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第二章 工程分析中第三节事故风险源项分析$lesson$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中源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对建设项目的潜在危险识别及事故概率计算,筛选出最大可信事故,估算危险化学品泄漏量。在此基础上进行后果分析,确定该项目风险度,与相关标准比较,评价能否达到环境可能接受的风险水平。
一 源项分析步骤(熟悉)
源项分析的范围和对象是建设项目所包含的所有工程系统。一般步骤如下:
(1)划分各功能单元。
(2)筛选危险物质,确定环境风险评价因子。
(3)事故源项分析和最大可信事故筛选
(4)估算各功能单元最大可信事故泄漏量和泄漏率
二 泄漏量分析(熟悉)
(1)泄露量设备分析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分析评价中产生漏泄的主要设备有:
① 管道
② 挠性连接器
③ 过滤器
④ 阀
⑤ 压力容器、反应槽
⑥ 泵⑦ 压缩机
⑧ 储罐
⑨ 储存器
⑩ 放空燃烧装置/放空管
(2)泄露物质性质分析
对于环境风险分析,应确定每种泄漏事故中泄漏的物质性质,与环境污染有关的性质有相、压力、温度、易燃性、毒性。
(3)泄露量计算
① 液体泄漏速度
QL=CdAρ[2(P-P0)/ρ+2gh]1/2
式中:QL---液体泄漏速度,kg/s Cd---液体泄漏系数,0.6~0.64
A---裂口面积,m2 ρ---泄漏液体密度,kg/m3
P---容器内介质压力,Pa P0---环境压力,Pa
g-重力加速度,一般为9.8 h---裂口之上液位高度,m.
限制条件:液体在喷口不应有剧烈蒸发。
②气体泄漏速度
假定气体的特性是理想气体,气体泄漏速度QG按下式计算:
QG=YCdAP[MK/RTG(2/k+1)k+1/k-1]1/2
式中 QG---气体泄漏速度,kg/s
Cd---气体泄漏系数,当裂口形状为圆型取1.00,三角形去0.95,长方形去0.9。
M-分子量K---取土的绝热指数(热容比) R---气体常数,J/(mol .K)
TG-气体温度,KY--流出系数,对于临界流可取1.0。
③两相流泄漏
假定液相和气象是均匀的,且相互平衡,两相流泄漏按下式计算:
QLG=CdA[2ρm(P-PC)]1/2
QLG----两相流泄漏速度 Cd---两相流泄漏系数,可取0.8
P---操作压力或容器压力 PC---临界压力,一般取0.55
ρm---两相混合物的平均密度,kg/m3
④泄漏液体蒸发
泄漏液体蒸发总量为闪蒸蒸发、热量蒸发、和质量蒸发结之和。
A 闪蒸蒸发速度
过热液体闪蒸量可按下式估算:Q1=F.WT/t1
B 热量蒸发速度
C 质量蒸发速度
D 液体蒸发总量
3.最大可信事故概率确定
最大可信事故概率的含义是所有可预测的概率不为零不一定是概率最大事故,但是危害最严重的事故概率,常用事件树分析法确定事故概率。
常用时间树分析法确定事故概率。它是在给丁一个初因时间的情况下,分析该初因时间可能导致的各种事件序列的后果,从而定性与定量评价系统特性。
一般泄露事故有四种:易燃易爆气体泄漏、毒性气体泄漏、可燃液体泄漏和毒性液体泄漏。
第十三章环境污染控制与保护措施
第七节 环境风险防范
一 环境风险的概念.
环境风险:指突发性事故对环境(或健康)的危害程度,用风险值(R)表征。
风险值(R);指事故发生概率(P)与事故造成的环境(或健康)后果(C)的乘积。
环境风险评价:指对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发生的可预测突发性时间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或突发事件产生新的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损害进行评估,提出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
二.环境风险的防范措施(熟悉)
环境风险的防范与减缓措施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开发建设活动特点、强度与过程,二是所处环境的特点与敏感性。
(1)选址、总图布置和建筑安全防范措施。
厂址及周围居民、环境保护目标设置卫生防护距离,厂区周围工矿企业、车站、码头、交通干道等设置安全防护距离和防火距离。
(2)危险化学品储运安全防范及避难所。
(3)工艺技术设计安全防范措施。
(4)自动控制设计安全防范措施。
(5) 电气、电讯安全防范措施。
(6)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
(7)紧急救援站或有毒气体防护站设计。
三.事故应急预案(熟悉)
事故应急预案应根据全厂(或工程)布局、系统关联、岗位工序、毒害物性质和特点等要素,结合周边环境及特定条件以及环境风险评价结果制定。
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为:
(1)应急计划区。危险目标为装置区、贮罐区、环境保护目标。
(2)应急组织机构、人员。建立工厂、地区应急组织机构、人员。
(3)预案分级响应条件。规定预案的级别及分级响应程序。
(4)应急救援保障。配备应急设施、设备与器材等。
(5)报警、通讯联络方式。规定应急状态下的报警通讯方式,通知方式和交通保障、管制。
(6)应急环境监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由专业队伍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侦察监测,对事故性质、参数与后果进行评估,为指挥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7)应急监测、防护措施、清除泄漏措施和器材。事故现场、邻近区域,控制防火区域,控制和清除污染措施及相应设备。
(8)人员紧急撤离、疏散、应急剂量控制、撤离组织计划。事故现场、工厂邻近区、受事故影响的区域人员及公众对毒物应急剂量控制规定,撤离组织计划及救护,医疗救护与公众健康。
(9)事故应急救援关闭程序与恢复措施。规定应急状态终止程序,事故现场善后处理,恢复措施,邻近区域解除事故警戒及善后恢复措施。
(10)应急培训计划。
(11)公众教育和信息
权威老师主讲2012年度环评师课程 环评师考试论坛学员交流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