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说明我们党越来越重视由文化所构成的亲和力、影响力、竞争力。我们必须从历史文化的渊源,弘扬中华文化,从战略高度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从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一、弘扬中华文化,提高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中华文化重人,把解决人的自身问题放在首位,强调和谐,重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一致的关系;强调宽厚仁爱,崇礼尚义,包容万物,自爱爱人;讲究“和而不同”,承认差异性、多样性,不排斥矛盾甚至冲突,但最终是达成更高层次的统一与协调,实现多样统一。在以合作、说服、渗透为主要特征的软实力竞争时代,在国际矛盾日趋尖锐化的今天,这种注重“和谐”的思想,更容易被别人认同和接受,更能体现协调、平衡和包容,具有巨大的亲和力。
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的直接体现。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全方位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重视国内政策和外交政策的统筹协调。和平的国际环境是国内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条件;国内的社会和谐是对外展示的最好形象。我党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提升我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外文化交流和对外宣传的最重要任务,是要把科学发展观丰富内涵,准确有效地传递给世界各地。要让尽可能多的人们感知和理解中国已经取得和将要取得的发展成果,认识到中国越来越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和谐世界”理念中蕴涵的中华文化思想,充分展示了我国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形象,表达了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心愿,为提升我国的国家形象的亲和力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升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还要重视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包括吸收各国人民共同接受的,保障人权、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政治价值和公共服务、终身教育、生活质量、生态文明等社会文化价值。
提升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的关键是要把“和谐”、“共享”的理念作为外交政策和国内政策的共同理念,积极履行国际义务,认真执行国际规则。努力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不仅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而且是提升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当务之急。
二、弘扬中华文化,提高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中华文化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凝结着中华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中国特色,具有独特的个性和独立的品格。百花齐放满园春,世界的本质就是多样互补,异彩纷呈才成就多彩世界。中华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个性独具的文化容易吸引他人的目光,是形成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源泉。
弘扬中华文化可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具有历史文献和文明遗产的价值,也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挖掘和保护各民族文化遗产,参与到世界文化交流之中。
我们要认真总结现代化建设的“中国经验”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背景和文化资源,提炼中华民族在思考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群己关系、公私关系、义利关系等问题上的传统文化,总结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经验,探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
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要不断创造出体现民族文化活力和生机的新作品、新成果。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就指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的关键。
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必须加快构建文化传播体系。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的传播能力已经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决定性因素。国家文化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独特魅力的文化内容,也取决于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要做大做强主流媒体,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舆论力量,还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的运用与管理,以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需要我们发挥多种力量的积极性。我们不仅要发挥各级政府、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作用,而且要发挥民间团体和公民个人的作用;不仅要发挥文化单位和外宣部门的作用,而且要发挥旅游、外贸、教育、科研、体育、侨务等各个界别的作用。在对外文化宣传中,我们应根据文化传播的不同内容和不同对象选择最为适合的传播形式,使中华文化为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
三、弘扬中华文化,提高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中华儿女携手发展的共同精神家园,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积累了博大丰富的文化遗产,形成了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这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和源泉。中华文明绵延不绝、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说明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与竞争力。中华文化曾经对中国和世界文明的发展繁荣作出巨大贡献,在提升国家软实力的进程中必将发挥巨大作用。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不仅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任务,也是在文化多样化背景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点。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双重要求。为了完成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的任务、实现提高国家软实力的目标,文化产业的发展应该充分利用体制改革提供的新的政策空间和经济动力。党的十七大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也是文化的灵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要形成一个使尽可能多的人竞相迸发创新智慧和积极性,使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的良好环境。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实现文化产品内容创新和文化生产的方式创新,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提高和扩大文化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是提升我国文化竞争力的发展重点。不仅要在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的新的文化业态中实现创新,在传统文化产业部门也要依靠现代科技推动传统文化升级,提高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