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输变电类项目环评案例分析
一、产业政策
鼓励类:
1)500 千伏及以上交、直流输变电
2)城乡电网改造及建设
3)电网运行安全监控技术开发
4)大型电站及大电网变电站集约化设计和自动化技术开发
5)跨区电网互联工程技术开发
6)大容量远距离超/特高压输电技术开发及应用
7)输变电新技术(大电网分析、仿真、预警技术及灵活交流输电技术)开发及应用
8)降低输、变、配电损耗技术开发及应用
二、基本概念
1)电磁环境
输变电工程运行中产生的所有电磁现象的总和,其特征因子主要是交流输变电工程周边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以及直流输电项目周边的合成场强、直流磁场。
2)电磁环境敏感目
指电磁环境因子可能对其造成环境影响的对象。主要指民房、医院、办公楼等有人长时间居住或工作的建筑物。
3)工频电场
电场是电荷周围存在的一种物质形式,电量随时间作50Hz 周期变化的电荷的电场称为工频电场。电场强度在空间任意一点是一个矢量,其单位为伏特每米(V/m),交流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的电场单位一般常用千伏每米(kV/m)表示。
4)工频磁场
磁场是有规则地运行着的电荷(电流)周围存在的一种物质形式,随时间作50Hz 周期变化的磁场称为工频磁场。磁感应强度是矢量,该矢量值在任一点的散度为0,单位为特斯拉T。
5)合成场强
指直流电晕产生的空间电荷形成的场强和标称场强合成后的电场强度,kV/m。
6)直流磁场
直流导线上电荷形成的磁场为直流磁场。磁感应强度是矢量,该矢量值在任一点的散度为 0,其计量单位为特斯拉T。
三、环境现状调查
1 区域概况
包括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区域地势、交通等,应分市、区、县进行描述,并应附地理位置图。
2 自然环境
a).地形地貌
包括所涉区域的海拔高度、地形特征、地貌类型(山地、丘陵、平原、河网等),以及岩溶地貌、冰川地貌、风成地貌等特殊地貌特征。 若无可查资料,应做一些必要的现场调查。
应附输变电工程区域地形图、现场地形地貌照片等资料。
b).地质
根据现有资料,概要说明工程所涉区域的地质状况,可选择包括如下内容:地层概况,地壳构造的基本形式(岩层、断层及断裂等)以及与其相应的地貌表现、 物理与化学风化情况、地震烈度等。特别是有危害的地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流、冻土等有危害的地质现象,应加以说明。若不直接或间接危害到输变电工程 时,可仅概要说明其发生情况。
c).水文特征
根据现有资料,概要说明输变电工程所涉水体与工程的关系及其水文特征。
d).气候气象特征
利用工程所涉地区当地气象台(站)的现有统计资料,概要说明所涉区域特征,可选择包括如下内容:气候特征、气压、气温(平均、最高、最低)、水量、蒸发量、雨雪、冰冻、风速(平均、最大)、主导风向等。
3生态环境
a)生态完整性
从区域生态环境的功能与稳定状况概要说明区域生态完整性现状情况。
b) 生物多样性
4 社会环境
根据现有资料,概要说明所涉地区人口数量;居民区(村庄)名称、人口数量;医院、学校、福利院和特殊社会经济敏感目标的名称、规模、分布及与工程的关系;交通运输和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情况。
四、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对工程在建设期的噪声、废水、扬尘、弃渣、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等环境影响因子进行分析。
运行期的环境影响因子分析以正常工况为主。分析各环境影响因子,包括电磁环境、生态、噪声、废水、水土流失等的产生、排放、控制情况。
五.注意的问题
1 选线选址与产业政策及规划的相容性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及所涉地区的相关规划,包括国家和省、市的产业政策、社会发展规划、电力规划、城市规划、生态功能区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从可持续发展战略角度出发,
分析评价输变电工程与相关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划是否相容,是否满足环保、规划、土地等相关部门对工程提出的基本要求,并对工程的线路形式(单回路或双回 路等)比选、线路路径、站址及总图方案布置的环境合理性、是否尽量避开居民区、开发区、自然保护区、名胜古迹、重要军事设施及通讯设施等环境保护目标以及 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出定性的分析评价,对市区
内的输变电工程,应明确评价变电站的结构型式或线路的敷设方式是否符合《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 的规定,给出措施建议,必要时提出工程线路或站址选择或调整的避让距离要求。
2 建设期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环境影响
噪声影响评价
施工扬尘
变电站和换流站工程建设期长、施工区域集中、开挖面积大、施工堆料多,因此易产生扬尘影响。
建设期污水
拆迁影响
水土保持
3 运行期环境影响评价
电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可以采取类别分析、模型预测的方式。
类比目标应选择类似拟建工程的建设规模、电压等级、容量、总平面布置、架线型式、架线高度、环境条件及运行工况的工程,列表论述其可比性。
类比评价时,如国内没有同类型工程,可通过搜集国外资料、模拟试验等手段取得数据资料进行评价。
类比项目
交流工程: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直流线路工程:地面合成场强、直流磁场;换流站工程: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地面合成场强、直流磁场。
噪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 污染控制措施分析
明确输变电工程拟采取的具体环境保护措施,应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满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环保政策、资源政策要求。针对环境影响或工程内容提出明确的建议,如选线的要求、避让具体居民区的要求、抬高线高的要求等。如需划定规划控制范围,应论述其合理性与必要性。
生态防护措施包括避免(选线选址、施工方式、保护措施等)、消减影响、生态补偿等方式;恢复包括数量、种子资源等方面。生态环保措施应落实到具体时段和具 体点位上,保护和恢复的重点应放在施工期的监督和监理上。依据《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 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对变电站、换流站等产生的危险废物(如蓄电池、变压器油等)的收集、管理和处置,规定相应的环保措施。
1)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
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措施按照技术先进、可靠、可行和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多方案比
选,推荐最佳方案。对于关键性、创新性的环境保护设施,应调查国内外同类措施实际运行
结果,分析、论证该环境保护设施的有效性与可靠性。结合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论证工程拟
采取环境保护措施实现达标、满足环境质量要求的可行性。
2)根据《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中规定的输变电电磁环境因子推荐标准值,是否满足该标准 限值来确定的。如果环评预测值超过限值,则需要采取拆迁或其他工程措施。目前规定了4千伏/米和0.1毫特斯拉作为居民区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的评价限值, 即对处于输电边导线垂直投影线外侧水平间距5米以内、边导线最大风偏时空间距离小于8.5米以及离地1.5米高度处的电场强度超过4千伏/米或磁感应强度 超过0.1毫特斯拉的居民住宅必须全部拆迁。线路经过农田时,适当增加导线对地距离,以保证农田等环境中工频电场强度小于10千伏/米。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