:公立医院是政府办的,首先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作为大型公立医院,要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医疗人才。要想让更多的基层医院从帮扶中获益,就需要更多的大医院承担起社会责任。而在国家没有出台相关鼓励政策的情况下,大医院无偿帮助基层医院的可持续性模式还需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是在扶助县医院回归良性运转之后,实现大医院和小医院的职责分工、优势互补。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