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1. 群体的空间构图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对比;韵律和节奏;比例和尺度;色彩;绿化;道路;建筑小品。
22. 按公共设施的使用性质分类: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文化、体育;金融邮电;行政管理;市政公用;其他。
23. 按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频繁程度分类:居民每日或经常使用的公共服务设施;居民必要的非经常使用的公共服务设施。
24.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机制下,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又可分为盈利性和非盈利性的两大类。
25.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定额指标包括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两个方面。其计算方法有千人指标、千户指标和民用建筑综合指标等。
26. 千人指标:即每千居民拥有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
27. 公共设施的规划布置应按照分级、对口、配套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进行,一般与居住区的规划结构相适应。
28. 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便于居民使用;应设在交通比较方便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段,并要考虑职工上下班的走向;
如为独立的工矿居住区或地处市郊的居住区,则应在考虑附近地区和农村使用方便的同时,还要保持居住区内部的安宁;
各级公共服务中心宜与相应的公共绿地相邻布置,或靠近河湖水面等一些能较好体现城市建筑面貌的地段。
29.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的方式基本上可分为两种:
即按二级或三级布置。
第一级(居住区级);
第二级(居住小区级);第三级(居住组团级)。
第二级和第三级的公共服务设施都是居民日常必需的,通称为基层公共服务设施,这些服务公共设施可以分成二级,也可不分。
30. 居住区文化商业服务中心的布置方式大致有以下三种:沿街线状布置;
独立地段成片集中布置;
沿街和成片集中相结合的布置方式。
31. 居住区商业服务设施的布置方式:住宅底层商业服务设施;
独立设置的商业服务设施。
32. 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又可分为居住小区级和居住组团级两级。
33. 居住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分为商业服务业设施和儿童教育设施两类。
34. 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应与住宅建设的步骤一致。
35. 居住区工业的布置方式:单独设置;
与其他生产服务设施结合,组成综合楼;利用新建住宅底层作为生产用房。
36. 居住区内部道路的功能要求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居住区日常生活方面的交通活动,是主要的,也是大量的;
通行清除垃圾、递送邮件等市政公用车辆;
居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和工厂的货运车辆通行;
满足铺设各种工程管线的需要;
道路的走向和线型是组织居住区建筑群体景观的重要手段,也是居民相互交往的重要场所。
37. 根据功能要求和居住区规模的大小,居住区道路一般可分为三级或四级:
第一级 居住区级道路;第二级 居住小区级道路;
第三级 住宅组团级道路;第四级 宅间小路。
38. 居住区内动态交通组织可分为:人车分行的道路系统;
人车混行的道路系统和人车共存的道路系统三种基本形式。
39. 居住区内静态交通组织是指各类交通工具的存放方式,一般应以方便、经济、安全为原则,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布置方式,并根据居住区的不同情况可采用室内、室外、半地下室或地下室等多种存车方式。
40. 居住区绿地的功能:
改善小气候;
净化空气;
遮阳;
隔声;
防风、防尘;
杀菌、防病;
提供室外活动场地、美化居住环境。
41. 居住区绿地系统的组成:公共绿地;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附属绿地;宅旁和庭院绿地;街道绿地。
42. 居住区外部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整体性;生态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地方性;大量性;经济性。
43. 居住区用地范围的确定:居住区以道路为界时,如属城市干道或公路,则以道路红线为界,如属居住区干道时,以道路中心线为界;与其他用地相邻时,以用地边界线为界;同天然障碍物或人工障碍物相比邻时,以障碍物地点边线为界;居住区内的非居住用地或居住区级以上的公共建筑用地应扣除。
44. 城市旧居住区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复杂性;
长期性和阶段性;综合性。
45. 根据改建地区的具体条件和改建需要可分为局部改建、道路沿线改建和成片集中改建等几种方式。
46. 旧居住区的调查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土地施工线状;
建筑现状;人口构成;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市政公用设施现状;
工厂的生产情况;
地区内大气被污染情况、噪声状况、原有保留住宅的日照和通风条件等;
建设资金来源;行政区划现状。
编辑推荐:2013年城市规划师VIP套餐 抢先热招