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1)2010年8月7日23时左右,甘肃省舟曲县发生强降雨,不久,泥石流冲进县城,并截断河流形成堰塞湖。截至8日21时,灾害共造成127人遇难,1294人失踪,大量人口受灾。
舟曲县县城位于峡谷之中,总人口达4万多人,加上周边人口数聚集起来有5万多人。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县城由北向南5公里长、500米宽的区域被夷为平地。
(2)截至2010年8月12日16时30分,甘南州舟曲县特大山洪地质灾害共造成1144人遇难,重伤住院64人,其中转院58人,出院5人,门诊治疗567人;已解救人员1243人,失踪600人。水毁房屋307户、5508间,其中农村民房235户,城镇职工及居民住房72户;进水房屋4189户、20945间,其中农村民房1503户,城镇民房2686户,机关单位办公楼水毁21栋;损坏车辆38辆。转自环 球 网 校edu24ol.com
(3)2010年8月7日当天,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总理温家宝对甘肃舟曲抢险作出重要指示,温家宝迅即赶赴灾区,并在专机上决定成立国务院舟曲抗洪救灾临时指挥部,要求千方百计寻找和抢救可能幸存的人员,“能救一个人就救一个人”。
中央政府各部门在第一时间投入救援。国家防总紧急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中央财政向甘肃省紧急下拨综合财力补助资金5亿元人民币,卫生部派出13名应急医疗防疫老师赶赴灾区,公安部调派1780名警力驰援灾区……
(4)2010年8月8日下午, 从中国气象局应急办获悉,气象局已启动重大气象保障二级应急响应,全力配合甘肃省舟曲县泥石流灾害的救援工作。
8月7日,全国降雨地区较广,强降雨分布较分散,其中甘肃、河北局地出现暴雨,河北迁安的降雨量达到108毫米,唐山达到79毫米。甘肃省舟曲县白龙江因山洪泥石流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对此,中央气象局已启动重大气象保障二级应急响应,要求各相关单位严格按照保障预案应急响应工作流程做好应急响应工作。
(5)经国土资源部、甘肃国土资源部门等老师现场查看和综合分析,初步认为四因素导致舟曲特大山洪地质灾害发生。
一是舟曲当地地形地貌和特殊地质构造,是导致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老师分析认为,舟曲县城附近的地质构造岩性松软、比较破碎,风化程度也很厉害,比较容易发生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灾害。
二是汶川地震的影响是重要因素之一。舟曲县是汶川地震的重灾区之一,地震导致舟曲县城周边山体松动、岩层破碎。因地震造成的山体松动等需要3到5年时间才能消除,但目前距离汶川地震发生仅2年多时间。
三是舟曲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上半年的持续干旱,造成城区周边岩石解体,部分山体、岩石裂缝暴露在外,使雨水容易进入,导致滑坡。
四是遭遇强降雨。7日晚舟曲县城东北部山区突降特大暴雨,持续40多分钟,降雨量达到90多毫米,形成了泥石流,直接造成特大山洪地质灾害发生。
(6)据2005年12月28日《兰州晨报》描述:进入新世纪,舟曲县滑坡地带发展到43处,泥石流隐患地带发展到86处。全县滑坡及泥石流地带又集中分布于白龙江河谷,尤以舟曲县城上游河谷为全县滑坡及泥石流危害最严重地区,仅县城上风口就有12条灾害性泥石流沟道,像12柄达摩克利斯之剑,常年悬在舟曲县城居民的头上,仅1981年至2004年间,流域内爆发的、直接危害县城安全的泥石流就已发生过8起。
【核心观点】转自环 球 网 校edu24ol.com
(1)人类无休止地掠夺土地、草场、森林、河谷,已经遭到大自然怒不可遏的反复报复,仅今夏以来,类似于“舟曲惨祸”的,就有陕西岚皋、广西容县、贵州关岭、四川汉源等数十个市县,相继发生死伤程度不同之山体垮塌、滑坡、泥石流等由天灾诱发的人祸惨剧,若不再痛下决心遏制人类自身之贪欲,人类迟早会面临灭顶之灾那一天。
(2)坦然而言,灾难应该是主要由于“不可控的自然因素”所致。可这并不妨碍我们在灾难中进行有益的反思:如何以根本性的防灾举措,以制度性的进步来弥补在灾难中所失去的。今日所失需以明日所得来补偿,多难才能兴邦。而在此之前,需要打破一个魔咒,那就是在天灾中找人祸一找一个准的怪象,打破民众的惯性质疑。这需要全社会尤其是公职部门树立“生命至上”的文明法则,行政力量更需将“以人为本”作为最基本的政治伦理。创伤带来的痛感,要转换为文明和制度的累进,反思就不能止于“天灾论”。没有公共投入的欠账,没有因资金限制而不达标的大坝,没有公职人员的失责和渎职,天灾也许并不可怕。
(3)一场泥石流给舟曲县带来了灾难性打击。这是长期以来的“环境破坏型”发展模式种下的恶果。从“陇上小江南”到泥石流多发区,舟曲县只用了短短半个世纪。这或许是整个中国的一个缩影,在经济起飞的初期阶段,低效率的粗放式发展有其必然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长期容忍这一模式。目前,我国的环境压力已臻极限,与环境相关的事件屡见不鲜。换个角度思考,如果我们不去片面追求高增长,慢一些,也许会丧失一些“面子”,但却可以换来环境质量的改善,居民健康和幸福程度的提升。牺牲环境去发展经济,实为本末倒置的短视行为。我们只有认识到原有模式的局限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避免在未来频繁发生这类环境问题。
(4)从对策角度思考,自然灾害频发,我们应该建立起严密的、有效的预警机制以集中统一、具有高度整合性的应急指挥体系指挥统一、协同配合,确保应急准备与响应工作及时有效;打造预警的“科技天眼”。科学技术是监测、预报自然灾害的利器,一个信息全面、功能先进、覆盖面广的灾情监测、评估系统在防灾减灾上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还应该树立预警的“全民意识”,有必要在泥石流高发区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和相关演练,让群众学会在危机状态下自救、互救。
·2010年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辅导
·2010年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辅导
·2010年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辅导
·2010年公务员考试面试全程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