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课程推荐:2014年公务员课程7天免费学 :基础精讲 高效强化 高效押题 专项特训
个性课程:2014年公务员个性辅导:申论批改技巧专讲冲刺密卷个性定制
从江苏常州12名硕士当城管沿街巡查,到哈尔滨事业编制环卫岗位引来上万人竞聘,有关“编制”的话题近来屡屡引起热议。 11月27日,新华网“热点冷眼”栏目播发《要事业,还是要编制?》系列报道,引发舆论深度关注当前的就业环境和部分年轻人的“编制纠结症”。在日前举行的2012年中国管理科学高层论坛上,新华网记者独家采访了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劳动科学教育分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就年轻人的 “编制情结”心态和事业单位改革进程等话题作了进一步讨论。
“编制情结”由来已久
新华网记者:哈尔滨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事业单位编制环卫工中,457个招聘岗位引来了11539名报名者,其中还有29名硕士生。有人评价说,这些考生考的不是环卫工,而是编制。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曾湘泉:大学生争相考编制内的环卫工,有许多人表示不理解。但我认为这其实没什么。十年前,一则北大毕业生卖猪肉的新闻不也同样引起广泛热议吗?这类事件之所以被关注,根源还是一些人有“大学毕业就应当干部”的惯性思维。
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引入高学历者进入环卫工队伍对于提高公共服务队伍的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是有益处的。当然,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对体制内的工作趋之若鹜,反映了部分大学生存在“求稳”心态。要解决这样一种状况,从客观上讲,国家应继续积极推进编制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减少甚至消除体制内外差异;另一方面,也应该大力扶持和发展中小企业,提高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缩小差距,也就等于提高了他们的福利待遇,增加他们留住人才的能力。作为就业主体的大学生本身更应提高自己的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事业单位改革不是简单的“减员缩编”
新华网记者:在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有观点认为,真正能清理规范的事业单位有限,人员仅占一成左右,其他都是不能清理的,对此您怎么看?
曾湘泉:这个观点我也注意到了,我认为,关于事业单位改革这一问题,不能笼统的通过数字来衡量。
我们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过程,并不仅是缩编、裁员的过程。应杜绝“事业单位改革就是单纯裁员”这种“一刀切”的想法。我们知道,事业单位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质量,公共服务虽不等于市场化的服务,但同样存在效率问题,优化结构可以更好地服务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也是一个公共服务能力综合提升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不是简单的通过岗位缩减、裁员就能解决的。
学校、医疗是公共服务的重要代表。举个简单的例子讲,为什么现在许多家长无论如何都要自己的孩子去所谓“好”的小学,因为那些学校教学质量好、升学率高,如果通过改革能切实提高普通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服务水平,那么,去哪个学校的区别也就不是那么大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共服务改革的问题不是人员多和少,而是能力和效率大幅度提升的问题。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公务员频道及论坛,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