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建市初期的“先业后城”
在老规划师孙继书眼中,十堰是典型的“先生产后生活”、“先建设后规划”的城市。国内,以一个工业兴起一座城市,只有四川的攀枝花市可以与十堰相提并论。
十堰因第二汽车制造厂而兴城。60年代中期,因备战的需要,国家决定在襄渝铁路沿线、鄂西北的山区十堰,建设第二汽车制造厂。厂区根据“山、散、隐”的三线建设方针,按生产工艺流程,把30多个专业厂和办公室,分片成组的布置在老白公路沿线的20多条山沟里。各专业厂以铁路和公路相联系,这时城市的建设规划只能叫做“工业总图”。
为了支援二汽建设,东北、上海、武汉等地的有志之士纷纷前来十堰。没有设备,交通不便,厂房是干打垒,公路是砂石路……建厂初期的艰辛不言而喻,由此当时也盛传“天当铺盖,地当床,芦席棚里闹革命”这样的口号。
彼时最宏伟的建筑是汽车客运站的5层楼,外加五堰商场一栋砖瓦房。公交客运仅有两条,分别是三堰客运站至黄龙、至白浪。城市主干道是一条泥巴路,河滩、沟谷遍布。环境的艰苦融入了人们的自嘲:“一条马路两栋楼,一个交警把两头;一个公园两只猴,车间跑出大黄牛。”
孙继书回忆说,1969年,十堰建市,划郧县的十堰区、黄龙区及柳陂区的茅坪乡为十堰市辖区。设市伊始,市政府(当时叫革委会)聘请了武汉市规划院的部分设计人员编制了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为了进一步完善功能,又于1972年开始组织第二轮城市总规编制。
40余人经过半年的努力,完成总规编制任务,并按照中央“多搞小城镇”和“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结合二汽的厂区布置和山地的地形进行布局。全市由十堰火车站至张湾的一个中心区政府和白浪、茅箭、红卫、花果、土门、黄龙6个卫星镇组成。中心区是二汽以及十堰市、郧阳地区所在地,5个卫星镇则围绕二汽专业厂和东风轮胎厂进行规划建设,各镇之间相距3~5公里,由厂区铁路和公路相联系,形成点线结合、葡萄串珠的布局结构。
1973年,十堰升级为省辖市,相应的城市总规划进行改良,补充了专业工程规划,为供水、供电、城市防洪以及蔬菜基地建设提供了可操作依据。
1978年,第四轮城市总规划编制开始启动,十堰市的定位突出为“山区新兴的汽车工业城市”,仍为城镇群式布局。1978版规划把全市分为一个中心区和白浪、茅箭、花果、土门四个分区,其中,黄龙、大峡、大川为郊区农贸镇。这版规划于1981年由省政府批准实施,较长一段时间内指导着十堰的经济、社会发展。
从“先业后城”的“工业规划”,到全域、精品的“城市”总规划,十堰短短40余年的城市发展史上,经历了数次重大的规划变革。如今,十堰又一次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而这一次的规划,将决定十堰未来20年的模样。
城市规划的四次变革
“此后,十堰的规划方向进行了四次变革,可以说是十年一个跨度,从中可以窥出不同时期内十堰的发展重点。”孙继书说。
他将第一阶段划分为1983年至1993年。这期间,第二汽车制造厂改名为“东风汽车公司”,从国家管改为自谋生路,成功“断奶”。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变化是:东汽各专业厂“干打垒”的建设已按小区布局建成了4-5层住宅楼,各片区配备了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福利设施,建设了中小学校,形成一个“小社会”。总厂还设置了汽车工业学院及中专技校,面向全国招生。
十堰市从火车站至红卫的中心区,建设了市级的商场、影剧院、图书馆、广播电视大楼等公共建筑。市政府大楼也在六堰山上建成。朝阳、五堰、六堰等标准的居住小区相继建成,城市初具规模。
在孙继书的记忆里,当时的高楼有市图书馆(14层)、广电大楼(15层)、商贸大厦(26楼),成为人们心中的标志性建筑。
第二阶段从1994年至2003年。
1994年地市合并,十堰的城市职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人口不断向中心区聚集。中心区房地产的兴旺又带来了鸡窝式的开挖山体建房、挤占公共绿地、见缝插房、加密加层拔高等不良现象,道路出现拥堵,中心区环境质量有不良趋势。
至1996年,城市人口增加到43万,建设用地扩展到46平方公里,均已接近或超过1991版总体规划预测的目标。如何开发利用城市空间,不断改善人居环境、生产条件,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规划部门的难题。
1997年,十堰启动第六轮城市总规编制。1999年《十堰市城市总体规划大纲》完成并于2002年进行修编。《修编》版将十堰分为茅箭、张湾两个辖区,要求加快城区发展的同时,加快老白公路、209国道城镇带建设。
此版规划提出,十堰的城市性质是国家重要的汽车生产和科研基地,是以发展旅游等地方性资源为主的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工业以汽车为主,依托旅游、水电、林特、生物医药等地方性资源发展经济。城市布局为带状组团式布局,划分为西部组团、中部组团和东部组团。
纵然如此,城市的发展依然受到了用地的制约。2003年,东风公司总部搬迁至武汉,外传“十堰再找不到一块100亩的平地”,十堰出现“废都”言论。
事实上,从2004年至今,十堰拓宽城市发展空间的探索未曾止步。削峰填谷、人造平原式的“山地整理”为城市发展拓展了空间。
截至2013年,十堰“愚公移山”制造了近10万亩土地,由此,东风龙门工业园、港澳台工业园、神鹰工业园、温州工业园等先后建成,十堰迎来了工业发展的新篇章。曾经“找不到一块完整用地”的言论随之散去。
但对山体开发与保护的矛盾也凸显出来。
从另一个维度看,进入2000年以后,十堰才真正有了“房地产”的概念。2002年,由翔龙世纪花园领头的地产业开始风生水起,地产由小盘――大盘――超大盘过渡。香格里拉、东方明珠、上海城、和昌国际城、大洋五洲、大美盛城等优势地产项目对于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起到了标杆作用。
体育馆、体育中心、游泳馆、美术馆、群艺馆、青少年宫等一批市政公共配套设施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十堰这只山沟里的凤凰实现了质的蜕变。
如今,以“一核多点”为引导的《十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正式实施,今后20年十堰城市发展的蓝图已经描绘出来,十堰城市发展又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十堰前40年的变化,远远超出了老一辈人的想象。今后20年的发展,更是不可限量。规划理念对城市建设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引领作用,新一代的规划人正是这样做的,令人欣慰。”孙继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