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二、纺织印染项目
某工业园区拟建生产能力3.0×107m/a的纺织印染项目。生产过程包括织造、染色、印花、后续工序,其中染色工序含碱 量处理单元,年生产300天,每天24小时连续生产。按工程方案,项目新鲜水用量1600t/d,染色工序重复用水量165t/d,冷却水重复用水量240t/d,此外,生产工艺废水处理后部分回用生产工序。项目主要生产工序产生的废水量、水质特点见下表。拟定两个废水处理、回用方案。一是拟将各工序废水混合处理,其中部分进行深度处理后回用(恰好满足项目用水需求),其余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流程见下图。方案2拟对废水特性进行分质处理,部分废水深度处理后回用,难以回用的废水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
纺织品、定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车间屋顶上6个呈矩形分布排气口排放,距地面8m,项目所在地声环境属于3类功能区,南厂界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值昼间60.0dB(A),夜间56.0dB(A),经预测,项目对工厂南侧厂界噪声贡献值为54.1dB(A)。
(注:《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3类区标准为:昼间65dB,夜间55ddB)
1、如果该项目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废水COD限值为500mg/L,方案一的COD去除率至少应达到多少?
2、按方案一确定的废水回用量,计算该项目水重复利用率。
3、对适宜回用的生产废水,提出废水分质处理、回用方案(框架),并使项目能满足印染企业水重复利用率35%以上的要求。
4、给出定型车间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所需要的源参数。
5、按《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评价南侧厂界噪声达标情况,说明理由。
1.说明该工程在耕地复垦和补偿中存在的问题。
答:(1)永久占用增加的0.7公顷耕地类型不明确,包括是否为基本农田,是否履行审批手续。
(2)复垦和补偿未做到数量相当,质量是否相当也不明确:
①永久占用耕地补偿不足,并未达到占补平衡。永久占用耕地比环评时批准的用地增加0.7公顷,而补偿却没有按实际占地数量进行补偿。
②临时用地占用耕地数量虽然有所减少,但2.7公顷临时占用的耕地未恢复为耕地而恢复为林地,也未予以异地补偿。
2.为分析耕地复垦措施的效果,需要调查哪些数据资料。
答:(1)通过资料收集和实际勘测,调查工程建设前后土壤层厚度及肥力、土壤侵蚀模数,说明复垦效果。
(2)通过查施工期环境监理档案等,调查是否按环评批复要求,实施了分层开挖,分层回填措施,包括分层开挖深度,堆存方式,保护土壤层及防治水土流失所采取的水土保持工程数量等。
(3)调查与当地政府或居民签订的有关补偿协议所涉及的面积、金额等补偿及其落实的具体档案记录情况。
(4)通过公众参与等方式调查,调查耕地复垦后农作物的产量,并与工程建设前相同种类农作物产量相比,分析是否会影响农业生产。
3.指出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中反映的生态问题
答:(1)由于工程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变更,如有5公里管道线路发生了变更,使包括生态影响在内的环境影响与环评时相比有所变化或不同。
(2)环评批复要求穿越林地段占地面积控制在6.2公顷,实际却占用了7.1公顷。工程占地面积及占地类型存在不确定性,对造成对生态的实际影响与环评时相比有所不同,本工程对林地段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增大。
(3)根据本工程占地与生态恢复及补偿情况,生态恢复往往不能按环评或批复要求严格进行恢复,存在一定的变数。
(4)本工程人工生态恢复植被覆盖率只有20%,与自然植被的30%的覆盖率相比,人工生态恢复的效果较差。
4.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对管道变更线段提出还需补充开展调查的工作内容。
答:(1)管道变更段原来拟占用的是林地,变更后占用的是园地及其他用地,需调查并分析本段管道工程变更的原因及,通过与原线段所占用的土地利用情况相比,说明变更的环境合理性,包括占地的合理性。
(2)调查变更工程实际占用的园地和其他土地的位置、面积及地表种植物的种类或植被类型、覆盖率及其生产力等情况。
(3)调查该段工程临时占地的类型、面积、分布等。
(4)调查工程占地改变土地利用类型所造成的实际生态影响情况,造成的实际生物量损失等。
(5)调查工程所采取的生态恢复类型及恢复效果,包括本段工程临时工程占地恢复所种植的植物种类、植物种植方式或布局、覆盖率,生长情况,水土保持效果等。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