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公务员热反映社会价值观异变
山西青年马啸这些年的人生遭际,恰似一则寓言:从小到大,他用“官二代”身份多次挤掉别的竞争者;大学毕业后,他拒绝父母安排的工作选择北漂,做了5年编辑终于等到晋升机会,却被副社长推荐的关系户挤掉;去年年底,心灰意冷的他回到山西,在父亲的庇护下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法院系统,再次用关系挤掉了别的竞争者。
在父母官职护佑之下的马啸,曾是人脉关系的直接受益者;而当他撕下自己的身份标签,正当权益立马就被别的关系户所侵占。在这样一个“势利”的社会,似乎只有背景和关系足够强硬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在所有能够发挥作用的关系中,权贵背景无疑是最好用的一种关系。马啸当年以低于录取分数线100多分的成绩进入省属示范高中,所依靠的不仅仅是数万元的赞助费,起关键作用的其实是他父母的官场背景。权贵背景变得比财富更有分量,让公众对官员的不信任变成了一种习惯,几乎只要有年轻干部受到提拔任用,都会招致是否有背景的质疑。
如果将今日中国的社会阶层分层,有权有势者绝对处于金字塔顶端。这种社会现实传递了一种非常功利的价值观,并恰如其分地解释了公务员考试为何一年比一年热,为何每年都有超百万人扎堆儿去挤“公考”的独木桥。绝大多数考生其实很清楚,报考公务员只是一种与买彩票无异的碰运气之举,因为一旦有幸考上就意味着将会得到稳定、高福利、有保障、有安全感的“体制内生活”,并有可能给自己的后代赢得一张“拼爹游戏”的门票。
梅德韦杰夫在谈及俄罗斯的腐败问题时曾有一个论断,“公务员受欢迎程度就是腐败水平”。这句话是否适用于中国姑且不论,但公务员成为众多青年求职时的首选,并被社会普遍认为是最具幸福感的职业,充分说明当前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出现了问题。如今的年轻人纷纷想方设法进入“体制内”,但他们的动力不是为了提升社会管理和政务处理的水平,而仅仅只是谋求一个“特权化生存”的机会,无疑向全社会传递出了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
马啸最终进入父亲所在的政法系统,也让我们看到了阶层固化的隐忧。当官员的子女纷纷进入政府部门、富人的子女子承父业的时候,那些被贴着“穷二代”“农二代”标签的群体,却正因上升的渠道被堵塞而苦闷――他们可能奋斗一生,也没有机会跟那些身处“上流”阶层的人一起喝咖啡。
一个正常的社会,不会让马啸这种试图逃避父母庇护的年轻人处处碰壁,不会让没有关系和背景的普通人寸步难行,也不会让“求稳”成为年轻人的处世哲学,更不会让处于底层的民众绝望。北漂失败的马啸,或许会成为其他叛逆者的反面教材,他的经历,也让我们看到了现实社会价值观的异变,以及社会变革绕不开的几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