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第一章 阅读理解
命题分析及题型综述转自环 球 网 校edu24ol.com
阅读理解类题目“一般包含一段话或一个句子,要求应试者选出与所提要求最相符合的一项”,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在理解题干含义的基础上作答。纵观近几年的公务员考试试题,阅读理解类题目的题量一直保持在20道,占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总题量的50%,而且其难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主要表现在题干的阅读量不断加大,对考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考查力度不断加强等方面。因此,考生在平时的备考过程中要注意培养自己的阅读速度与综合分析能力,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选出准确、恰当的答案。
从命题角度分析,阅读理解部分的考查角度很多,主要分为主旨概括题、意图推断题、细节判断题、词句理解题、衔接排序题及其他类型的试题。与逻辑填空部分只考查个别词汇的准确运用不同,阅读理解部分重在考查考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理解”体现在意图推断题、细节判断题、词句理解题等几种题型上,主要包括对题干的理解,对备选项的理解,对出题者命题思路的理解,对所选择答案的理解等各个方面。“表达”体现在主旨概括题、衔接排序题及标题结语题等几种题型上,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表达”,能够准确地概括出语段主旨含义,根据句子主题对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或者能够根据给定语段填入适合的标题或结语,等等。
为便于考生更加系统、全面地备考阅读理解这一部分,编者对2006年以来的阅读理解题型进行了汇总分析,详见下表:
最近五年阅读理解题型题量统计表
年份 | 主旨概括 | 意图推断 | 细节判断 | 词句理解 | 衔接排序 | 标题填入 |
2010年 | 4道 | 10道 | 2道 | 1道 | 3道 | |
2009年 | 9道 | 9道 | 1道 | 1道 | ||
2008年 | 12道 | 5道 | 2道 | 1道 | ||
2007年 | 13道 | 3道 | 1道 | 2道 | 1道 | |
2006年 (一类) |
11道 | 9道 | 8道 | 1道 | 1道 | |
2006年 (二类) |
13道 | 3道 | 7道 | 2道 |
通过最近五年的题型题量分析,不难看出命题人对于以上六种题型有所青睐,其中主旨概括题、意图推断题和衔接排序题为必考题型。此外除2008年外,其他年份对细节判断题均有考查,因此以上四种题型应该是各位考生复习的重中之重。其他两种题型为选考题型,词句理解题通常是隔年命题考查。标题填入题出现得较早,并且五年内仅出现一次,难度不高,考生可以自行把握。
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1.先看问题,确定题型
由于阅读理解题干部分的阅读量较大且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考生若先读题干往往会出现读了一遍却没读懂的情形。为了更有针对性地答题,考生可以先看所问的问题,确定了答题方向,再带着问题去题干中寻找答案,做到有的放矢,快速作答。
2.判断选项本身正误
一般来说,四个备选项内容不会相差无几,考生可运用排除法先排除错误选项,缩小正确选项的选择范围。错误选项特征:表述过于绝对化;与原文中某句话表述相同,比较片面;表述与题干内容不相干或明显相左。正确选项特征:本身表述无漏洞,且有一定的思想性;表述比较相对,出现“应该”“仍然”“需要”“可能”等关键词;是题干内容的同义替换。
3.敢于质疑,换位思考转自环 球 网 校edu24ol.com
在平时练习的过程中不能只关注所谓的“正确答案”,更要敢于质疑,多思考错误选项的设置思路,揣摩命题者的出题意图,久而久之,自己也可以有所提升。在练习和考试过程中,考生也可以将自己置于命题者的位置,从命题者的角度来分析试题,这样往往也会有“柳暗花明”之感。
4.不要犹豫,果断选择
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题目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不存在“不会”的问题。对于一些较难的题目,考生经常是在排除了一两个错误选项之后在其他选项之间犹豫不决,觉得哪个都像是正确答案,久久不能作出选择。这时,考生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判断和直觉,选取自己最初选定的一个,这样即使选错了,也比犹豫纠结要好,因为这至少为后面试题的回答赢得了时间。
5.各类题型解题必备法则
作答主旨概括题时,可以在选项中直接寻找同义替换的句子;作答意图推断题时,选项完全是原文内容的通常不选;作答细节判断题时,可直接将选项与原文对比;作答词句理解题时,可根据语境综合判断;代词指代题要牢记就近原则;作答衔接排序题时,可以先利用关联词将相邻句子连接起来,再判断首尾句。
第一节 主旨概括题
核心知识
主旨概括题要求考生通过阅读一段文字进行概括归纳或把握文段的中心主旨,考查了考生在短时间内准确理解文段主题及概括的能力。通常考生可以通过一些关键词来判断一道题是否是主旨概括题,比如“主旨”“主要”“核心”“主题”“中心”“概括”等提法。
通常来说,主旨概括题有如下几种提问方式:“这段文字的主旨是……”“这段话主要讲述的是……”“这段话主要谈的是……”“这段文字主要表达的是……”“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对这段文字复述最准确的一项是……”等。针对上述几种常见的提问方式,考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试题,力求在最短时间内选出正确选项,为后面的题目节省时间。
将主旨概括题细分,又可以分为主旨题和概括题两类。下面分别详细介绍两类试题的作答方法,供考生参考。
1.寻找题干主旨句
主旨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题干给出文段整体的理解概括能力,而非对某句话的理解或分析。主旨题的解题思路在于考生需要找到主旨句或核心句,即能够承载文段主要内容的语句,然后在备选项中选出与主旨句意思最匹配的一项,即为正确选项。因此,考生一旦判断出某道题为主旨概括题,第一方法就是从题干中找出这段话的主旨句,以快速作答。
主旨句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心句”,相信大家对此并不陌生。在文段中,主旨句可能在段首、段中或段末。考生可结合具体文段进行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位于段首的情况是“总-分”的形式,即先点明主题,然后围绕主题展开论述,一般来说,这种情况比较简单,考生很容易分清。位于段中的情况一般为“分-总-分”的形式,即先引出所要论述的问题,再给出答案,然后进一步对答案加以解释说明,一般来说,这个“答案”就是文段的主旨。位于段末的情况为“分-总”的形式,先摆出论述的种种不同情况,最后总结出其共同之处,作为文段的结论,这个结论就是文段的主旨。
除了上述三种情况之外,还有一些题目没有明显的主旨句,但是考生通过简单的判断和分析,可以发现这段文字是围绕某个观点进行展开说明的,再仔细观察备选项,肯定有一个是对文段主旨的准确概括。其他有明显错误或以偏概全的,考生可快速排除。
2.巧用关联词分析概括题
概括题需要考生找到文中的核心观点,又要兼顾其他语句所表述的内容,进行高度概括和总结。因此,此类试题的正确答案既要突出主题句,又要对其他语句进行概括总结。在阅读理解中,并不是所有的文段都有明确或隐含的中心句,这时就需要考生找出文段的重点句,再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归纳。对此,考生可以巧妙地利用关联词迅速准确地找到这个文段的重点句,进而快速作答。
(1)转折后是重点句
主题句出现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之后,如“但是”“可是”“只是”“不过”“然而”“却”“其实”“事实上”“实际上”等。这个道理不难理解,语言在表达的过程中是讲求策略的,通过转折这一方式引起对方注意恰好符合这种策略。因此考生只要在浏览文段的过程中迅速寻找到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进而找到主题句即可准确作答。
(2)结论后是重点句
主题句出现在表示结论关系的关联词之后,如“因此”“所以”“因而”“可见”“总之”“言而总之”“综上所述”“概而言之”等。通常一段话结束后都要用结论性的语句总结归纳,从而达到重申重点的目的。而考生在阅读文段的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去寻找结论型的表述语句,这往往就是该文段的主题句。
(3)递进后是重点句
主题句出现在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之后,如“而且”“并且”“并”“也”“还”“甚至”“更”等。作为语句表达的主体,要想体现该句的重要性,往往通过使用递进的关系加以强调,这种方式为我们所熟知。正是这种常用的语言表达习惯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准确地寻找到主题句。
经典真题精讲
【例1】 (2010-国考-24)中国古代的科学着作大多是经验型的总结,而不是理论型的探讨,所记各项发明都是为了解决国家与社会生活中实际问题,而不是试图在某一研究领域获得重大突破。从研究方法上来说,中国科技重视综合性的整体研究,重视从总体上把握事物,而不是把研究对象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分离出来,独立研究它们的实体和属性,细致探讨它们的奥秘。这使得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没有向更高层次发展。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
A. 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没有长足进步的根本原因
B. 研究方法的缺陷使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停滞不前
C. 中国古代的科学研究关注的重点及其历史背景
D. 解决实际问题是推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动力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A。这是一道主旨概括题。文段前半段采用了几个并列复句“是……而不是……是……而不是……”着重分析原因,最后尾句“使得”引出了在这种原因之下产生的结果“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没有向更高层次发展”,不难发现A项就是对整个文段的同义替换,其中“没有向更高层次发展” = “没有长足进步 ”。
【老师点评】 B项“长期停滞不前”用词不妥,文段中的表述是“没有向更高层次发展”。C项和D项并非文段论述的重点。
【例2】 (2010-国考-26)传统的动物资源保护措施主要是划定保护区或建立保种基地。这些措施能很好地保护物种的多样性,但也存在一些缺点:保护区面积大,偷猎现象屡禁不止;建立良种基地保护地方品种投资大,时间长,容易出现近亲繁殖、物种衰退等现象。试管、克隆、冷冻保存等生物技术新成果的问世,为动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开辟了新途径,建造“动物诺亚方舟”不再是天方夜谭。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
A. 生物技术的进步为动物资源保护开辟了新天地
B. 动物资源保护促成了生物技术新成果的诞生
C. 保护动物物种多样性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D. 传统资源保护措施所遇到的困难和取得的进步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A。这是一道主旨概括题。文段前半段介绍了传统的动物资源保护的特点,并用转折词“但”强调传统动物资源保护的弊端。文段后半段提到了新生物技术的进步为动物资源保护提供了新途径。不难发现整个文段的论述主体是“动物资源保护”,A项的表述最符合文意要求,其中“开辟了新途径” = “开辟了新天地”,属于典型的同义替换。
【老师点评】 B、C项很好排除,但很多考生会受到D项的干扰,注意D项的表述主体是“传统资源保护措施”,而并非“动物资源保护”,属于偷换了论述主体。
【例3】 (2010-国考-3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但劳动就业的增长却远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目前,尽管我国服务业吸纳劳动就业的比重在不断上升,甚至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并且基本消化了包括从农业和制造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存量在内的所有新增劳动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它对劳动就业的贡献率还是太低。我们务必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模式转变的机会,发掘服务业对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的巨大潜力。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
A. 服务业是保障我国就业快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
B. 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契机
C. 我国服务业对劳动就业的吸纳能力有待进一步拓展
D. 就业与经济增长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在于服务业发展滞后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C。这是一道典型的主旨概括题。文中首句通过转折词“但”强调就业率的低增长;接着结合我国现状,通过第二个转折词“但”强调服务业对就业率的贡献较低;最后通过必要条件的引导词“务必”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即“发掘服务业对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的巨大潜力”。不难发现C项就是文段主题句的同义替换,其中“发掘……巨大潜力” = “能力有待进一步拓展”。
【老师点评】 A项并非文段论述主体,仅仅陈述了一个现状。B项表述偷换了论述主体,文段的主体为“服务业”,而非“产业结构”。D项揭示原因也不是文段中体现出来的主要内容,均予以排除。
【例4】 (2009-国考-46)旅行是什么?德波顿并不想急于提供答案;旅行为了什么?德波顿似乎也不热心去考求。但释卷之后,相信每个读者都会得到一种答案--这答案,既是思辨的,也是感性的;既酣畅淋漓,又难以言说。因为它更像是一种情绪,令人沉醉而不自知。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
A. 读者读后会得到模糊不清的答案B. 读者领略到了德波顿的淡然无为
C. 德波顿没有解答读者提出的问题D. 德波顿给了读者宝贵的精神享受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D。这是一道典型的主旨概括题。文段通过两个设问句引出了表达的主题,根据文中表述“这答案,既是思辨的,也是感性的;既酣畅淋漓,又难以言说。因为它更像是一种情绪,令人沉醉而不自知”可知,作者对德波顿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手法是持肯定赞赏的态度。比较一下选项,A项的“模糊不清”、B项“淡然无为”、C项“没有解答”等表述均与作者表述的态度不符,因此均予以排除。而D项“宝贵的精神享受”一句恰恰与文段作者的态度相符,正确的答案应该是D项。
【例5】 (2009-国考-48)跟电影中创意以导演为中心不同,电视行业创意的中心是编剧。编剧在电视行业中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小画框给视觉发挥的空间没那么大,语言艺术就显得特别重要。情景剧还有故事情节作为吸引力,而喜剧秀就完全是靠演员的表现和语言的魅力了,又都是在棚里拍,从拍摄上讲是纯技术活儿,创意都在于对话和表演。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比较电视与电影行业创意上的差异
B. 强调语言魅力对电视行业的重要性
C. 分析电视行业各种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D. 解释电视行业创意以编剧为中心的原因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D。这是一道典型的主旨概括题。文段首句提出了电影与电视的差别,即电影以导演为中心,电视以编剧为中心。接下来,文段都是对于“电视以编剧为中心”这一观点进行的解释说明,引用了“之所以……是因为”这样一个倒装句来阐述其原因。因此本文段的主旨是重点解释电视行业创意以编剧为中心的原因。因此正确答案应该是D项。
【例6】 (2009-国考-50)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手稿在拍卖会上露面时,考虑到手稿并不完整,只是其中一个章节,拍卖行保守给出60万至90万美元的估价,最终成交价却高达150万美元。《尤利西斯》是爱尔兰的文学国宝,第一次公开出版却在巴黎,手稿也一直留在国外,几十年来爱尔兰人都以此为憾事。得到手稿拍卖的消息,爱尔兰国家图书馆便决定不惜代价把手稿买回都柏林,最终的高价,文学价值和民族感情各占一半。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
A. 《尤利西斯》手稿为什么拍出高价
B. 爱尔兰人具有强烈的民族情感
C. 文学手稿的价值有时难以估量
D. 《尤利西斯》手稿深受爱尔兰人喜爱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A。这是一道典型的主旨概括题。文段首句陈述了一个事实,即《尤利西斯》手稿以高价拍出,接下来的内容都是来解释为何能够拍出高价:文学价值和民族感情各占一半。因此正确的答案应该是A项。
【老师点评】 这道题目是一个典型的“总-分”式行文脉络,也是国考中常常出现的一种类型。考生要重点掌握“总”的核心句与“分”的解释句之间的关系,确定最恰当的答案。
【例7】 (2009-国考-51)尽管黄金的地位已今不如昔,但魔力依然不减。纸币在通货膨胀面前无能为力,而黄金天生具备保值功能,在通货膨胀时代尤为耀眼。美元和黄金价格犹如跷跷板的两端,在美元持续贬值的背景下,黄金价格会自然走高。在股市风险加大时,黄金市场会成为资金的避风港,最近国际市场金价走高,和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股市震荡不无关系。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预测黄金市场未来的走势B. 说明影响金价的各种因素
C. 解释黄金受到追捧的原因D. 分析黄金投资的国际环境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C。这是一道典型的主旨概括题。首句通过转折词“但”陈述黄金的魅力不减;接下来的文字从不同方面解释了魅力不减的原因:通货膨胀下不贬值,股市风险形势下资金的避风港等。很明显,C项与主题句表示的意思一致。
【老师点评】 考生要注意寻找主题句,这个文段是典型的“总-分”式,首句点明观点。此外选项C中“受到追捧”其实就是原文“魅力不减”的同义替换,这是答案的标志。
【例8】 (2009-国考-52)心理矫治作为一项专业性、科学性很强的教育改造手段,其意义不仅在于促进服刑人员改造,也在于降低服刑人员出狱后重复犯罪的几率。当然,由于我国心理学学科建设尚未成熟,心理矫治工作虽然在监狱管理系统中已初见成效,但在监狱系统中大范围运用还需假以时日。
这段文字主要是说心理矫治( )。
A. 在监狱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B. 亟待在监狱系统中进行大范围运用
C. 是一种处于发展中的有效教育改造手段
D. 发展有赖于心理学学科建设的发展成熟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C。这是一道典型的主旨概括题,整个文段都在围绕“心理矫治”展开论述。首句阐述了心理矫治的作用和意义,第二句谈到了心理矫治面临的问题。结合两句的内容,正确的答案应该是C项“一种处于发展中的有效教育改造手段”。其中A项仅仅提到了心理矫治的作用和意义,没有谈到其发展的瓶颈。B项提到了其发展的趋势,D项谈到了发展受限的原因,然而都仅是侧重一个方面进行的表述,因此A、B、D项都应该排除。
【例9】 (2009-国考-57)今天,人们往往以为老虎一直都生活在山上,并不知道它们从平原退出的历史。唐宋时期,随着经济文化中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华南虎彻底退出平原地区。之后出现的“调虎离山”“放虎归山”“坐山观虎斗”等成语,表明当时人们已经误认为老虎是山地物种,并不知道老虎是因为人类活动的侵犯而“被逼上山”的。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描述老虎随人类活动退向山区的历史
B. 澄清人们对老虎生活区域的认识误区
C. 说明了老虎“被逼上山”的时代背景
D. 分析人类活动对老虎生存环境的影响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B。这是一道典型的主旨概括题。文段首句提出论点,即人们对老虎的生活区域有认识上的偏差,老虎并非一直生活在山上而是从平原退出的。接下来引用了唐宋历史事实以及一些成语的例子来对首句观点进行论证,属于文段的分论点。因此正确答案应该是B项,即澄清人们对老虎生活区域的认识误区。
【老师点评】 该文段对考生把握主题句的能力进行了考查,考生要重点掌握行为脉络中“总-分”式这种类型,一方面要重点掌握总与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另一方面要在阅读文段时重点观察首句引导的主题句,这也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例10】 (2009-国考-59)近年来,全球纸价持续上涨,据分析,纸浆的价格会越来越高,而出于环保的原因,全球的纸浆生产能力却在减弱。油价的上涨让问题变得更糟糕,而据预测,这一上涨趋势并不会在短期内逆转。当纸价上涨到一定程度,必然反映到书价上,即使不考虑买书人会因为额外支出而减少购买,增加的占用资金也会令书店的经营风险增加。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说明书价必然上涨的诸多原因B. 分析未来图书零售业的发展趋势
C. 揭示能源问题与图书行业的关系D. 预测图书零售业将面临经营困境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D。这是一道典型的主旨题。文段首句提到纸价上涨,生产能力减弱的现状;第二句话提到油价上涨的现状。接着引出文中的主题句,即纸价与油价的全面上涨必然会导致图书零售业的销售前景,即“即使不考虑买书人会因为额外支出而减少购买,增加的占用资金也会令书店的经营风险增加”一句。因此正确答案应该是D项,预测图书零售业面临的困境。
【例11】 (2009-国考-61)随着科学的进步与基因治疗方法的建立,基因兴奋剂的使用已成为可能,但检测运动员是否使用过基因兴奋剂则非常困难。虽然可以从蛋白质组学检测发现其踪迹,但检测基因一般需要运动员身体组织样本,这涉及是否尊重运动员的问题。另外,目前的检测技术还无法跟上基因改造的步伐,世界反兴奋剂机构除了将基因兴奋剂列入禁止目录,也在吸纳世界上最优秀的基因技术老师为自己服务,希望研发出基因兴奋剂检测技术,取得相关前沿成果。
这段文字说明基因兴奋剂检测( )。
A. 需要不断完善技术手段B. 遭遇的困境与解困思路
C. 需建立完备的检测体系D. 面临的道德与技术难题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D。这是一道主旨概括题。文段首句运用转折词强调“基因兴奋剂检测很困难”,接下来都是在围绕如何“困难”展开论述:第二句提到了“但检测基因一般需要运动员身体组织样本,这涉及是否尊重运动员的问题”一句即关于伦理道德的难题;又通过“另外”引导出第二个原因,即技术上也面临着困境。因此,该段文字重点就是在谈论基因兴奋剂检测面临道德与技术的难题。
【例12】 (2009-国考-64)设计美术馆向来是建筑师莫大的机遇,他们会因此得到可以尽情施展最炫目华彩技法的舞台。而在梵·高美术馆,从最初设计草图的里特维尔德,到负责设计配楼的黑川纪章,再加上为他们拾遗补缺的凡·古尔,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非常低调内敛的姿态,绝无半分喧宾夺主的企图。是不是该猜测,他们面对着如此特殊的对象,都明了自己的使命就是不要用华丽去玷污了梵·高?就把绚丽全都留给画笔下那如焰火般旋转的星空吧!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说明梵·高具有璀璨的艺术成就B. 探讨梵·高美术馆风格朴素的缘由
C. 点评三位建筑师独特的设计风格D. 分析梵·高美术馆统一风格形成的背景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B。这是一道典型的主旨概括题。文中首句提到了在设计美术馆时建筑师通常选择的风格是华丽炫目;接着用转折词“而”引出梵·高美术馆的不同特点,即低调内敛;最后对这一建筑风格进行了解释说明,即避免用华丽玷污梵·高。因此整个文段都是在探讨该美术馆风格朴素的理由。正确答案应该是B项。A项表述在文中并没有提及,无从得出;C项“点评建筑师的设计风格”只是文中一部分而已,并非主要内容;D项“分析风格形成的背景”的表述也不准确,并非背景,而是缘由。
第二节 意图推断题
核心知识
如果说主旨概括题是“有一说一”的话,那么意图推断题则重在“言外之意”。这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意图推断题的正确答案往往不能从题干中直接找出,必须通过思考、分析、判断来推断作者的意图、观点和看法。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意图推断题的数量达到10道之多,为历年之最。一方面是因为这种题型更具灵活性,一段材料可以从多个方面设置考点;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种题型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考查考生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意图推断题的提问方式通常带有“意在”“想要”等提法。常见的提问方式有以下几种:“这段文字意在说明……”“这段文字意在阐明……”“这段文字意在强调……”“上面这段话最想表达的意思是……”“这段文字主要想表达的是……”“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知道……”“这段话告诉我们……”“这段文字着重抒发怎样的感慨”等。
对于意图推断题,考生的解题思路关键在于把握提问要点,既然是“意在”“想要”等提法,意味着在原文的表述中并没有直截了当地将作者的目的、意图表明,而需要考生阅读时结合文段去把握作者说话的出发点和目的所在,即通过文段的字面语句推断出作者的“言外之意”。考生在选择答案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出题人在设置题目选项时通常会将文段的字面表达意思设为一个干扰选项,考生在作答时要注意排除。
(2)考生在把握作者说话的目的、意图、初衷时要结合原文进行引申,不要过度猜测。
经典真题精讲
【例1】 (2010-国考-21)法国着名寓言作家拉封丹有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一个行路人的大衣吹掉。北风呼呼猛刮,行路人紧紧裹住大衣,北风无奈于他。南风徐徐吹动,温暖和煦,行路人解开衣扣,脱衣而行,南风获胜。
这个寓言意在告诉人们( )。
A.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 方法得当,柔可克刚
C.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B。这是一道典型的意图推断题。文段讲述了一个着名的寓言:南风北风比赛的故事。不难发现在使行人脱衣的过程中,北风并没有使用恰当的方法,猛烈地刮,最终造成了适得其反的效果;而南风则选择了恰当的方法,吹着徐徐的微风,最终获胜。通过这个寓言,作者要揭示一个哲理,即若想成功,要选择恰当的方法,有时候能够以柔克刚,正如微风战胜大风一样,因此B项为正确答案。A、C、D三个选项也都是符合客观实际的表述,不过考生在选择时要注意答案与文段之间的关联性,换言之正确答案与文段要有关系才行,而上述三个选项并非文段所要揭示的寓意和道理,因此应该予以排除。
【例2】 (2010-国考-23)呈现大自然多样性的热带森林是许多动植物的最后栖息地,它们的存在对人类来说极其重要。面对热带森林被严重破坏的状况,人们很容易忘记,这是温带地区大部分森林已经遭遇过的:在已开发地区,大量原始森林消失了;在开发区,尤其在严重降雨区,一旦那些山坡的植被遭到破坏,就会引起诸如洪水和泥土坍塌等问题。多数植物种类分布广泛,能够承受局部砍伐并幸存下来,但有些种类分布范围很狭窄,过量砍伐会使之永远消失。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是( )。
A. 强调森林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B. 分析乱砍滥伐森林的严重后果
C. 说明温带森林实际上更易遭到破坏D. 呼吁重视与加强对温带森林的保护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A。这是一道典型的意图推断题,考查考生把握作者意图的能力。文段首句就提到热点森林的存在对人类的重要性。接着又列举了温带森林遭到破坏造成的严重危害,就是想通过这些严重后果警醒人类要意识到森林对人类的重要性,重视对森林的保护。符合文意的是A项。B、C两项仅仅陈述了一个表面现象,并非作者的目的和意图。D项表述主体有误,并非加强对温带森林的保护,而是应该加强对整个森林的保护。
【例3】 (2010-国考-27)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小范围、低水平的科普活动已远不适应时代的发展。“理解科学”这个大“科普”,便成为迫切需要全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纵深发展,科学技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概念和逻辑体系,也渐渐远离了大众的视线与常识。人们很难凭借以往的知识结构和经验,来准确理解科学及其所引起的各种变化,很难判断其社会价值与意义,这就使得一些科学技术成为横亘在人类发展道路上的知识壁垒。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公民的科学素养与飞速发展的科学存在差距
B. 在新形势下提升科普工作水平的必要性
C. 提高科普工作水平所面临的种种困难
D. 现代科学技术有成为知识壁垒的可能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B。这是一道典型的意图推断题。这段文字属于一个非常典型的社会现实类文段,讲述了关于科普工作的问题。首句交代背景:科技发展,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增加,低水平的科普不适应时代发展。接着围绕科普自身特点进行阐述,科学技术逐渐形成自己的概念和逻辑体系,远离大众视线。最后陈述结果,造成人们很难理解科学、科技,这使其成为知识壁垒的这一社会现状。那么不难发现,作者的意图是要发出呼吁,即尽快提升科普工作的水平,避免上述现状的继续蔓延,因此正确答案应该是B项。
【例4】 (2010-国考-28)一只小型广告灯箱一年可以杀死约35万只昆虫。亮如白昼的夜晚还会严重影响昆虫特别是成虫的生命周期。昆虫是自然界食物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很多小型动物、鸟类和蝙蝠以昆虫为主要食物,许多植物靠昆虫授粉,如果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发生变化,必将严重影响生态环境。过度的照明对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压力更是不言而喻。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 光照对动植物生长的主要影响B. 自然界各物种之间的关联密切
C. 昆虫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D. 光污染对自然生态平衡的干扰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D。这是一道典型的意图推断题。文段首先列举了一个例子,即广告灯箱对昆虫的影响;接下来又陈述了昆虫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后尾句揭示出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过度的照明对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压力更是不言而喻”,符合文意的一项为D项。其中“过度的照明”可以理解为“光污染”。
【例5】 (2010-国考-30)哲学曾经是一种生活方式。所谓苏格拉底的哲学,不只是他和别人对话的方法,以及他在对话中提出的种种理论,更是他不立文字、浪迹街头、四处与人闲聊的生活方式。哲学从一开始就不是一种书面的研究,而是一种过日子的办法。只不过我们后来都忘了这点,把它变成远离日常的艰深游戏。即便是很多人眼中刻板的康德,也不忘区分“学院意义的哲学”和“入世意义的哲学”,并且以后者为尊。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哲学源于生活,应服务于民众
B. 如今的哲学发展偏离了它的本质
C. 康德和苏格拉底的哲学观念一脉相承
D. 当代人们对哲学的诠释方式发生了改变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A。这是一道典型的意图推断题。文段论述了哲学的意义和价值,并且阐明了作者的观点,即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过日子的办法”。不难发现作者通过这段话就是想告诉读者哲学应该源于生活,为百姓民众服务,即“入世意义的哲学”,因此正确答案应该是A项。
【老师点评】 有些考生可能会受到B项的干扰。实际上B项表述仅仅为其表面的含义,并非作者说话的目的所在。正是由于“偏离了本质”,我们才应该使哲学回归其本质,即A项的“源于生活,服务民众”。
【例6】 (2010-国考-31)在安科莱,以畜牧为生的希马人和以农业为生的伊鲁人共同居住;在亚利桑那,纳瓦霍人以前靠狩猎和采集为生,现在主要以畜牧为生,他们与经营农业的霍皮人为邻;澳洲东南沿海地带以前住着以渔猎和劫掠粮食为生的土着居民,现在却住着从事农业、畜牧业及工业的欧洲人。
作者列举这些事实意在说明( )。
A. 环境迫使人们接受某种生活方式
B. 人们对自然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C. 不同文化的族群完全有可能和谐相处
D. 地理环境并非人类生产方式的决定因素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D。这是一道意图推断题。文段用并列式的论述方式,讲述了在同一地理环境下不同种族的生产方式,实际上就是想要揭示一个道理,即地理环境并非人类生产方式的决定因素,正确答案为D项。有些考生会受到C项的干扰,注意文段的最后一句,“澳洲东南沿海地带以前住着以渔猎和劫掠粮食为生的土着居民,现在却住着从事农业、畜牧业及工业的欧洲人”,并非两个族群同时共存,而是有一个先后顺序的,由此可知C项的表述并不准确,应该予以排除。
【例7】 (2010-国考-32)炮制技术被认为是中医药的核心技术,也是中医独有的传统技能,掌握它就等于掌握中医药市场。国外企业通常通过在我国开办饮片加工厂、聘请国内炮制老师“偷学”炮制技术,目前这样的外资企业达到几十家。这是因为,一些地方政府对国家在特殊领域的规定并不了解,无从管起;还有一些地方政府虽明知这些规定,但为了经济指标,对此不管不顾。调查表明,国内实际饮片厂数量比国家药监局公布的多几百家。
这段文字意在表明( )。
A. 国家应加强对炮制技术保密工作的管理
B. 政府应加强对设立中药饮片厂的资格审查
C. 我国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受到外资企业的威胁
D. 地方政府应加强对中医药行业相关规定的了解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A。这是一道意图推断题。文段前半段就谈到了炮制技术的重要性,接着陈述了一个严重的社会现实,即国外企业“偷学”炮制技术。后半段分析了原因所在,一方面地方政府无从管起,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为了经济指标不管不顾。不难发现这段文字的论述主体是“炮制技术”,作者围绕它展开了论述,其意图就是呼吁政府、国家应该加强对“炮制技术”保密工作的管理,A项为正确答案。B项表述不够全面,主体有误,并非仅仅加强资格审查,而应该进行全方位的保密管理。D项同理,仅仅提到了地方政府,缺少加强资格审查这一环境。C项表述仅仅提到了文段的字面含义,并非作者的言外之意,应该予以排除。
【例8】 (2010-国考-36)与硬实力相比,软实力偏重的是一种影响力、一种精神性。一个城市的软实力是外界对这座城市吸引力、感染力的直觉反应和头脑印记,是市民对这座城市的认同与依恋,是城市管理者智慧与情怀的折射。软实力与硬实力结合,构成了一个城市的整体实力,而两者的相加并非一个常数,软实力直接影响着硬实力效能的发挥。软实力像一条软绳子,硬实力像一堆硬干柴,绳子虽软,却可以把硬干柴紧紧捆绑在一起,形成铸造一座美好城市的巨大能量。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城市软实力和硬实力各有侧重B. 城市软实力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C. 城市整体实力的概念及其构成D. 城市软实力和硬实力相得益彰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B。这是一道典型的意图推断题。考生要明确文段的论述主体,首句就已经非常明确地点明“与硬实力相比,软实力……”,很明显论述主体为“软实力”。接下来围绕“软实力”从其内涵以及其重要性等方面一一加以阐释,由此可知B项为正确答案。A、C、D三项的论述主体有误,均予以排除。
【老师点评】 这道题目实际上就是围绕“软实力”这一主体单纯来论述观点,无所谓引申与否,考生只要将之后的语句内容加以概括归纳即可得出正确答案。注意在作答意图推断题是,不要为了找“言外之意”而不加思索地选择无关选项或者错误的表述。
【例9】 (2010-国考-38)有人说,经济领域与道德领域的规则不一样,经济领域强调的是“经济人”角色,以取得更大、更多的利润为做事原则;而道德领域则要求奉献、利他、互助等。其实,经济领域固然有供求信号、等价交换、产权明晰、利润最大化等规则,但既然它是人们的社会活动,道德原则也会每时每刻渗透其中,两者难以清晰地割裂开来。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 在社会活动中需要兼顾经济原则与道德原则
B. 社会活动中各领域的价值观念在互相渗透
C. 市场经济中伦理道德的作用是必然存在的
D. 社会性是经济领域和道德领域的共同属性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C。这是一道意图推断题。文段首句分别阐述了经济领域和道德领域所强调的不同做事原则,接着用弱转折词“其实”和强转折词“但”表述了一个内涵,即在经济领域中,道德原则是渗透其中的,二者难以割裂。由此可知C项为正确答案。A项会干扰一些考生的判断,其错在陈述主体的偏误,并非强调二者兼顾,而是要阐述在经济领域中道德原则不可避免地会存在。B项扩大了论述的范围,“各领域的价值观念”表述不妥。D项“社会性”在文中无从得出,属于无关选项。
【例10】 (2010-国考-40)中国古代礼制要求服装尽力遮掩身体的各种凹凸,在裁制冕服时可以忽略人体各个部位的三维数据,不需要进行细致的测量。冕服章纹要有效地体现等级区别,图案就必须清晰可辨、鲜明突出。这使中国古代服饰中与服饰图案相关的绘、染、织、绣等工艺技术相当发达,也使中国古代服装的裁制向着有利于突出图案的方向发展。与西方重视身体三维数据、要求服装紧窄合体的立体剪裁法不同,中国古代无论是冕服对人所占空间的扩大,还是图案对冕服平面风格的要求,都指向了中国传统服装宽大适体的平面剪裁法。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礼制对官员服装的规定制约了中国古代服饰艺术的发展
B. 礼制的要求使中国传统服装采用了平面剪裁法
C. 中西方剪裁方法的分化以冕服的产生与发展为特征
D. 中国古代服装的剪裁方法推动了印染技术的发展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B。这是一道典型的意图推断题。文段首先阐述了中国古代的礼制要求,接下来又提到中国古代服饰的特点以及与西方的不同,即采面平面剪裁法。通过以上的论述来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即“礼制的要求使中国传统服装采用了平面剪裁法,并且向着有利于突出图案的方向发展”。由此可知B项为正确答案。A项“制约”一词不妥,带有一定的消极倾向性,不符合原文客观分析的口吻。C项表述不妥,“以……为特征”无从得出。D项表述不是文段的意图、目的,也应排除。
【例11】 (2009-国考-49)随着全球肉类产量的进一步增加,畜牧业对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也会增长。目前,畜牧业用地已经占到地球土地面积的30%。作为农业增长最为迅速的一个门类,畜牧业还会占用更多的土地用来生产饲料和放牧。在拉丁美洲,为给牧场腾出空间,已经有70%的森林遭到砍伐。目前畜牧业对全球825个陆地生态区中的306个造成了威胁,并且威胁到1699个濒危物种。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应严格控制畜牧业发展B. 畜牧业造成的污染严重
C. 畜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D. 发展畜牧业的环境代价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A。这是一道意图推断题。整个文段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及例证来陈述畜牧业发展给全球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不仅会加剧温室效应,还大量占用土地面积,甚至影响到濒危物种的生存状况。由此可知,作者陈述的目的是通过这一系列的消极影响提醒人们要及时地控制畜牧业的发展,不能令其毫无节制地威胁环境,因此A项最符合文意。B项和D项仅仅是字面含义的表述,并非文段的意图和目的,此外,这两项表述意思趋同,可以排除。C项表述有误,文中并没有明确陈述有关“畜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
【例12】 (2009-国考-54)随着“谁主张,谁举证”这一司法原则的强化,能否搜集到有力的证据,成为民事诉讼胜败的关键。目前,虽然人们的调查取证意识增强了,但搜集、保存和运用证据的能力还较弱,许多当事人往往只好委托律师或其他人员进行调查取证,因此民事类调查取证的需求越来越大。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民事诉讼中调查取证的主要途径B. 当事人取证意识与取证能力之间的差距
C. 民事诉讼调查取证需求增大的原因D. 搜集证据成为诉讼胜败关键的法律依据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C。这是一道意图推断题。文段首句陈述搜集证据是民事诉讼的关键这一司法原则,接着通过转折词“但”表达了当事人搜集、保存和运用证据的能力较弱这一现状,最后通过“因此”进行总结即取证需求增大。不难发现整个文段通过前后两句的对比,表达了司法原则要求和生活实际这两者之间的差距,从而通过这种差距阐述民事诉讼中取证需求增大的原因,C项最符合题意要求。A项表述有误,“主要途径”在文中并无体现。B项表述仅仅提到差距,属于字面含义,并不是文段的表述目的和意图。D项也属于对首句字面含义的陈述,也应排除。
【例13】 (2009-国考-55)云南地处世界两大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交界处,高海拔的青藏高原在云南迅速过渡到低海拔的马来半岛。云南的大部分河流都是南北走向,热带动植物随着北上的湿热空气,一直深入到云南的大部分地区。因此,云南在4%的国土面积上拥有全国50%以上的植物种类、70%以上的动物种类和80%以上的植被类型。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 云南的地形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B. 云南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很突出
C. 云南具有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D. 云南的气候与生物多样性的联系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A。这是一道意图推断题。文段首句陈述了云南的地理位置,接着又陈述了云南的地形特点和气候特点,最后用“因此”这一引导词引出云南生物多样性的一系列数据。不难看出,作者是想通过陈述揭示地形和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因此正确答案是A项。B项表述不准确,仅仅提到了生物多样性,并没有揭示关系,不是文段意在强调的内容。C项表述过于表面化,仅仅提到了地理条件,没有言及生物多样性。D项表述不准确,“气候”仅是其中一点,正是由于特殊的地形才造就了云南的特殊气候,因此D项表述不妥。
【例14】 (2009-国考-56)北京天坛祈年殿、圜丘的各层组排,均是以天阳之数“九”及其倍数呈扇环形展开的,即由内层至外层分别为九、一十八、三十六……这个天阳之数“九”来源于《易经》乾卦的“九”,如《易经·乾》“上九,亢龙有悔”,即言“九”为阳数之极,此时为阳之亢极。神圣的祈年大殿用“九”及其倍数排列,寓含着崇尚天阳的信息,这是《易经》符号学在古代建筑中的体现。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我国古代建筑体现着功用、审美的特点
B. 我国古代建筑蕴藏着一种数字符号信息
C. 《易经》与我国古代建筑中的符号信息
D. 我国建筑艺术的最高境界暗含符号信息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B。这是一道意图推断题。文段谈到了天坛祈年殿、圜丘等古代建筑的风格特点,又结合了《易经》中对于“九”字的释义,主要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即我国古代建筑中蕴藏了一种潜移默化的数字符号信息。有些考生会受到C项的干扰,但C项是结合题目表述本身进行的讨论,并非进行引申的言外之意,因此为错误选项。D项表述也有偏差,“最高境界”无从得出。A项表述不恰当,其中“功用、审美”无从得出。
第三节 细节判断题
核心知识
细节判断题即要求考生通过阅读文段判断四个选项的说法是否正确的题目,其选项范围涵盖较广,涉及文段的各个方面和细节,往往使考生在仔细辨别选项正误的同时也耗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因此对于考生来说难度较高。由于这种题型是对题目细节的考查,所以在出题的过程中容易设置思维陷阱,如果考生稍不留神,很可能就会被误导而造成错选。
通常在提问中出现“正确/不正确”“可以推出”“可以得出”等字样的就是细节判断题。常见的提问方式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根据上文我们可以推出……”“以下哪项不能推出”“从上文的表述中我们可以得出……”等。
细节判断题主要考查考生在短时间内迅速把握文段的细节抑或隐含信息及推断的能力。其中有些题目是对原文表述的近义或同义转换;有些题目是对某一文段细节、概念的理解或引申;有些题目则是根据文段的表述进行推断。基于细节判断题的以上特点,考生要正确地解答这类题目就应该首先了解陷阱的设置规律。通常选项设置的陷阱有如下几类:
1.时态上的偷换
汉语虽然没有印欧语系那样的明显的时态标志,但是还是有一些语句成分透露了时态信息,因此考生在作答过程中要严格注意有关时态的表述,有意识地与原文表述进行比较,确认二者是否一致。如:“将”“要”一类的引导词均表示将来时态;“已”“已经”“过”“了”均表示过去时态;“着”“正在”等则表示的正在进行时态。
2.数量上的偷换
除了时态之外,考生还应注意数量方面的细节,这也容易被考生忽视。所谓数量,就是确认原文和选项中的表述从数量的角度讲是否吻合,有没有扩大抑或缩小。现将数量的表述进行如下梳理:如“大多数”“很多”“许多”“广大”“广泛”“一片”“大量”“大部分”等词语所引导的是为数较多的数量概念;“少数”“少部分”“少量”“一小部分”“某个”“某种”等词语所引导的是为数较少的数量概念;而“某些”“一部分”“一些”这样的引导词则比较特殊,处于游离状态,有时趋于较多,有时抑或趋于较少,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所以考生在作答时务必注意数量上的表述与原文是否吻合,从而判断其正误。
3.话题上的偷换
无论考生作答哪类题目,保持话题的一致性都是一个基本的答题原则,即确保选项与原文谈论的是同一件事情。有些细节判断题在题目的设置上会出现偷换话题、扩大话题或缩小话题,如原文中提到的是“北京近些年的绿化情况”,而选项中分别将其扩大为“北京近些年的情况”和缩小为“北京近些年的植树情况”,这些就属于话题的偷换。
4.概念上的偷换
概念上的偷换是指将表述要件中的主客体或者动作、状态加以偷换,进而混淆视听,造成考生误选。对此,考生在作答过程中要十分注意表述要件的主体(换言之即动作的发出者)与选项中的主体是否一致;表述要件的客体(即动作的接受者)与选项中的客体是否一致;表述要件的动作描述抑或状态是否与选项相匹配。在设置干扰选项的时候,陷阱常常是这样的:在原文中摘出一个确实出现过,但事实上却与题目无关的概念进行偷换,考生看到这个概念确实在原文中出现了,并没有看到其内涵上的偷换,从而受到干扰而进行了误选。
5.逻辑上的偷换
众所周知,连续的句子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逻辑关系,有可能是前因后果的因果关系,有可能是条件与结果的前提关系,有可能是二者并举的并列关系,也有可能是前肯定后否定的转折关系等。总之,考生在作答过程中要注意比较选项与原文的逻辑关系是否一致。
经典真题精讲
【例1】 (2010-国考-25)古希腊古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摇篮,西方哲学、美学及各种艺术形式始于此,西方的音乐文化也由此开始。这个时期出现过最早基于口头传唱的希腊长诗,如《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揭示了音乐与数学之间的关系;着名的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欧里庇得斯、索福克勒斯既是戏剧家也是音乐家,在他们的戏剧中,音乐发挥了奇妙的作用。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古希腊古罗马时期音乐文化的特点是( )。
A. 内容主要涉及数学和戏剧B. 含义比现在更为狭窄
C. 与艺术和哲学有严格的区分D. 与其他艺术及科学联系密切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D。这是一道变形的细节判断题。根据提问方式可知题目考查“古希腊古罗马时期音乐文化的特点”。这一特点在原文中的一系列表述中均有涉及,要求进行提炼、总结并得出答案。文段从第二句就开始分别介绍了“音乐”与“长诗、数学、戏剧”等方面的联系,对其进行归纳总结,不难发现D项表述最为恰当,其中“希腊长诗、戏剧”等均属于“艺术”,“数学”属于“科学”。
【老师点评】 A项表述不够全面,“希腊长诗”没有体现。B项表述有误,“狭窄”一词无从得出。C项表述有误,“有严格的区分”不符合文意表达。
【例2】 (2010-国考-35)避讳是为了表示对封建君主和尊者的敬畏,必须避免直接说出他们的名字而采用别的方式加以表达。它是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又是家天下和尊祖敬宗的体现。它起源于西周,完备于秦汉,盛行于唐宋,到清代的雍正、乾隆年间发展到极致。避讳作为封建社会特有的禁忌制度目前已消亡了,但是,不许犯忌和害怕犯忌的双向心理并没有消除,避讳已演变为某些趋吉避凶的习俗,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依然存在。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趋吉避凶的心理使人们进行各种避讳
B. 在当今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避讳现象
C. 避讳由统治者运用国家权力强令实行
D. 封建社会的发展使得避讳愈来愈严格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B。这是一道典型的细节判断题。文段首先陈述了避讳的来源,又讲述了其发展历程。最后通过转折词“但是”强调“避讳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依然存在”,由此可知B项表述正确。A项表述不准确,人们避讳的原因不仅仅是趋吉避凶的心理,还有之前的禁忌制度,此外选项中“各种避讳”这一说法过于宽泛,也不准确。C项表述有误,避讳并非由“统治者运用国家权力强令实行”,根据文段的意思,避讳发展到后来是人的心理造成的。D项表述“愈来愈严格”表述不妥。
【例3】 (2010-国考-39)世界记忆工程是世界遗产项目的延续。世界遗产项目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发起的,比世界记忆工程早20年。它关注的是自然和人工环境中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如具有历史、美学、考古、科学或人类学研究价值的建筑物或遗址。而世界记忆工程关注的则是文献遗产,具体讲就是手稿、图书馆和档案馆保存的任何介质的珍贵文件,以及口述历史的记录等。
根据这段文字,世界遗产项目与世界记忆工程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
A. 实物与遗迹B. 实物与记录
C. 遗产与文献D. 文化与档案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B。这是一道变形的细节判断题。其中世界遗产项目“关注的是自然和人工环境中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如具有历史、美学、考古、科学或人类学研究价值的建筑物或遗址”,将其进行概括可知主要侧重对“实物”的关注。世界记忆工程“关注的则是文献遗产,具体讲就是手稿、图书馆和档案馆保存的任何介质的珍贵文件,以及口述历史的记录等”,将其进行概括可知主要侧重在对“记录”的关注上。因此B项为正确答案。A项表述有误,“遗迹”并非世界记忆工程所关注的,而是世界遗产项目所关注的。C项表述有误,“遗产”一词不妥,过于宽泛,世界遗产项目和世界记忆工程都是对“遗产”的关注,并非二者之间的区别。D项表述不够准确,不能概括二者之间最根本的区别,也应排除。
【例4】 (2009-国考-58)周庄旅游收入已连续多年超亿元大关。在苏南,与周庄媲美的文化古镇虽不在少数,但旅游收入却只能望周庄而兴叹。当地的一位老人说,上世纪70年代陈逸飞画了这里的双桥,此画在美国展出时获奖并被石油大亨哈默斥巨资收藏。1979年邓小平访美时,哈默将此画赠给他,并说这是中国上海附近的一个小镇。如今,游览江南古镇,周庄已成为首选。
对这段文字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文化传播可以成为城镇发展的重要契机
B. 旅游是城镇经济快速发展的突破口
C. 文化交流是国际交流的重要内容
D. 文化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A。这是一道典型的细节判断题,要求考生选择一个对于文段理解正确的选项,解题的关键在于把握论述的核心意思和表述内涵。根据文中的信息,我们可知周庄旅游收入非常高,原因就在于陈逸飞的画作为一个契机将周庄介绍给中国和世界。因此正确答案应该是A项,体现了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即推动城镇发展。B项表述有偏差,并非旅游是城镇经济发展的突破口,而是文化传播与交流;C项表述也有偏差,其中“国际交流”这一概括过大,在文中并没有提及;D项和A项比较而言,D项仅仅提到了文化,而A项提到了“文化交流”。文中陈述陈逸飞的画由中国流入国外又回到中国,实际上就是一种双向的交流,因此最恰当的一项应该是A项。
【例5】 关于台风预报的准确率,尽管我国这几年在探测设备方面投入较大,数值预报也开始起步,但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这两方面仍处于领先地位。不过,由于国外的预报员经常换岗,而我国拥有一支认真负责、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预报员队伍,弥补了探测设备和数值预报方面的不足。
对于这段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外的预报员不如我国的预报员工作认真
B. 探测设备和数值预报决定了台风预报的准确率
C. 台风预报的准确率也受预报员本身情况的影响
D. 我国的台风预报准确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C。这是一道典型的细节判断题。根据题干最后一句话,可知台风预报的准确率也受预报员本身情况的影响,因此C项正确。A项表述无从得出,予以排除。B项表述错误,“探测设备和数值预报”并非“台风预报的准确率”的决定性因素,而是影响其准确率的因素之一。D项表述不准确,根据原文可知并非存在很大差距,这种不足已经由预报员的认真负责得以弥补。
【例6】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将委托专业金融机构对中国女足发展基金进行管理和运作,其收益部分用于资助中国女子足球队改善生活和训练条件,开展交流与合作,培养选拔后备力量。
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是( )。
A. 中国女足发展基金,将解决中国女足所面临的问题
B. 广泛开展交往合作,是培养和选拔女足后备力量的保证
C. 中国女足的活动,由受委托的专业金融机构管理和运作
D. 中国女足发展基金,已确定了管理机制和运作规则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A。该题是一道非常典型的细节判断题。在阅读文段的过程中,考生要注意时态和概念的把握,原文的一个“将”字就明确指出其时态为将来时,而D项的表述时态“已”为过去时,从时态的角度来讲就不符合,从而排除。再看C项,原文的受事指的是对“中国妇女发展基金”进行管理和运作,而C项将其偷换成了“中国女足的活动”,这属于典型的偷换概念。B项的表述则属于偷换逻辑关系,根据原文“改善生活和训练条件,开展交流与合作,培养选拔后备力量”可知,这三者均是中国女足面临的问题,是并列关系,而B项将其偷换成了条件关系,因此表述错误。只有A项无论从时态还是内容上均与文意相符,因此A项为正确答案。
【例7】 社会焦虑突增导致青年社会责任感突减。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使处在竞争环境中的青年,不得不经常考虑个人的就业、住房、医疗、婚姻、教育……他们逐渐疏离社会,一种非正常的社会心理--“社会焦虑”由此产生。比如有些青年有-种对未来的潜在风险不可预测的“恐惧”和忧虑,形成-种无形的压力。
对“社会焦虑”产生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社会环境急剧变化 B. 个人的就业、住房等问题
C. 对未来风险的不可预知 D. 社会责任感突减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D。这是一道变形的细节判断题,要求考生把握“社会焦虑”所产生的原因。根据原文“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个人的就业、住房、医疗……‘社会焦虑’由此产生”可知A、B两项均是产生“社会焦虑”的原因。根据文章尾句“对未来的潜在风险不可预测的‘恐惧’忧虑,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可知,C项也是“社会焦虑”产生的原因。因此A、B、C三项均是导致“社会焦虑”的原因,而D项是“社会焦虑”导致的结果,故D项为正确答案。
【老师点评】 事实上根据首句即可判断D项不是其原因,因为首句的表述非常明确“社会焦虑突增导致青年社会责任感突减”,意味着“社会焦虑突增”是因,而D项的“社会责任感突减”是果,D项混淆了逻辑关系,属于典型的因果倒置。
【例8】 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在考虑自然资源时,不仅视其为可利用资源,而且视其为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重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这段文字表达了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理念中的( )。
A. 系统观B. 价值观
C. 生产观D. 环保观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B。这是一道变型的细节判断题,要求考生根据文中相关语句细节进行提炼归纳。文段是三个排比句,第一句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考虑自然资源时,“视其为……”,第二句考虑科学技术时,“充分考虑……”,第三句考虑人自身发展时,“更重视……”,可见文段讨论的是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如何看待资源、技术和人,看重的是什么,故讨论的是其价值观念。B是正确选项。
【例9】 在一个成熟的经济政策制定和经济学教育体系中,经济学理论必须面对现实,经济政策也必须以理论逻辑为依归。但是,这种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应该靠学科疆域的拓展和理论的进步,靠科学的学科分工和职业定位,而不是靠个人的能力或者角色转变。
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经济学理论不面对现实,就不能制定出积极的经济政策
B. 作为经济学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的经济政策不能根据经济学家的角色而制定
C. 经济学理论和现实的结合要以学科疆域的拓展和理论的进步为基础
D. 能否制定出合理的经济政策要看经济学家的能力如何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D。这是一道典型的细节判断题,要求考生选择不符合文意的一项。通过阅读不难发现,文中最后一句中明确表示经济政策的制定不是单靠个人的能力和角色的转变,因此可知D项表述有误。其中A项可以由“经济学理论必须面对现实”一句得出;B项可以由“不是靠个人的能力或者角色转变”一句得出;C项可以由“应该靠学科疆域的拓展和理论的进步”一句得出。
【例10】 (2006-国考一类-18)晚清时期,封闭的清政府开始设立“同文馆”,聘请外国人教授英语等外语,其目的主要是在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时尽可能少受蒙骗。但这种最严格限定在技术层面的语言修习,却突进到科技、文化、思想及至意识形态领域,最终引致中国“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语言的交流往往会带来意外的收获,这让人们有了更多的期待。
对这段话,理解不准确的是( )。
A. 天真的初衷,意外的结果B. 坏事有时也会变成好事
C. 语言交流能促进社会进步D. 掌握一门外语如同打开一扇窗户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B。这是一道典型的细节推断题,文段根据晚清设立同文馆引致社会大变局,说明语言交流会对社会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A、C、D三项均可从原文中推出。设立“同文馆”以及“技术层面的语言修习”并不能被认为是“坏事”,因此B项对原文理解不正确,故选B。
【老师点评】 文段中并没有提到什么是“坏事”,选项B表述与原文不符。
·2011年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辅导
·2011年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辅导
·2011年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辅导
·2011年公务员考试面试全程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