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1980年,美国国内劳动力迁移比率不断上升,但之后这一比率稳步下降。1981-1990年,美国国内年度迁移率为2.9%。2001-2010年,这一比率下降至1.7%。短距离和长距离的劳动力迁移都在下降。
莫洛伊等人分析了1980年之后劳动力迁移比率下降原因,他们发现人口统计以及社会经济层面的变量很难解释上述现象,为此他们提供了另外四种可能的原因:首先,夫妻两人均有工作的占比不断攀升,两人均有工作也使得劳动力迁移的意愿下降。其次,远程办公的增加降低了工人的迁移需求,但它不太可能成为主要原因,因为在家工作的工人比例仅从1980年的2.1%上升到2009年的4.1%。再次,产品与服务的生产不再局限于某一地点,因此,全国范围内提供的工作岗位趋于相似。有证据支持这一假设,人口密度大的城市人口比例在下降,而人口密度不太大的城市人口比例却在上升。最后,居住在各个城市的生活便捷程度逐渐变得没有差别,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再搬迁。
莫洛伊等人检验了自2005年迁移人口下降后楼市以及经济下滑可能对迁移人口数的影响。他们认为经济并非重要影响因素,因为早在经济下行之前,迁移人口数就开始下降。相反,楼市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因为楼市行情开始变差的时候与迁移人口数开始下降的时点基本一致。楼市行情一但变差将会对拥有房产的移居者产生影响,因为这些房产拥有者的资产开始变负(房屋的贷款总额超过了房屋本身的价值),也就更不愿意迁移。然而,他们发现,租房者和房产拥有者的迁移率基本相似且拥有负资产性质房屋人口较多的州其人口迁移率也没有下降很多,为此他们得出楼市行情变差对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