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20年导游证考试预习考点:关于佛教的小知识
考导游资格证必会接解宗教知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点和佛教相关的知识。
一、何谓“佛
“佛”全称为“佛陀耶”,是古梵文的音译,也有译为佛驮、浮陀、浮图、浮屠的。小乘佛教认为现世不可能二佛并存,“佛”指的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而大乘佛教则认为于一世中有多佛并存,除释迦牟尼佛外,还有无数“佛”,一切觉行圆满者均可称为“佛”。
“佛”的意译指三种觉悟,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属小乘,但求独善其身,仅为度己。“觉他”是菩萨,有慈悲心,自动教化众生,不仅度己,而且度人,为不请之友。“觉行圆满”是佛。“圆满”非指度生人数,而是从心性上讲的。也就是说“佛”是一个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人。换句话说,“佛”不仅是自己觉悟很高,而且要进一步帮助其他的人提高觉悟,而这种自觉(觉)和觉
他(行)的工作,已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
“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换句话说,佛是大智、大
乐山大佛悲与大能的人。但“佛”不能赐予我们解脱,他只能教导我们,真正的解脱还要靠每个人自己。简单地说,佛就是“觉者”“自觉觉人”
二、为什么说“色即是空”
现在很多人在开玩笑时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中把“色”理解为女色,“空”理解为虚无或者乌有。和尚看破了红尘,把女人看作是虚无或乌有,所以才出家当了和尚。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色即是空”中的“色”并非为女色,“空”也并非是虚无乌有的意思。那么,“色即是空”是什么意思呢?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原句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语出自佛教经典《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家中的“色”是物质的总称,泛指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而这些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空”是产生上面现象的多种因素和原有,是事物的本质。
“色即是空”,让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所有的“色”在佛家看来都是因缘和合而生业力运转而散。因此,佛家的“空”并不是什么也没有、什么都不存在的意思,而是指“没有实在性”“没有自主性”。
因此,“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表现的是一种因果报应,善恶循环,人们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心向善,以实际行动潜心修行并自度度人,最终达到超脱的境界。总体来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劝人向善的基础。
三、为何有男戴观音女戴佛的传说
玉石的佩戴习惯一般都是“男戴观音女戴佛”。这主要是有协调阴阳平衡的意思,同时也是民间一种良好的祈愿和风俗。
男戴观音”有其特殊的历史渊源。在过去,出外做生意、进京赶考的多是男士。他们中有些人有时比较暴躁,容易冲动闹事。汉传佛教的观音菩萨都是女身,是慈悲柔和的象征。其心性柔和,仪态大方、端庄,由男士来佩戴,可以达到消除暴戾、少惹是非、出入平安、消灾解难的目的。另外观音菩萨还可以解救世上一切痛苦和灾难,能急人之所急,难人之所难,随时解救有困难的人。家人为男子戴观音,主要是希望其出门在外,能够在观音菩萨的保佑下与人和睦相处,办完事情后可以平安归家。
“女戴佛”的“佛”指的并不是佛陀释迦牟尼,而是弥勒菩萨,并且是民间常见的大肚弥勒菩萨像。身为女子,经常会被生活中的日常琐事缠身,难免愁肠百结。佛的宽容和大度可化解女子心中种种愁绪。还有就是古人认为女人比较小肚鸡肠,而大肚弥勒菩萨的造型为笑脸大肚,寓意宽宏大量。因此“女戴佛”寓意女人能够平心静气地对待一切事物,拥有一个豁达的心胸。
民间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观音和官印是谐音,给男子戴观音,其长大后可以做高官。这也算是古时父母对孩子的一种期望。而佛则有福的意味,给女子戴佛,可保佑女孩子一辈子都生活得很快乐、幸福。
四、密宗和显宗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密宗和显宗均属于藏传佛教
密宗,又称为秘密教、密教、喇嘛教,是中国佛教十大宗派之一。显宗,又称为显教,也是佛教的宗派之一,与密宗相对。虽然密宗和显宗都是我国佛教中的宗派,但是二者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的,那么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呢?
密宗和显宗的修行方式不同。藏传佛教中的密宗和显宗在一致坚持"身口意"修行方式的前提下,有一个主要的差别,这个差别在于如何达到"身口意"与佛相同的途径上。密教特别重视各种咒语念诵、坛场供养,主张通过密印、皈依等种种仪轨的修行,来达到即身成佛的目的。虽然很多宗教都讲究修行,但是密教的仪轨极其繁杂,在世界各宗教中都是十分少见的。在咒语诵持方面,密宗弟子不仅要念佛,而且还要持诵往生咒。相比之下,显宗的宗教仪轨就要简单一些,而且持密咒只是附带的,并不需要专修。
密宗和显宗的宗教仪轨不同。在密宗里,由于重视严格的师承传授,认为如果不依喇嘛上师的引导就不会知道有佛,如果不从喇嘛的教诲传承就无法入佛道,所以密宗出家的修行者除了要皈依佛、法、僧三宝之外,还非常重视对喇嘛的皈依,也就是“四皈依”。皈依密宗之后,修行者还要把自己的身、口、意三业完全供养、归投于上师。而在显宗之中,要成为正式的佛教徒,只要皈依三宝,也就是皈依佛、法、僧就可以了。由此可见,密宗的仪轨要比显宗更加严密一些。
显宗认为只要按照那些公诸于世的佛经去做就可以了,所以显宗主张公开宣道弘法,显宗被称为显宗也是因为他们的这个观点。
显宗的修持方式,尤其是净土宗,一般都以诵念经文、礼拜忏悔,及持念佛菩萨的名号或真言为主;而密宗的修持方法,主要是以身之行为─以双手交结印契、语之行为─以口持念陀罗尼、意之行为─以意念思维观想佛菩萨之形象为主。
在显宗来说,虽没有特别强调三密的修持方法及力用,但当一位净土宗的修行者在念经或念佛之时,其身体亦停止了造作世间的业,可说是已交结了最普通的印契;其口中在念诵经文或佛号已是语密;若其意念集中而不分散,专注在当下修持的一刹那,亦可说是一种意密了。所以在密宗的角度来说,显宗亦具备了密乘行者所修持之普通层次之三密,因为每位佛菩萨或金刚明王及诸天护法圣者,都有与其特定相应相通之印契、真言及观想等等方法。若对显宗而言,这些便是比较特定而又进一步的三密修行形式,这点亦是显宗与密宗在修行模式上最大不同的地方,亦是密宗的特有修持方式。
显宗的修行人亦持念真言咒语,但真言咒语在学理上则属于密宗的范畴;密宗的修行人亦有诵经礼忏,但诵经礼忏在学理上却属于显宗的范畴。但是不论你持念真言亦或诵经礼忏,你所觉醒及证得的内在境界同是“不可思议”、同是秘密,只有你自己及佛菩萨明白了解,没有修持的人却不能共享。
五、佛教为何要分“大乘”、“小乘”
最初的佛教并无小乘、大乘之分。后来,在佛教内部崛起了一股新势力,他们觉得自己有别于,甚至高于别人,就自命为“大乘”(为“菩萨道”),贬别人为“小乘”(声闻乘、缘觉乘之总称)。
简单来说,“小乘”意为狭小之车乘,指运载狭劣之根基以达小果之教法。“大乘”佛教认为“小乘”的教法只注重使自己觉悟和解脱,最终也只能修成“罗汉”;而“大乘”佛教则不但注重自己的觉悟,还能由此度尽一切众生,最后修行果报也是最高的“佛陀”。
此外,小乘主张“我空法 有”,大乘认为“人法两空”。小乘认释迦牟尼为教主、老师,是一 个达到彻底觉悟的人,大乘尊释迦牟尼为威力广大、法力无边、全 知全能的佛陀。
我们所熟知的《般若经》 《法华经》《华严经》等经,以及 《中论》、《摄大乘论》等论,也都是大乘佛教的经典。我国及日本现行之佛教(包括藏传佛教),也主要属大乘佛教。现如今,在学术界的大乘、小乘只是沿用了当初的称呼,已无褒贬之意。
六、方丈和住持是同一人吗?
方丈,原指的是一丈四方的房间,也被称为方丈室、丈室,是寺院中住持的居室或客殿,人称函丈、正堂、堂头。现在的“方丈”一词一般是指禅林的住持,或是对寺院高僧大德的尊称,俗称“方丈”或“方丈和尚”。
住持,语义是“安住之,维持之”,原来是指代佛传法、续佛慧命的人,后来则被用来指称各寺院的主持者或长老。当这个词用来表示寺职称谓时,也可以称寺主或院主。由于住持的住处称为“方丈”,所以“方丈”一词也被引申为住持。
其实,方丈和住持还是不太一样的。在一些庙里可能住持和方丈是同一个人,但是在有的庙里则只有住持 而没有方丈。之所以会出现这种 现象,是因为方丈一般是接受传 法的和尚,有法卷可证明其传承, 但是住持则可以不必;有方丈的 丛林必须制度健全,人员、规模等 都要达到一定的水平,但是有住 持的寺院则不一定。
那么,住持怎样才能变成方丈呢?方丈在佛教界往往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而且要求严格,一般需要经过省级佛教协会批准、中国佛教协会备 案。不仅如此,从住持变为方丈还要举行一个仪式,佛教称之为“升座”。只有 把这些程序都走下来,住持才能算得上是这个寺院的方丈。
七、佛教为何偏爱莲花
在佛教圣地,我们常可以看到莲花的形象:佛祖释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宝座上,慈眉善目,莲眼低垂;观世音菩萨也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其他的菩萨有的是手持莲花,有的是脚踏莲花,有的作莲花手势;且寺庙的很多建筑元素和用品中如寺庙墙壁、栏杆、香袋、拜垫等都可见莲花图案,给人以“莲即是佛,佛即是莲”的感觉。有人不禁要问:世间万物,佛教为什么会坐在莲花上呢?
一方面,这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自然属性和佛教净土教义相契合有很大关系。佛教将人生视作苦海,着重远离尘世的喧嚣,潜心修身悟道,从而获得永世的幸福。从尘世到净界,从凡俗到超脱,与莲花生长在污泥浊水之中却能超凡脱俗的“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很相似。于是,人们常常以莲喻佛。
另一方面,佛教的发源地印度气候炎热,而莲花盛开于夏季,给人们带来凉爽和美的享受,民众大都十分 喜爱莲花。在文学作品中,莲花 也都是美好、善良、圣洁、宽容的 象征。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之初, 为了宣传佛教教义,让更多的民 众接受佛教,便迎合民众爱莲的 心理,以莲喻佛。此后莲花与佛 教的关系便越来越密切,并逐渐 流传了下来。
八、“阿弥陀佛”有何寓意
佛教中,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其中,观音菩萨是大慈大悲的形象,大势至菩萨代表喜舍,而阿弥陀佛则是无量的光明、无量的寿命、无量的功德的化身。
阿弥陀佛,又简称“阿弥陀”、“阿弥”或“如来佛”,也即“释迦牟尼”。生活中我们常会听人说道“南无阿弥陀佛”,不太熟悉佛教的人可能会听得一头雾水,其实,“南无”是“归向于、礼敬于……”的意思。因此,“南无阿弥陀佛”便是“向阿弥陀佛致敬(向如来佛致敬)!”之意,更广义上来理解是“向一切有觉悟的人致敬”的意思。
九、传入中国最早的佛经是哪一部
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以来,至今已经有近200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佛经在我国流传的历史。那么最早传入我国的佛经是哪一部呢?
一些学者认为佛经最早传入我国是在西汉末年,当时传来的佛经名叫《浮屠经》。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大月氏国派了一个名叫伊存的使者出使中国。当时佛教已经传到了大月氏国,而伊存又是一个佛教徒,他来到中国后,就向汉朝的博士弟子景卢传授了佛经。
“浮屠”是梵文的音译,后世也译作“佛陀,也就是“佛”,所以《浮屠经》也就是《佛经》。这部经书主要讲述了释迦牟尼的故事,包括释迦牟尼的来历生平等。《浮屠经》还介绍了释迦牟尼具有的许多特殊的体态特征,这些特征在后来传入的佛典中被归结为“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成为了佛的标志。此外,经书中还讲述了一些佛教的基本教理。
伊存向景卢传授《浮屠经》时,采用的是口授的方式,但是景卢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把这部经笔录了下来,所以《浮屠经》是最早传入中国的佛经,也是第一部被译成汉文的佛经。后来,这部佛经广泛流传,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抄本,各抄本之间往往也互有差异。到西晋 时,这部《浮屠经》还在流传,但 四十二章經是东晋以后就没有了。
除了《浮屠经》之外,还有学 者认为《佛说四十二章经》是最 早传入我国的佛经。《佛说四十 二章经》,简称《四十二章经》,据 说是东汉迦叶摩腾等人翻译的, 其内容主要是佛的一些思想与言 语。经书把佛所说的某一段话称 《四十二章经》为一章,共选了42段话编辑成书,这样就成了《四十二章经》。
虽然《浮屠经》和《四十二章经》都被人认为是最早传入我国的佛经,但是到底哪一部真正是,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许这两部都不是也未可知。
十、“临时抱佛脚”有何来历
“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这是唐代著名诗人孟郊《读经》诗歌中的一句。“临时抱佛脚”原意为年老信佛,以求保佑,有临渴掘井之意。后称平时无准备而事急时仓促张罗为“临时抱佛脚”。
古时候,在云南的南面有一个外民族建立了一个小国家。这个国家的人,从平民到国王都崇信佛教,只有极少数人例外。有一次一个被判处死刑的罪犯挣脱了枷锁,逃出了监牢。第二天清晨,官府发现罪犯逃跑后,当即派兵丁差役四处追捕。那个罪犯逃了一天一夜后已经筋疲力尽,眼看追兵已近,他自知难以逃脱,便一头撞进了一座古庙。这座庙宇里供着一座释迦牟尼的坐像,佛像高大无比。罪犯一见佛像,心里悔恨不已,抱着佛像的脚,号啕大哭起来,并不断用磕头表示忏悔。 这个罪犯一边磕头,一边嘴里不停地说:“佛祖慈悲为怀,我自知有罪,请求剃度为僧,从今往后, 再也不敢为非作歹!”不一会儿, 他的头也磕破了,弄得浑身上下都是鲜血。追捕他的衙役到了古庙,看到这种情况,被罪犯的虔诚信佛、真心悔改所感动,就去告诉官府,请求给予宽恕。官府听了之后,不敢擅自做主,就禀明了国王。国王笃信佛教,赦免了罪犯的死罪,并令他剃度出家,做了和尚。
后来,这个国家的人进入中国,去传播佛教的时候,把这则故事也告诉了中国人。于是“临时抱佛脚”也就成了中国人的俗语。
环球网校小编温馨提醒:为避免错过2020年导游证考试报名入口开通时间,您可 免费预约短信提醒服务。我们会在2020年导游证考试报名开通时及时短信通知您。更多导游相关复习资料、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请您点击下面按钮进入题库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