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国家公务员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国家公务员官网:2022年国考调剂报名系统1月13日关闭

环球网校·2022-01-12 14:00:58浏览4 收藏0
摘要 2022年国考调剂报名入口将于1月13日18点正式关闭,还没有报名调剂的小伙伴抓紧时间。以下是环球网校小编分享的“国家公务员官网:2022年国考调剂报名系统1月13日关闭”详细内容,希望帮助到大家。

国家公务员官网:2022年国考调剂报名系统1月13日关闭

推荐下载:2022年国考面试技巧汇总(一)

一、调剂报名入口: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点击报考条件免费查询入口,输入学历等信息即可免费查询报名条件。

二、调剂报名时间:2022年1月11日8:00至1月13日18:00。如果想及时获取调剂结果查询、入面名单公布、面试时间、面试成绩公布、体检、公示、录用等重要考试节点提醒,请开通 免费预约短信提醒服务,届时将以短信形式通知大家。

三、面试模拟题:

近两年来,N大学某教授学术造假、某艺人学术造假等事件接连被媒体曝光。对这类学术造假现象,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大学教授、知名艺人等人的学术造假行为,看似是个人事件,但由于他们的身份地位,这种行为不仅会对社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还不利于社会公平。因此,对于这种造假行为要坚决抵制。

大学教授、知名艺人等人的学术造假行为造成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这种学术不端行为会对个人信誉产生影响,破坏知识分子形象。如某艺人学术造假,人们对他的良好印象大打折扣,甚至其被娱乐圈封杀;又如教授被戏谑、调侃,权威地位明显下降等。二是这种学术造假行为浪费了国家教育、科研资源。国家对于科研都是有经费补贴的,学术造假无疑是对科研资金及科研资源的浪费。三是学术造假与学术研究理论相违背,不利于整个学术界的创新,阻碍科研技术的进步。四是污染了学术界和整个社会的风气,导致原本规规矩矩的学者也会跟着投机取巧,恶化学术氛围,破坏学术环境健康发展,甚至带动社会造假的风气。

那么,这种学术不端行为的蔓延滋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具体原因如下:第一,学术造假存在利益空间,学生的论文关乎自己能否顺利取得学位证书,教授的学术论文关乎自己的影响力和荣誉评定等,导致部分人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在学术上造假。第二,关于学术造假的监管和惩戒制度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加上很多高校考虑学校的整体声誉,在处理学术造假事件时没有严格执行相应的惩治措施,给人以侥幸心理。第三,高校在教授职称评定或者学生毕业考核等方面过于重视学术成果,把学术成果当成衡量、考核、评价的重要硬性指标。因此,出现了教授在有限的时间精力里,不惜学术造假追求晋升,某艺人为了拿到学业证书,仅凭一份造假的学术论文,就顺利实现。第四,学者们的自身道德和职业道德缺乏底线,丧失了诚信意识,利用造假堂而皇之地享受“教授”职称和“高材生”的荣誉。

对这种学术造假行为我们应该严查严整,采取措施予以肃清,重整学术界的风气。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道德建设,提高学术诚信意识和自律能力,使学术界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念,摒弃急功近利思想,严格自律、刻苦求学、认真研究,视造假为耻辱。二是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对学术造假进行有效监管和审查,加大对学术造假的惩处力度,提高学术造假的成本,形成不敢造假的氛围。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对于学术造假、科研造假的行为实行“一票否决”或“终身追责”的处理,对严重者甚至追究其刑事责任。三是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高校考核评价机制,对学术成果实行严格的审核,改变论文在评职称定等方面的敲门砖功能,推行多元化的评价考核。对于教授的评定应该综合其业务和研究等多个方面的成果予以评定,对于普通学者,如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要通过多种方面的考核,评价其真实水平,防止“混学历”的情况发生。

以上内容是“国家公务员官网:2022年国考调剂报名系统1月13日关闭”详细内容,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如果想及时获取2022年国考调剂结果公布、入面名单公布、面试时间、面试成绩公布、体检、公示、录用等重要考试节点提醒,请开通 免费预约短信提醒服务,届时将以短信形式通知大家。点击下方免费下载按钮以及文章页面右侧“国家公务员资料下载”按钮即可免费下载精美的面试资料。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