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提要:3000本科生争抢清洁工岗位只为“编制”,这条新闻的余温还未散去。在社会不断进步,亟待年轻人发挥自己才智和创造力的今天,却有那么多高学历毕业生趋向选择一种更为“复古”的生活,不惜押上自己的青春、时间和梦想。年轻人应该是敢于冒险,富有理想的,可他们能够向“编制”索要的,不过是一种动荡之下的安全感,并且,“编制”也永远解释不了他们内心那个不断重复的问题我该做什么样的工作,我的追求又是什么?
据《南方周末》报道,哈尔滨市招聘457个清洁工,该岗位为事业单位编制,引来1万余人报名,其中近3000人拥有本科学历,25人拥有统招硕士研究生学历。面对“编制的诱惑”,有人在找工作不如意与双亲压力之下宣称已“没有拒绝的勇气”。连培训班都见缝插针地对“环卫系统”招聘推出了“精讲”,开价580元,“考试经济”应运而生,生意兴隆.....。。
回顾过去才发现,这样的事件只是冰山一隅。“1元钱吃机关食堂”“15万年薪也坚持考公务员”...。。小小的社会新闻,折射着大时代中年轻人无奈的选择。
不是拥有高学历就不能做清洁工人,也不是简单平凡的岗位就不需要技术革新,问题的关键在于,在改革开放进行了三十多年,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今天;在社会不断进步,亟待年轻人发挥自己才智和创造力的今天,却有那么多的高学历毕业生趋向选择一种更为“复古”的生活,把“进入编制”当成自己未来人生重要的一项赌注,甚至“为了进编制而读书”,或是押上自己的青春、时间和梦想。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编制”究竟是什么?简而言之,它是指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 用人们平时说的俗话讲,进了“编制”就是“国家的人”。换种说法,其实就被国家雇佣,给国家打工,除了雇主是国家,与其他工作并无二致。既然如此,为何 “编制”会令年轻人竞相追逐?
下面一份调查或许能够部分地回答这一问题。据人民网报道,《2010年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调查》分析被调查者的所属行业和职业后发现,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回答“非常幸福”的比例最高。虽然同是“被雇佣”,但在私企工作的许多年轻人普遍缺乏安全感:福利、假期、加班时间、工作强度....。。所谓“国企事业单位”无一不令年轻的他们动心:同是同龄人,资质差不多,却能因为工作的“性质”不同而拉大生活的差距。这其中也折射着对社会资源分配不公的沉重焦虑:本该在任何岗位都应实现的待遇和保障,却只能通过成为“国家的人”来享受。
从另一个角度看,在无数的“国考”“公考”“事业单位招考”故事中,年轻人的父母似乎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开头的报道中讲到,一个弹了4年电吉他,热爱摇滚的三本院校年轻人,在几次找工作失利之后,无法拒绝母亲递来的“环卫招聘”启事。“扫大街有啥的,政府不垮,我们不垮。”另一位竞聘者,父母都在国有企业改制之后下岗,让他从小对“编制”抱有怀疑,母亲却坚信“任何单位都能黄,国家还能黄了?”历史的积淀和过去困苦生活的经验,让这些可怜的父母不敢也不愿意让孩子拿自己的青春赌明天,宁可用买彩票一般的几率,换来一个安稳生活的可能性。
多重影响之下,许多高学历的年轻人或自愿,或被迫地走上了追逐“编制”,“到体制内去”的路。然而常识告诉我们,年轻人应该是敢于冒险,富有理想的,应该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地进行创造。这样,一个国家才能有继续发展的动力。这并不是说“编制”内的工作都不需要创造力,而是当下这些年轻人所谓的“选择”并不是出于他们的本心,或者自身发展的需要,他们向“编制”索要的,如同专栏作者王树彤所言,不过是一种动荡之下的“安全感”,无论物质,还是精神。而这样的工作解决了物质保障,却永远解释不了他们内心那个不断重复的问题我该做什么样的工作,我的追求又是什么?
如果我们的社会资源分配能够更加趋向公平;如果我们的父母能够尽量不要将自过去生活的阴影和恐惧强加在儿女身上;如果,我们的年轻人自身能够鼓起勇气,一起来对抗“看不见的压力”,勇敢朝向能够给予自身最多发展空间和实现最大价值的领域进军....。。也许这个时候,“编制”才能不再成为一种诱惑。
有趣的是,中国新闻周刊网推出的网络调查显示,在寻找工作时,更多的人看重的是“发展机遇以及空间”或者“其他因素”,选择编制和户口的只占2%。真诚希望有一天,那个万人争抢的“编制”岗位不再稀缺,它回归成为我们手中众多可选工作之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