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电磁污染的危害:
电磁波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物质,是一种能量传输的形式。
二次大战以后,微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广播、电视、通信、导航、气象预报、烘烤、杀菌、治癌等等。但是当电磁辐射的能量超过一定的数值之后,它给我们带来的就不仅仅是利益,它也会对仪器设备造成干扰,对人类居住环境造成污染。目前,电磁辐射已成为继大气、水、噪声之后的“第四污染源”。
电磁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分为热效应、非热效应和种群效应。热效应是指电磁波照射人体后,交变的电场和交变的磁场使体内的水分子和电介质的偶极子产生振动,媒质的摩擦作用将动能转化为热能,从而使机体升温。如果吸收的热量很多,人体体温的调节作用已不能把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这时就会引发各种疾病。非热效应是指吸收的辐射能量不足以引起体温升高,但也往往会出现一些反应,如头晕、疲劳、失眠、引起血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化学成分的改变、眼睛晶状体的损伤等。种群效应主要是三致作用,即致癌、致畸、致突变,这种效应需要对几代人的观察研究才能做出结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移动电话的迅速发展,电视、电脑、微波炉、电磁炉的日益普及,高压输电线路、电气化铁路、轻轨不断进入市区,使得电磁辐射充斥着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但是,由于电磁辐射在空中的能量传播随距离的增加迅速衰减,只要在安装发射天线或有电磁辐射的设备时,与敏感点拉开一定间隔距离,合理布局,还是可以避免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的。因此,必须加大对电磁辐射建设项目的管理力度,加强对电磁辐射环境的保护,确实保障公众的健康,使经济发展驶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以上内容是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方法》考点:电磁污染的危害,供大家参考!查看更多复习资料内容可点击文章下方"点击免费下载>>环境影响评价师试题/资料"更多免费内容尽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