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导游证考试《全国导游基础》考点:我国南方部分少数民族
一、土家族
(一)概述
土家族集中居住在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的丛山之中,现有人口约835.4万。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但是绝大多数人使用汉语,仅有少数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
土家族从事农业生产,善于渔猎,其经济发展虽受汉族影响较大,但也有自己的特点。
织绣艺术是土家族妇女的传统工艺。土家族的传统工艺还有雕刻、绘画、剪纸、蜡染等。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是土家族妇女独特的织锦工艺品,仅织锦图案就多达数百种。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传统舞蹈有“摆手舞”“八宝铜铃舞”及歌舞“茅古斯”。其中,“摆手舞”是最著名的土家古老的舞蹈,每年春节期间都要举行“摆手舞”会。土家织锦和“摆手舞”并称土家族人民的艺术之花,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另外,土家族的傩戏被人们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土家族迷信鬼神,崇拜土王(整个土家族的祖先),尊奉土老师(巫师),相信兆头。道教、佛教和基督教先后传人,对土家族的宗教信仰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民俗
土家族的房屋依山而建,呈虎坐形。其中土司或土官居住的木架屋雕梁画栋、房顶盖瓦,俗称吊脚楼。吊脚楼的基本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正屋和厢房(即吊脚部分)的上面住人,厢房的下部有柱无壁,用来喂养牲畜、堆放杂物。
土家族多食苞谷、稻米,爱好喝酒,善食辣椒、花椒、山胡椒。习惯做腊肉、甜酒、团馓和糍粑等。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有“辣椒当盐”的嗜好。爱喝用糯米、高粱酿制的甜酒和咂酒。
土家族的服饰现在与当地汉人的服饰差不多。但是在高山地区的土家老人的穿着和保存的衣饰,则与汉族、侗族和苗族的服饰不同。土家族的服饰布料多为自纺自织的土布(史称溪布或峒布)。男装为对襟短衫扣子很多,下着长裤。无论年老年轻,爱用青布包头。女装为短衣大袖,左衽开襟,滚镶花边,原着八幅罗裙,后改镶边筒裤,头缠墨青丝帕或布帕。
清雍正以后,土家族的婚姻制度逐渐和汉族接近,但仍保留一些原始婚俗的残余,如“以山歌为媒”的自由择偶、婚礼中“哭嫁”的习俗等。
土家族过去多实行火葬,后受汉族影响实行土葬。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赶年、六月六等。赶年,就是土家族比汉族提前一天或几天过春节。月大在腊月二十九,月小在腊月二十八,也有在腊月二十七、二十六的,所以称为赶年或调年会。过赶年的习俗,相传与土家族祖先为了抗击外来侵略,提前吃年饭以出发迎战有关系。
土家族的禁忌有:禁食狗肉;忌随意移动火塘中的三脚架,忌用脚踩灶或坐在灶上以及将衣裤、鞋袜和其他脏物放在灶上;客人不能与少妇坐在一起,但可以与姑娘坐在一条长凳子上;忌在家里吹口哨、打呜呼和随意敲锣打鼓。
二、壮族
(一)概述
壮族,旧称“僮”,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90%以上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云南省、湖南省、广东省和贵州省等地。现有人口约1700万。
壮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壮语属汉藏语系,分南北两大方言。壮文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创制的文字,已在壮族地区全面推行使用。
壮族崇拜祖先,信仰多神。唐宋以后,佛教、道教传人壮乡,对壮族农村影响较深。
壮族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薯类等。壮族地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森林面积广,盛产樟木、银杉等名贵木材。果品也很丰富,甘蔗产量居全国首位。南珠、三七、蛤蚧是壮族地区素负盛名的特产。
壮族具有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广西南部的花山原始崖壁画是壮族古代文化艺术精华,壮族人民铸造使用铜鼓已有2000多年历史,索有“铜鼓之乡”的誉称。壮锦是壮族享有盛誉的工艺纺织品,以织工精巧、图案别致、色彩绚丽和结实耐用著称,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壮族刺绣、竹芒编等皆名扬远近。壮歌久负盛名,定期举办“歌圩”盛会。“歌圩”是壮族人民对歌、赛歌的盛大集会,相传跟唐代歌仙刘三姐有关。目前壮族的刘三姐歌谣、壮族织锦技艺、壮族歌圩、铜鼓习俗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民俗
壮族住房多与当地汉族相同。部分地区居民住“干栏式”(叉称“麻栏式”)建筑,竹木结构,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堆放杂物。
壮族在饮食方面,主食是大米和玉米。蔬菜品种比较丰富,常以水煮的方法烹制。壮族自家还酿制米酒、红薯酒和术薯酒,度数都不太高,其中米酒是过节和待客的主要饮料。年节时,用大米制成各种粉糕,五色花饭及外形奇特的各种粽子。喜吃腌制的酸食,以生鱼片为佳肴。妇女有嚼槟榔的习俗。
壮族服饰各地不一,广西西北部,年老壮族妇女多穿无领、左衽、绣花、滚边的衣服和滚边、宽脚的裤子,腰间束绣花围腰,喜戴银首饰;广西西南部龙州县、凭祥市一带的妇女,着无领、左衽的黑色上衣,包方块形状的黑帕,穿黑色宽脚裤子。男子多穿唐装。
壮族的民俗节日除春节、中元节、牛魂节外,最主要的是以对歌为主要活动的歌圩节。
三月三的歌圩节是壮族的民间传统歌节,流行于广西、云南等地。多在春秋两季举行,为期数天。每逢圩日,方圆十里的男女青年会聚传统的歌场,有数千至万人。各村寨分为男队、女队,以歌传情,通宵达旦,持续数天。圩日期间还举行抛绣球、碰红蛋、踢毽子、抢花炮等活动。未婚青年常在此寻找到意中人,交换信物,再经父母请媒说亲。还举办各种庙会活动,形成商品集散盛会。
壮族不称“猪肝”称“猪湿”,不称“猪舌”称“猪利”,因当地汉语“干”与“舌”即亏本之意。
壮族的禁忌:忌食牛肉和蛙肉;忌讳用脚踩踏锅灶,禁止在灶上煮狗肉;忌筷子跌落地上,认为不吉利;吃饭时忌用嘴把饭吹凉,更忌把筷子插到碗里;忌从晾晒的妇女裤子下走过;夜间行走禁止吹口哨;无论家人、客人,忌坐门槛中间;家有产妇时,门上悬挂草帽一顶,暗示外人不得人内。
三、黎族
(一)概述
黎族是古代“百越”人的后裔,主要分布在海南省,现有人口约146.3万。
黎语属汉藏语系,不同地区有不同方言。1957年曾创制拉丁字母形式的黎文方案。
黎族宗教信仰多种多样,并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主要崇拜祖先,其次崇拜自然。近代以来,有少数人信仰基督教。
黎族以从事农业为主,种植稻、薯、玉米等作物。手工业、渔猎、饲养家畜家禽、采集野生植物是重要的家庭副业。黎族居住的地方,处于亚热带,水稻可以一年三熟,也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地,热带经济作物如橡胶、油料、甘蔗、胡椒、咖啡、腰果、水果等的种植,已成为黎族经济的重要来源。
黎族的音乐和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竹竿舞”“打柴舞”场面欢快热烈,鼻箫是黎族独特的乐器。黎族擅长制作独木器,所使用的任何器具,原料都必须是一块整木。黎族手工纺织技术历史悠久,唐宋时代领先于中原。元初,我国著名的纺织能手黄道婆,就是学艺于黎族的纺织技艺。黎锦、黎单闻名海内外。
黎族的“打柴舞”,纺染织绣技艺以及“三月三”节日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民俗
黎族多同姓聚居。在五指山腹地的民居多为竹木结构的茅草泥房,房屋形式变化较多,有船形、金字塔形等。船形屋建筑有铺地型和高架型两种。高架型的地板离地面约2米,上住人、下养牲畜,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干栏”式建筑的一种形式。
黎族饮食比较简朴,以稻米、玉米、番薯为主食,多以狩猎、采集所得为副食,只种少量蔬菜。日进三餐,喜稀不喜干,并习惯腌制生鱼、生肉。竹筒烧饭是黎族日常生活中独特的野炊方法。黎族妇女爱嚼槟榔。
黎族男子穿无领对襟上衣,下穿前后两幅布的吊幨,结鬃缠头。女子穿对襟无扣上衣,下穿无褶筒裙,多绣织花纹,筒裙有长短之分。束发于脑后,插有牛骨、金属、箭猪毛制成的发簪,披绣花头巾,盛装时戴项圈、手镯、脚环、耳环等。有些地方妇女耳环多且重,耳根下垂至肩,俗称“儋耳”。妇女有文面文身的习俗,称之为“雕题”。衣服多以棉、麻为原料,植棉、棉纺织历史悠久。黎族服饰图案的取材,多采用青蛙、蟒蛇、坡鹿、榕树等图腾崇拜物,配色和谐,绚丽华美。
黎族儿女成年后就住在屋外的“寮房”里,俗称“放寮”。盛行不落夫家的婚俗。婚后妻子一经在夫家定居,夫妻便与父母分居别炊。
黎族的节日除过年外,有三月三。三月三是我国黎族传统节日,黎语称“浮内浮”,因在每年农历三月三举行,故名。为预祝“山兰”(山地旱谷)和打猎丰收的节日,也是男女青年自由交往的日子。
黎族禁忌:敬神之物,忌乱翻动;忌头朝门口睡觉,如过路客人无意犯忌,主人以为将有祸临头;禁食狗、马等动物肉;忌讳影子被别人踩踏;妇女文身忌男人参与或偷看。
温馨提示:为避免错过考试报名时间,考生可 免费预约短信提醒,及时接收考试报名提醒通知!小编还为大家整理了2022年导游证考试大纲、模拟试题、真题解析等备考资料,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