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自学考试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 地区
  •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自考报考指南:自考生如何提高记忆力

|0·2013-09-23 16:17:36浏览0 收藏0

  对于参加自考学习的自考生来说,学习的最大障碍莫过到记忆力差的问题了,怎样克服年龄大、工作忙、记忆力差的矛盾,提高学习和识记效果呢?认为应当在“科学”二字上好好动脑筋,提高记忆的科学性。

  一、求理解

  俗话说,欲要记,先要懂。从记忆规律的角度来讲,一个人对所要记忆的知识,理解得越深刻,记忆效果就越好。因此,自考生对于所学知识要搞清弄懂,特别是对那些重点、难点内容更是要耐心琢磨,反复品味,力求“知其义而明其根”。 国外有人曾作过研究: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一篇百字文,在搞清了文章的思想、内涵和基本语意后,大概15一20分钟就可以把它记住了,如果盲目机械记忆,则要近1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二、多动笔

  “好脑袋不如烂笔头”。在学习中,一定要注意学思结合,手脑并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对于那些重点、难点又不容易记住的内容更是要多动笔。这比单纯地口诵目记效果要好得多。

  三、勤复习

  记忆的过程也就是同遗记忆作斗争的过程,斗争的最好武器就是复习,要使复习取得好效果就必须注意:

  1、及时复习。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告诉我们,人们对所学知识的遗忘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遗忘最严重的时刻是在识记后的头一天,甚至发生在最初的几小时、几分钟(头一天有可能遗忘所记材料的一半)以后速度逐渐减慢。及时复习对巩固所学知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等遗忘殆尽后再“回锅”,就事倍功半了。

  2、强化记忆。艾宾浩斯的研究还证实,人们对所学习、记忆的内容达到了初步掌握的程序后,如果再用原来所花时间的一半去进一步巩固强化,使学习、记忆的程序达到150%,将会使记忆的痕迹得到强化,所记内容经久不忘,这在心理学上称为“过度学习”效应。

  四、巧记忆

  善于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和学科特点,结合自己的实际,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记忆。可分散难点,学练结合;自我回忆,尝试再现;抓住特征,展开联想;记住主要公式,进行类推;赋予机械的材料以人为的意义等。如英文“警察”的单词“Pliceman”在记忆时可联想为“警察穿玻璃丝袜”。

  五、抓重点

  自考生立足于全面、系统,突出重点,抓“牛鼻子”。起“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六、善归纳

  有条理的知识比杂乱无章的知识更容易记牢。在学习中要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加强前后知识、新旧知识的联系,努力使所学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层次分明、逻辑严密的知识系统,这对于保持记忆无疑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2013年7月各省市自考成绩查询入口汇总

?各地10月自考时间

更多信息请访问:自学考试频道    自学考试论坛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 2020年10月《高等数学(一)00020》全国卷

    难度     1人已做
  • 2020年8月《高等数学(一)00020》全国卷

    难度     0人已做
  • 2019年10月《高等数学(一)00020》全国卷

    难度     0人已做
  • 2019年4月《高等数学(一)00020》全国卷

    难度     0人已做
更多试题 >

热门课程 今日 04月23日 11:50-15:00 直播中 限定3000

曹导AI研习社第二期招新啦

数据分析基础

20次课

20小时

曹峥 曹峥

288人已预约

查看详情

¥699-788

¥699-788

200人已预约

热门课程 今日 04月21日 11:00-12:00 直播中 限定3000

25上教师资格面试结构化直播

教师资格面试

20次课

20小时

王涛 王涛

114人已预约

查看详情

¥699-788

¥699-788

200人已预约

热门课程 今日 04月22日 12:00-13:30 直播中 限定3000

顶级大厂财务专家分享:有价值的分析得做到这些

数据分析

20次课

20小时

杨晨Alex 杨晨Alex

256人已预约

查看详情

¥699-788

¥699-788

200人已预约

热门课程 今日 04月23日 11:00-12:00 直播中 限定3000

AI视频小白逆袭!图文一键生成爆款专业视频

AI启航

20次课

20小时

张颖 张颖

88人已预约

查看详情

¥699-788

¥699-788

200人已预约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

预约成功
您已经成功预约
考试短信提醒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号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