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国家公务员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考点精讲(一)

|0·2013-03-18 10:35:12浏览0 收藏0
摘要 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考点精讲(一)
  【考试分析】

  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要求掌握的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从历年真题来看每年的分值在2分左右。该部分内容与时事政治联系较为紧密,特别是党的最新的路线方针政策,考点以识记为主。

  【考点精讲】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1、邓小平理论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和社会历史条件。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党的十二大邓小平首次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

  党的十三大标志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形成;

  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当代世界的新变化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国情与党情的新变化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三个代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面向21 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3、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践要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现实基础和重要借鉴。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随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一思想路线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与全面改革的进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党的思想路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2、实事求是地思想路线

  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三、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及其意义。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及确立这一任务的依据。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现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1、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特征(指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但这种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涵。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四者有机统一,不可分割。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条经验。

  五、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1、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发展战略的特点。

  2、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

  3、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实施这一战略的意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培养、吸引和用好各类人才。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基本内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框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确立这一分配制度的依据。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是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紧迫性和长期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

  3、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涵义、内容和重要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个长期过程。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社会主义文化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正确认识和处理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指导方针。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和谐社会的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谐音记法:民工有活定和谐)。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十、“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发展

  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发展。

  2、“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实践

  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回归祖国的重大意义。

  解决中国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纲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中国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的活动决不妥协)。

  十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关于当今时代特征的科学判断。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2、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和首要任务。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关系。中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是加强和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3、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在2005年9月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主席发表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第一次系统阐述了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并发表以下几点意见。第一,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第二,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第三,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第四,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推进联合国改革。)

  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社会各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3、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性。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3年河南选调生考试成绩查询时间:5月6

河南选调生选调对象:对是不是三好学生的要求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