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杉树皮外固定治桡骨骨折
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是腕部最常见的骨折,多见于中老年有骨质疏松的患者,跌倒时腕部呈背伸位,手掌着地,骨折部位多在骨松质与骨密质的交界处。
浙江富阳张氏用杉树皮外固定材料,疗效确切。杉树皮夹板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及适当的硬度和良好的可塑性,因此是理想的外固定材料。杉树皮夹板的弹性在预防骨折再移位和纠正残余畸形上起重要作用。骨折固定后在胶布条约束力的作用下,利用夹板的弹性对骨折产生一个持续的固定力,保持骨折的对位对线。当功能锻炼时,肢体周径随肌肉的收缩与松弛而产生有规律的改变。当肌肉收缩时,肢体周径变粗,约束力增大,夹板发生了弹性变形,将肌肉收缩产生的部分动能转为势能;当肌肉松弛时夹板依靠其本身的弹性恢复肌肉收缩前的状态,将肌肉收缩时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形成纠正残余侧方移位和维持骨折对位对线的弹性回复力。加之杉树皮质轻而韧,具有弧形使之与肢体能较好匹配。杉树皮的特性使其在治疗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时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病人痛苦少,消肿止痛快,透气性好,压迫感少,并发症少,夹板松紧便于调整,疗程短,功能恢复快,充分体现了中医学“动静结合”的治疗原则。
诊断标准
一、有外伤史,多为间接暴力所致。
二、伤后腕关节周围肿胀、疼痛,前臂下端呈“餐叉样”畸型,远端向背侧移位。
三、影像学所见,腕关节正常解剖关系发生改变,骨折远端向桡侧和背侧移位,桡骨下端关节面改变向背侧倾斜或成为负角,向尺侧倾斜减少或完全消失,甚至向桡骨倾斜而成为负角。严重时,骨折端可有重叠移位。
适应证
外伤后影像学证实为桡骨下端伸直型骨折,发病在2周之内就诊。
禁忌证
一、陈旧性骨折
二、开放性骨折
三、病理性骨折
四、桡骨下端骨折伴下尺桡关节脱位
五、骨折后局部有张力性水疱
六、不能配合的患者
操作方法
一、器械准备
每当清明至立秋季节,树木生长旺盛,选树龄在10年以上,树干直径超过15厘米的刺杉树,将树干截成若干段,除去树枝分叉以上的部分,在1周内剥去外表绒毛状的表皮,用铲刀将皮纵向剖开,然后小心地用力将树皮整块的剥下来,将剥下来的树皮晒干、压平待用。挑选出无虫蛀、无桩节、无霉变、干燥、平整、厚度1厘米,清洁的树皮,根据肢体长短、粗细,剪取4块并剪成:背、掌、尺侧的上宽下狭呈楔形,桡侧上宽下狭并呈刺刀形。然后除去夹板外表的皮层,使其厚度为0.5厘米。
夹板的长度和宽度:根据患臂的长短,粗细的不同,制作不同的长度和宽度的夹板。长度:背侧块近端至肘横线下3厘米~4厘米,远端齐掌指关节。掌侧块近端至肘横线下3厘米~4厘米,远端齐腕横纹。尺侧近端、远端均同掌侧块,桡侧块近端至肘横下3厘米~4厘米,远端齐第一掌指关节。宽度:背、掌侧近端为前臂上1/3处周长的1/4减1厘米。远端为腕部周长的1/4减1厘米。桡、尺侧近端为前臂上1/3处周长的1/4减2厘米。远端为腕部周长的1/4减2厘米.如图1、2、3、4。
二、操作步骤
复位后患者坐或立于医者对面,患侧手心朝上,医者左手示指扣住骨折远端背侧与第3、4、5指同时使患者掌屈于30°手向上向尺侧牵拉。左手拇指在骨折近端掌侧向背侧尺侧按压,助手立于患臂外侧准备包扎,医者用棉纸将前臂包裹好,保护皮肤,防止擦伤,然后先将掌背侧块夹板放好,远端齐掌指关节,掌侧块远端齐腕横纹,尺侧块远端齐尺骨茎突,桡侧块远端齐第一掌指关节,固定于腕屈曲30°尺偏位,夹板之间间距1厘米,保持良好的透气性。助手用胶布由近端到远端作螺旋形固定,然后用绷带包扎,外面再用胶布固定。然后前臂屈肘90°旋后位悬挂,掌心向上。
三、治疗时间及疗程
整复固定后3天摄片复查,调整夹板,如肿胀严重则放松固定,肿胀消退后重新扎紧。此后每周复查1次,第3周X线摄片复查,第5周结束时X线摄片检查,骨折线模糊,有骨痂形成,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即可解除固定,嘱患者加强功能锻练。
四、关键技术环节
包扎程序先内后外,从近端到远端螺旋形包扎,胶布带间距为1.5厘米为宜,内外一样。夹板安放程序,先背侧,再掌侧,继尺侧,后桡侧为准。夹板间隙不能小于1厘米绷带包扎从近端到远端,并必须绕过手掌心,固定掌背侧夹板,但不能超过掌指关节,保持掌指关节活动自如。夹板的松紧必须严格掌握,保持前臂良好的血运。
五、注意事项
固定后向患者说明,如果出现肿胀疼痛剧烈,手指发凉血运欠佳等情况,应立刻急诊调整夹板。
如患者为小孩,应减少X线检查次数。
六、可能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案
对桡骨远端骨折整复后不稳定的骨折,应加强早期的X线检查,如出现移位明显的应考虑手术治疗,如外固定支架支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适宜技术推广项目)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